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浙江金华罗埠小城镇综合整治侧记

来源:浙江新闻2018-12-03 10:07:42

“罗埠镇的变化实在太大了,个把月不回来,都认不出来了!”走在冬日的罗埠街头,一股江南小镇特有的水润气息扑面而来,道路宽敞整洁,墙面协调清爽。来来往往的人们互相问候着,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罗埠,这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千年古镇正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众人面前。

去年以来,罗埠镇有力把握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契机,进一步挖掘古镇文化底蕴,提升城镇品位,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从镇党委、政府到村两委,从机关干部到普通百姓,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广大村民积极配合,镇村联动的小城镇综合整治,全民动手,全力以赴,演绎了一幕又一幕感人至深的故事,罗埠镇整体面貌焕然一新。通过拆、整、建,道路拓宽,垃圾分类,绿化亮化……美丽城镇建设的脚步越走越快。罗埠,这个浙中生态廊道建设中的耀眼新星,在浙中崛起战略的指引下,城镇功能正在日臻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城镇颜值切实提升,初步形成了规划有序、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形态。

罗埠地处金华西隅,距金华市区26公里,镇域面积49.5平方公里,现有户籍人口35358人。杭金衢高速公路、沪昆高铁、315省道、白汤下公路贯穿境内,衢江通航后,交通更加便利,是金华连接四省九地市的桥梁纽带,是大花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年,罗埠镇以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为契机,抢抓机遇,统筹谋划,坚持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全域整治为抓手,经过近两年时间的全员动手、全力以赴,集镇面貌焕然一新,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果。

谋共识 聚人心

罗埠镇坚持“尊重历史,注重传承”,谋共识,聚人心,讲传承,明定位,重全域,抓项目,在深度挖掘古镇文化底蕴的前提下,谋定而后动,知止而有得。针对小城镇建设实际情况,罗埠镇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总指挥的组织机构,层层发动,全镇上下统一思想、汇聚人心,切实增强“机不可失,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形成了人人参与、全员动手的良好创建氛围。

讲传承 明定位

为使古镇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使新貌和旧颜碰撞出新的火花,罗埠镇委托浙工大编制《金华市罗埠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明确以“茶味慢生活,商埠繁华地,运动健康行,小镇生态居”为集镇定位,全力建设“茶味商埠、悦动古镇”。同时,坚持“项目为王”理念,全力推动集镇的涅槃。全镇共确定32个工程项目,其中列入EPC项目6个,目前,28个项目基本完工,4个项目正在扫尾中,累计完成投资1.6亿元。

重全域 抓项目

同时,罗埠镇确定了“点、线、面”相结合的项目整治方案:“点”上,打造罗埠特色街区,注重罗埠老街、土酱油坊、包子铺、豆腐作坊、茶馆店、馒头作坊、糕点房的改造;“线”上,实施“一轴两廊”工程,以兰贺线作为集镇的中轴线,实施道路优化提升改造工程,“两廊”是始自厚大溪(黄稍段)洲头公园终至后张村的骑行休闲长廊和十里荷花长廊;“面”上,侧重不同的节点确定不同的主题,将罗埠的埠头文化、茶馆文化、饮食文化充分展示,讲好“罗埠故事”、展示“罗埠元素”、赋予“罗埠特色”。

改变脏乱差的环境、不良的坏习惯和陈旧的观念,必须要有创新的做法、自我革命的精神和强有力的外力推动,罗埠镇从一开始就认识到这项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全镇上下以背水一战的决心,壮士断腕的勇气,精准发力,锐意创新,使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展现特色风貌、传承历史文化、发展特色产业、提升生活品质,颜值与气质、整治与长效的有机结合,最终带来了小镇蝶变。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难度大,难在工作不得法,为此,罗埠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通过战区工作法、网格工作、“七天”工作法、百分制工作法、赛马工作法、便民工作法、小手拉大手工作法、奖惩并举工作法、“三只虫”工作法、联合执法工作法,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群众满意度也不断提高。

在创新工作方法的同时,罗埠镇注重念好“拆、建、整、特、美”等五字诀,结合“三改一拆”、“治危拆违”,共拆除违章搭建446户约13280平方米,整治“赤膊房”63幢,拆除改造沿街沿路水池272个,处置废弃广告牌(店招)203块。“拆”出空间后,就要做好“建”字文章,全镇完成改造道路3条,绿化景观节点提升50多处,建设提升广场、公园4个,新建(改造)停车场3处、公交车停靠站4处、公厕3座,修缮7条街的店招,改建滨水绿道5.2公里,打造小镇客厅1个,改造镇主要街路、背街小巷、楼道立面约12万平方米,镇容镇貌有了显著的提升。

