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河南省郑州市北部上空上演了一场凝聚人心的“空中转体秀”——由郑州热力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南水北调中线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建管、中铁六局承建的郑州市北部区域市政集中供热管线跨越南水北调管道桥梁项目成功完成转体对接,稳稳横跨南水北调总干渠这条“生命天河”,为郑州北部冬季供暖管网的贯通扫清了最大障碍。
管道桥是郑州市北部区域市政集中供热管线工程的关键控制性工程,桥梁全长278米,采用(36+152+90)米不对称结构设计,与南水北调总干渠轴线呈90°垂直交叉,最大转体重量达10000吨。
“之所以选择转体工艺,核心在于守护南水北调总干渠的安全运行。”中铁六局项目负责人刘双合介绍道。作为国家重要的输水“生命线”,南水北调总干渠需24小时不间断保障输水安全,传统施工方式不仅工期长,还可能对渠道边坡稳定、水体环境造成影响,因此项目团队采取“先岸边预制、后空中转体对接”的施工工艺,在最大限度减少对总干渠正常运行干扰的同时确保施工进度,是兼顾安全与效率的最优选择。
转体施工过程中,项目团队采用“先北岸、后南岸”的转体顺序,优先对结构相对对称、跨度布置均匀,转体过程力矩平衡较易控制的北岸桥梁进行转体,随后南岸桥梁再进行转体施工,从而实现整体桥梁结构的精准对接。
面对南岸桥梁(36+65)米的不对称梁体结构,施工过程中需要克服转体配重控制难度大、液压驱动稳定性要求高、合龙精度要求严苛等诸多挑战。项目团队通过在关键部位布设高精度传感器,实时监测梁体姿态、应力变化、转体角度等核心数据,同时依托自主研发的智能液压同步控制系统,实时分析转体数据,动态调节转体力矩,精准控制梁体姿态,确保了转体施工全过程的平稳推进。
此次管道桥成功转体,不仅标志着项目内最复杂的技术瓶颈得到攻克,更为后续供热管线敷设奠定了坚实基础。项目建成后,将全面完善郑州北部区域的集中供热网络,有效提升供暖覆盖范围与保障能力,让数十万市民冬季供暖更稳定、更安心。同时,集中供热的普及将进一步助力郑州市节能减排与空气质量改善工作,为城市绿色发展注入新动力。
(吴东旭 李论)
(责任编辑: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