十年砥砺奋进路 金融为民谱新篇——四川简阳农商银行改制十周年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民生网
2025-07-10 19:49:52

7月1日,四川简阳农商银行(以下简称“简阳农商银行”)乘着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东风,成功改制为股份制银行,开启了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征程。从1952年简阳石钟乡第一家农村信用社的星星之火,到2015年改制简阳农商银行焕新的涅槃重生,到2024年成功吸收合并新都农信村镇银行的版图扩张,再到如今迎来改制十周年、规模近千亿的辉煌节点——简阳农商银行以“改制改名不改心”的坚守,持续升级“三大主力军”银行的硬核担当,用金融“活水”浇灌地方沃土,以创新服务激活发展动能,让每笔信贷资金都成为助推城市向上的阶梯,让每个网点都化作便民惠企的驿站,以实际行动书写金融报国的时代答卷。

十年发展成效,凸显农商改制新动能

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市场份额稳居全市前列。截至2025年6月末,简阳农商银行资产总额从189.98亿元增至708.73亿元,增幅达273.05%;各项存款余额从161.29亿元增至613.68亿元,增幅达280.48%;各项贷款余额从84.23亿元增至368.73亿元,增幅达337.78%。存贷款市场份额分别为39.66%、30.18%,稳居全市同业首位。服务客户达116万户,覆盖80%以上的简阳市民。

坚守支农支小定位,金融服务质效持续提升。截至2025年6月末,简阳农商银行涉农贷款余额从77.17亿元增至129.59亿元,增幅67.9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从26.12亿元增至205.26亿元,增幅达685.90%。涉农贷款、小微贷款余额及增量均居全市第一。

发展质量持续向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不良贷款率、资本充足率等核心指标优于监管要求。近十年累计缴纳税收超14.51亿元,为当地财政创收做出积极贡献。先后荣获四川省文明单位、四川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先进单位、成都市蓉易贷最佳服务奖等多项殊荣,连续7年保持系统A类行,累计5年荣获系统内“先进农商银行”荣誉称号,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的精彩答卷。

十年坚守初心,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改制十年来,简阳农商银行坚持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紧扣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勇担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任,为“三农”、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进村入社,做乡村振兴的“守护者”。春风轻拂田垄,细雨润泽新苗。每到春耕时节,农户们都抢抓农时发展生产,简阳农商银行的干部员工也活跃在田间地头,为农户们送去金融服务。近十年来,该行立足本地资源禀赋,锚准简阳市“2+8”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大耳羊、晚白桃等七大特色产业发展,仅今年就投放春耕备耕贷款1820笔、3.26亿元。该行还积极投身简阳市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评定21个信用镇、188个信用村、21.19万户农户,为当地农户发展致富插上金融的“翅膀”;通过“党建+联建”,借助村委力量,了解村民资金需求,陆续召开230余场“乡村振兴优惠政策座谈会”,把金融政策宣讲搬到农家院坝,把普惠金融政策送到千家万户。

村集体经济组织、新型农业主体的蓬勃发展是农民增收、农村富裕的希望,更是简阳农商银行放不下的心头大事。该行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紧盯农村市场变化、客户实时需求,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通过走访简阳市26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授信7200余万元,让平武镇的油菜花、镇金镇的水稻、三星镇的玉米等,都沐浴了金融的阳光。全面对接简阳市187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一口丫丫、胜男农业等农业龙头企业送去了金融服务。在今年初走访中,了解到合作社法人王老板有扩大养殖规模的需求,该行迅速利用地缘优势,深入了解经营情况,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从初次对接起,仅用两周就为简阳市某养鸡专业合作社发放100万元信用贷款。

一组数据见证助农成效:开通村集体经济组织账户345个,覆盖率达80.42%;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授信1870户、3.97亿元,用信550户、3.35亿元,覆盖率达29.41%;农户授信7.14万户、158.35亿元,用信3.9万户、103.03亿元,覆盖率达18.33%。

服务园区,做小微企业的“知心人”。近年来,简阳农商银行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协会紧密合作,构建起“政策引导+平台对接+精准服务”的三位一体服务体系。2025年2月,在市政府主办的“医疗器械与生物医药产融对接沙龙”中,该行为参会企业量身定制“一对一”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及时为12户参会企业中的3户制造企业提供了共计1100万元的贷款。同时,积极参与“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走入园区厂房、街头巷尾,将金融服务延伸至传统信贷难以触达的“末梢”客户,该机制落实以来共触达小微客户1.04万户,一户一档建走访档案,定制金融服务方案,加大支持力度。

降费,也是小微企业热切关注的重点。简阳农商银行积极落实减费让利政策,通过用足财金政策、优化定价机制、减免服务费用等举措,让利幅度跑出“加速度”。今年新发放普惠小微贷款加权平均利率降至3.68%,较去年同期4.11%下降了43个BP,仅此一项就为企业减少利息支出2600余万元。某食品加工企业主感慨:“0.5%的利率优惠,一年能省下好几千元,这就是实打实的获得感!”

