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文官方服务号 (ID:lewenguanfang)2018-11-19 10:38:27
1
“真正的正能量是你活出了一种光源,你自己活成了一束光。你的存在本身便有一种光明、自由、自信、从容、优雅,你的存在本身就变成了一种富有感染力的光明。”
因为一段精彩绝伦的讲课视频,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爆红网络。
干练优雅的气质,淡定从容的的姿态,加上深刻独到的见解,让这位80后女博士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和好评。
要论外表,陈果或许不是最美的,但在很多学生和粉丝眼里,她却是当之无愧的“复旦女神”。
正如她自己所说,她已经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在不知不觉间就能照亮他人。
而这份光,其实就是源自于她的知识和智慧。
从1999年进入复旦学习开始,一路攻读到博士,继而留校任教,近二十年学习和职业生涯,陈果的人生都和“读书”两个字密不可分。
为了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她去欧洲做过访问学者,还利用课余时间,致力于从事哲学翻译和写作。
曾有读者问她,读书何用,她的回复是:以我观书,以书观我。
短短八个字,却是只有以书为友的人,才能悟到的境界和格局。
时间决定人生的长度,而思维决定的是人生的广度。
“书籍是培育智慧的工具。”那些看进脑海里的书,是滋养一个人成长的养分。它会在日积月累间丰富我们的知识底蕴,开拓人生视野,淬炼思想深度,直到让自己成为一个更有格局的人。
2
北宋诗人欧阳修有一句名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书读得多了,自然就能走得更远、站得更高。
认识一位90后的农村姑娘,在她所在的那个偏远小村里,她是唯一的大学生。初中毕业时,身边几乎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打工赚钱,长辈们也都劝说她读书无益,唯有她一直坚持要读高中、考大学。
因为家境贫困,拿到录取通知书的那天,家人还在犹豫要不要让她去念。她壮起胆子,央求父亲带着自己去亲戚家一户户拜访借钱,供自己上大学。
大学四年,她比高中时学得还要认真,每年都是优等奖学金的获得者。后来凭借突出的表现和成绩,被校方推荐到一家大型广告公司做实习生。
我认识她时,这个一脸书卷气的姑娘正捧着一本《海门的卡夫卡》看得入迷。后来熟识了才知道,随身带书,早已是她多年的习惯。
现在的她,不仅在城里扎下了根,还升了职当上了品牌文案主管。当年那些劝她不要读书的长辈们,也终于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她时常感慨,还好当年坚持读书。
“读书虽然并没有让我功成名就,但它给了我看世界的机会,也从此改变了我的人生,这比能挣多少钱要重要得多。”
我们眼中的世界,都是由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决定的。
真正优秀的人,未必就是起点有多高,而是他们不会把自己局限在一方小天地中。他们眼有星辰大海,胸有丘壑万千,这些,都是只有通过读书才能带来的格局。
如果说每个人的身后都有一扇门,那么读书,就是打开那道门最好的钥匙。
它让人得以跨越视野的局限,看到目光所不及之处,并由此而找到更高层次的目标,最终实现逆袭和改变。
3
读书到底有什么意义?
关于这个问题,杨绛先生早已回答过:“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
是的。
读书本身看似可有可无,其实贯穿于生活的每一处。或者说,它就是生活本身的一部分,我们平时也许无所知觉,但它却已经在潜移默化中,一点一滴转化成为自己的学识、修养和气质。
每一本书,对于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着非凡的意义。
少年时,因为读书而萌生希翼,得以勇敢茁壮地成长;青年时,因为读书而走向世界,得以探知世间种种美好;中年时,因为读书而认清自己,得以找到尘埃落定的幸福。
作家凯勒所说:一本书像一艘船,会带领我们从狭獈的地方,驶向无限广阔的海洋。
从此岸到彼岸,书,就是我们命运的摆渡者。
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书知道答案。
作者:念念,80后女子,自媒体写作者。坚信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只要念念不忘,岁月必有回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