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03 17:14:46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唯艺术家的视觉显得尤为独特、尤为敏锐,自然界中瞬间景象往往成为艺术家视线的焦点。陈鸣婵以新文人艺术的青春驻守,浸洇在绚丽五彩的艺术世界中,通过捕捉游离于具象与意象之间的艺术胎息,获取璀璨夺目的缤纷姿貌,构筑精彩斑斓的艺术形式,从眼中之美到胸中之美再到笔底之美的蜕变中,蝶化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面貌,演绎着别具洞天的艺术特点,充满天然童真之趣,似若天意,又有如神助。
在紧张、快速,时而带有淡淡焦虑的现代化都市进程中,视觉的碎片化,艺术的多样化、多元化使很多人厌倦了浮躁的、涣散的、虚荣的生活方式,那么,对于以崇尚自由、眷恋自然的艺术家来说,追求艺术本源、憧憬纯粹艺术,更是梦寐以求、欲罢不能。居于现在都市的陈鸣婵,每天穿梭于人群,享受着自己的艺术创作,忙碌而充实,可以说,她与快节奏的生活融为一体,但是,她毫不掩饰、也难以掩饰自己心灵深处竭嘶底里的挣扎与呐喊,她向往童话般晶莹剔透的精神世界,她也崇尚田园牧歌式的朴实无华与自然和谐,于是,在她的笔触中总是饱含激情的渲染,在她的作品中总能给读者一种“五光十色中独吟、宁谧寂静中合鸣”的情感交织,冰心玉洁、天真烂漫,至真至爱、如歌如诉,笔尖中流淌的艺术风华诠释着心路历程别样形态的抒发,是一种情绪,更是一种带有审美导向性的艺术追求。
通过陈鸣婵的作品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她创作中的情感驻守和凝重式的全神贯注,她把情感倾注在自己那份丰厚的精神家园,真挚的品味和领略童真之趣带来的自然与人性和谐共融的情景,笔触的重叠交汇,犹如奏响华美的乐章,色彩的调和搭配,恍若游历精彩纷呈的艺术殿堂,使她身心自由、思维灵活,徜徉在天真淳朴的世界中,放逸主观情思于深邃静心之途,得大道于心源而随意生发,心鹜八极、神游遐想,描绘出一幅幅童真之趣的画面,仿佛是一种玄远恒古而值得讴歌的主题,在她虔诚的笔触中,依稀看到了象征性的形式后面凝聚的大众心驰神往的梦境,使她沉浸在审美享受的兴奋中,难以割舍、不能自拔。
纵览陈鸣婵的油彩创作,色彩与童真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她以色彩作为艺术创作的酵母,以盘桓童真之趣作为艺术的价值取向,在创作中陈鸣婵强调个人对色彩、色调的感受,她通过高超的驾驭色彩的能力,把握画面色调的冷暖变化,从那种极为接近的色相中找出一些微妙的倾向,运用色彩的强度对比,加强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以生动的笔触和娴熟的技巧调剂色彩的饱和度,提炼画面的块面感和色彩的生动性,增强视觉的张力,进而唤起人们潜意识里渴望本真的无限遐想,在建筑童真乐园的构图中,她强化自主意识、内心体验和思想情感的表达,舍弃一般写实手法和对生活某一个情节性具象刻画,把自我情感因素带入笔触之中,渲染画面的直观感受,放笔富有内涵意味的象征方式,塑造带有生命风采意象的氛围,使她的创作显得灵动可爱、温馨和谐,似若唤醒观者共有的审美本能,在情感与哲思之间赢得惊鸿一片。
从陈鸣婵的艺术具象刻画中,可以清晰地看到色彩、透视、造型、光影等新时代艺术语言在创作中的有的放矢、游刃有余,毫无疑问,她是一个地地道道经过系统性训练的艺术家,但是,她的艺术创作绝对不是个别学院派培养出来的艺术家那样,一味追求绘画表现形式,仅仅拘泥于对艺术表象的描绘,陈鸣婵则更关注甚至带有执拗性地陶醉在童真的世界里,她创作的手段多样、她塑造的风格广泛,然而,表现童真的艺术追求则是她忠贞表达的唯一,她通过标志性童真的主题和技艺的深入研究,加强器道并重、天人合一的把握和掌控,深挖天然童真之趣的形态和意境,从而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艺术实践,即有别于古人,又别于今人。
陈鸣婵的艺术形式质朴中不失典雅、烂漫中兼具智慧,严谨中透着帅逸,色彩、光影、造型中蕴含丰富的东方艺术神韵,她所刻画的天真烂漫的艺术形式与她根植的传统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她炽热的投入和不懈的追求在虔诚地聆听博大精深的艺术本原的启示之后,演绎出丰富的艺术形象是创作过程中的奥秘启示、是有如神助的天意之笔、更是陈鸣婵生命内核中的文人气质的自然流淌,她所构建的艺术系列,如一部完整的课题,借助自己独有的艺术特点,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带给观者心驰神往的审美享受,在潜移默化中,始终洋溢着一种启迪式的思辨,虽喃喃私语,但如洪钟大吕。
(蔡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