同频共振,做地方发展的“助推剂”。作为扎根地方的农村商业银行,该行始终与地方发展同频共振。依托资金实力强、审批时效快的优势,在重大战略、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融资保障上持续发力——近年来,该行发挥四川农商联合银行系统“窗口、平台、示范”作用,支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信贷投放达355.34亿元。同时,为简阳本地迎宾大道等重点项目建设注入资金41.3亿元,为民生工程保驾护航。

该行紧扣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要求,大力践行绿色低碳理念,投放贷款19.39亿元支持节能环保领域企业发展。精准滴灌工业立市制造强市战略,先后支持简阳海特、五环石化装备等优质制造企业,投放制造业企业贷款19.76亿元,以高效金融服务助推简阳区域中心城市能级提升。

十年普惠服务,答好金融为民新考卷

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简阳农商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初心使命,以金融的力量做好托底性金融帮扶、优化适老化服务。

充当脱贫攻坚的“金融先锋”。家住简阳市云龙镇的张大爷,曾是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5万元脱贫小额信贷发展柑橘种植,如今年收入超8万元,成功实现“脱贫摘帽”。这样的案例并非个例,数字见证担当:十年来,简阳农商行累计投放脱贫小额信用贷款1.51亿元,投放金额占全简阳市的90%以上,交出一份饱含温度的“扶贫答卷”。

充当助学圆梦的“金融使者”。2023年,一封玥玥的信投递到了简阳农商银行芦葭支行刘行长的手中,饱含深情的感谢信让全行上下为之动容。原来,是受助学生玥玥用质朴的文字,讲述了这笔助学贷款如何改变了她的人生轨迹。信中那句“您们给的不仅是一笔钱,更是一把打开命运之门的钥匙”,让不少员工湿了眼眶的同时,更坚定了服务的初心。近年来,简阳农商银行共发放3417笔生源地助学贷款,通过金融的力量搭建起莘莘学子通往大学殿堂的桥梁,托起寒门学子“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

充当普惠金融的“暖心标兵”。走进简阳农商行网点大厅,便民适老化服务设施随处可见,厅堂内老花镜、放大镜、点钞机等贴心设置让人眼前一亮,老年人爱心专座、专属窗口等特色服务专区干净整洁。一支支“移动服务先锋队”,携带着移动设备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金融服务,近年来登门、赶赴医院服务老人200余位。“蜀信e”(手机银行)App,更是推出专属大字版,大卡片、大按键、大字体让老年客群操作更便捷。

十年科技赋能,织就智慧发展新未来

走进简阳农商银行的营业网点,传统的人工柜台已悄然“变身”。十年来,智能柜台、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数字化服务渠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70余万客户享受到了手机银行提供的便利,124台ATM机和60个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如繁星般点缀在雄州大地。曾经,需要翻山越岭来办的业务,如今只需轻点手机、足不出村就能完成,真正实现了从“群众跑”到“数据跑”的历史性跨越。

“多亏了农商行的20万‘惠商贷’,让我赶上了春耕!”原来,黄某为提升耕作效率,急需购置新型农机,却因自有资金不足而发愁。该行客户经理在走访中了解到这一情况后,采用“信用+流水”的组合模式,在手机端仅用2小时就完成了20万元贷款的审批与发放,预计帮助黄某今年增收15万元。近年来,简阳农商银行推出蜀信e贷、消费易贷、惠商贷等“智慧”信贷,14.22万笔、76.26亿元的智能贷款投放,让客户轻松一点即实现马上“贷”。

“叮!惠支付收款30元”,在简阳的街头巷尾,简阳农商银行收款码“惠支付”的播报随处可听,标识随处可见。近3.15万户商户通过这个智慧支付平台实现了便捷收款,年均交易量达2990万笔。

更令人惊喜的是,该行将金融服务深度融入百姓生活场景,“9元洗车”“一分钱停车”“空港惠享消费券”等各种活动,累计为2.03万群众带去真真切切的实惠;“助农直播”“蜀信e”“惠生活”等线上平台,化作数字化桥梁,为“胭脂翠桃”“石桥挂面”等特色产品打开了云端销路。

看着李伯伯的皱纹舒展了、黄老板的生意红火了、王老板的收款轻松了,这些温暖的变化诉说着:简阳农商银行金融科技不是冰冷的系统升级,而是让乡亲们绽放笑容的幸福密码。

改制十年,对简阳农商银行来说既是改革发展的里程碑,也是逐梦未来的新起点。简阳农商银行将紧紧围绕党中央、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员工数量最多、业务规模最大、支持对象最广、服务触角最深的地方金融机构优势,再添举措、再续发力,为地方金融服务贡献新的更强力量。(姚瑶)

(责任编辑:罗芳菲\贾伟(实习生)吴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