同时,打造了三条特色街区(下横街、下罗埠街、赵里),进一步挖掘罗埠酱油坊、手法馒头店等特色物质文化。大力建设富有特色的美丽庭院景观,将乡土风情、历史人文、产业特色等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建设七彩“云夕水岸”,小花园、白栅栏与罗埠溪清澈的溪水交相辉映,美不胜收。建设别具风情的小品和景观节点,创作主题3D墙绘,对集镇主要干道和节点上的电表箱、电线杆进行“生动活泼”改造。

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最终受益者是生于斯长于斯的普通百姓,罗埠镇党委、政府从一开始就牢固树立了“整治为民”的坚定信念。自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罗埠的改变无处不在,曾经杂乱无章的交通变得秩序井然,曾经脏乱不堪的街道、居民小区、背街小巷、农贸市场等变得干净整洁了。环境变了,人们的观念也随之变了,群众从最初的抵触情绪到积极配合再到主动参与,正是党员干部们的带头和坚持,让老百姓看到了家门口的巨大变化。如今的罗埠,各类文明志愿服务蔚然成风,在大街小巷,每天都能看到志愿者的身影。

对于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前后的变化,小羊饭店业主潘建良感触颇多:“罗埠集镇的环境、卫生提升很大,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这一届镇领导班子很年轻,很有朝气,敢想敢做,敢于为百姓谋福利,和七八年前刚回罗埠开店时相比,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家住罗埠老街的吴雪琴也说:“罗埠的变化太大了!以前的老街经常是臭气熏天,一到夏天,蚊子、苍蝇很多,现在整个老街变得干净整洁,住在这里感觉很舒心。看着变得越来越好的罗埠,我们作为罗埠的老居民,从心底里感到很高兴。”

罗埠镇秉承以大做小的细心、以慢做快的耐心、勇立潮头的决心、开创未来的信心,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不断精细化,持续向纵深推进。

随着环境卫生状况和城镇面貌的改变,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但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反复强化、日积月累地坚持。通过持续开展“小手拉大手、捡烟头兑奖品、十佳评选”等活动,把这种好行为固定下来、坚持下去,使之成为自觉,成为习惯,变成文明,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环境干净整洁的基础上,提高整治标准,提高美的标准,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各项细节做美,综合施策、全面提升,让千年古镇脱胎换骨,向美丽城镇目标提升。

注重长效机制建设,久久为功,针对环境保洁、集镇秩序、污水管护、绿化养护、水电管理、新增违法建筑、罗埠老街新业态招商机制、网格长及路长制度、联合执法机制、志愿者队伍建设、罗埠味道品牌运营推广机制等一系列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工作建立长效机制,进行重点管控、精细管理。

罗埠镇提交的《探索罗埠镇集镇有机更新的研究》得到了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罗埠镇将分阶段进行集镇的有机更新,加大罗埠老街新商业业态招商力度,重点扶持具有本土特色正面临消失的产业业态,优先扶持适合老街的相关业态,使老街重新焕发昂扬生机,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周边商业圈的发展。进一步加大“罗埠味道”系列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力度和营销工作力度,实现“罗埠味道”生产标准化、产品体系化、营销电商化、使“罗埠味道”品牌为罗埠三农经济发展锦上添花。同时,致力于打造旅游目的地,将美丽的风景和历史文化结合起来,形成旅游线路,并转化为经济发展,让更多的人知晓罗埠、游在罗埠、爱上罗埠。

一座古镇要有温度,需要生态、生活、生产的协调发展,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中,罗埠不但注重环境“颜值”,更注重人的“气质”。自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以来,罗埠的集镇面貌发生了大变样,居民生活发生了大变样,人的心灵发生了大变化,而这一切,就发生在短短一年多时间内。

春花秋月把往昔讲述,黛瓦粉墙、门楼砖雕把岁月雕刻,历史深处流来的文脉,糅合着古训古风,至今仍停驻后人的梦里。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罗埠人将秉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勇攀高峰的精神,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担起历史重任,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继续前进,绘就古镇发展的美好未来,共同谱写浙中崛起的崭新篇章,走向更加辉煌的新时代。 

 

 

(责任编辑:高丹丹)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