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熊汉武:书画结合 韵随情出

来源:民生网2019-06-05 11:34:32

谈到绘画,尤其是谈到中国画,首当其冲地就会想到笔墨,抛开笔墨而从事中国画的创作,只能是徒有其表、徒有其形的表现主义(笔墨等于零的吴冠中也从没离开过笔墨的表现力),中国历代画家为达到笔墨的最佳艺术效果,往往取法书的线条变化、章法布局、传承结合等技法特点,从而使绘画产生无以言表的笔墨趣味,作为书法家,在创作过程中,汲取绘画的意境、构图、气韵等表现形式,才使书法从“为写而写”的实用过渡到“写字者,写志也”“泼墨成云,喷水化雾,神妙无比”实用与审美相辅相成的艺术表达,尤其是近代的吴昌硕“篆籀之笔入画”、齐白石诗、书、画、印结合的文人画艺术取向,更是被大众耳熟能详,对当代画坛也产生更为直接影响,那么立足于当代画坛的艺术家,除了偏门,不能书画并举者,但凡有能力而为者,无不把书画互进作为整个艺术人生的不懈追求。当熊汉武的书法、绘画映入眼底时,书画结合,交相辉映、熠熠生辉,别样形态的心路历程抒发的艺术魅力渗透在笔端的风华,如开启艺术殿堂之门,精彩纷呈、璀璨夺目。

熊汉武1947年生于湖南华容县,或许受成长环境的影响、亦或许血脉中天生流淌的艺术基因,幼年的熊汉武就对古典诗词十分入迷,沉浸在优秀传统文化的天地里,在一次次醍醐灌顶般的顿悟中,使他渐渐喜欢书法、绘画艺术,有时,为解决一笔一墨,他摹古临帖、废寝忘食、夜不能寐,为答疑解惑,他纵览古今画理画论、游历世界艺术特点,心追手摩,几近痴迷,在与古人神会、和前贤握手的过程中,为寻根溯源,他篆刻、装裱也涉猎颇深。岁月悠悠、时光如歌,转眼间,从懵懂少年到老骥伏枥,探寻在艺术之路上,熊汉武朝夕临池、笔耕不辍,诗、书、画、印齐头并举,互生奇妙,已60余年,如今,熊汉武艺术探索已达到书画俱老的艺术境界,社会赞誉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很多作品出版或发行,获奖丰厚,诸多殊荣,目不暇接,这些荣誉都是对熊汉武艺术结晶的嘉奖,也是对他苦心孤诣地深耕在艺术长河中,勤于笔耕的最佳肯定。

熊汉武的书法:真、草、篆、隶、行五体通释,绘画:山水、人物、花鸟、走兽无不精通。若以书法论熊汉武的艺术风格,他恪守正脉之路,坚守主流正统,年少时,他从“欧、颜、柳、赵”入手,临帖习碑,汲取诸家精华,精修入境,法度严谨的楷书为他打下坚实的童子功,这可以从熊汉武的楷书、隶书中一斑窥豹,他创作的楷书、隶书结体丰腴,用笔连韵,颜、欧两楷气质,随处可见,如撇、捺多以势大力沉取颜意,高华浑朴、笔笔劲健,横、竖、点、勾多以遒劲俊毅取欧法,刚韧婉润,劲挺丰腴,章法布局极具柳体风骨,点画宽松而清晰,精致准确定型,结字布局险劲,中宫收缩,外展逶迤,疏密聚散对比强烈,具有超级稳定感,笔画的转使又兼收赵孟頫的隽美洒脱,柔逸韵畅。熊汉武在书写楷书和隶书时,他把楷书的规整严谨进行隶化,从而使他的楷书不僵不滞,灵动自然,洒脱飘逸,同时,他把隶书的一波三折、蚕头雁尾的飘浮不稳进行楷化,从而使他的隶书显得稳重大方、雄浑端庄。熊汉武的行草书,立足于楷书取法乎上,从无垂不缩,无往不收的“米氏”书风到跌宕纵横、气势飞动的“张、怀”,从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二王”法帖再到幽深无际,古雅有余的“钟、张”,兼学文征明等吴门书风,结合王铎、张瑞图等书法巨匠笔意转使,深参魏碑的雄强朴茂,形成方圆结合、正斜并举、张弛有度、静动自如的书法特点,对立中坚守和谐、狂放而不失法度、潇洒而彰显真功、险峻而兼顾庄重。他的篆书则吸收《散氏盘》《毛公鼎》《虢季子白盘》等笔法笔意,取法邓石如、赵之谦的刚柔互用,圆浑挺健。他把前贤技法揉碎打烂融进自己的笔墨里,通过把闭目如在眼前,放笔如在手底的前贤技法进行随意调动,任意组合,进而融会贯通,独成一品。纵览熊汉武的书法风格,行草书:体势骏迈,神采洒脱,楷书、隶书:方劲古朴、宽博厚重,篆书:古拙雄浑、庄严朴茂。

如果以绘画而论熊汉武的艺术特点:他基于在书法方面深入研究的实践经验,扎根传统绘画艺术,博学积养,触类旁通,他擅于把光影、透视、造型、色彩等新时代艺术表现语言与艺术真谛、人生感悟和处世哲学进行有效互动,从而使他的艺术创作既能给观者带来审美享受,又能使观者获得深层的艺术感悟。他笔下的艺术世界总是给观众一种清新和谐、平淡自然的艺术气息,但内涵十分丰富,概括处,绝不单调,且妙趣横生,变化无穷,精妙处,并不繁杂,又能一丝不苟、生动传神,飘逸处,挥洒由之,放收有度,鸿篇巨制可远观、可细读,亲切自然、不火不愠,盈尺小品能画出大气势、大境界,意趣盎然,蕴含丰厚。熊汉武通过艺术家“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笔墨技法,选取任意图式创造属于不同题材的精神世界,手随心动,笔随意转,不管是飞禽走兽、山水人物,还是花鸟虫鱼,在具象与意象的构筑之间,放逸主观情感遐思于深邃静心之途,积大道于心源而随意生发,笔端流淌的艺术风华与自然四时神遇而迹化,超乎象外,得乎寰中,笔情墨趣,韵味天成。

以书入画独成妙境,书画结合韵随情出,书画双修的熊汉武能有今日之面貌是他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沿着“书画同源”之路,长夜孤灯,诵碑读帖,自然而变修成的正果,数十年来,他积学养气、厚文养正,读辞章文采之妙,悟披离点画之理,精研百体,熔铸一家之言。如今,熊汉武在艺术创作中,依然荡漾着血脉偾张的艺术激情,不断磨砺自己,陶醉在自己精神家园的建构之中,与书画共灿烂,和诗词同生辉,笔尖在黑白的世界中,纵横跌宕,演绎精彩纷呈的艺术人生。

(蔡佳霖)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