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草博士”下乡种草 揽得生态修复大生意

来源:湖北日报2019-06-24 11:45:53

“这些水草,我们这里过去常见。现在少了,他当宝移栽回来,这岂不是在‘扳沙’(指“乱折腾”)?”肖克炎博士下乡种草,村民们刚开始大为不解。

短短一年时间过去,说起种草,下辛店镇党委书记彭新明赞不绝口,“‘草博士’种的2亩苦草,一次就卖了5万元。这条路走得好,值得学习借鉴!”

离职下乡种水草

肖克炎,43岁,早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曾先后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副教授、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副研究员。离职后,去年3月到云梦县下辛店镇洪庙村挖塘种草,被当地人称为“草博士”。

在科研领域干得好好的,他为何要“下海”种草?

“将哈尔滨的水草引到武汉,能否成活?将三亚的苗子引到白洋淀,结果怎样?‘下海’之前,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我长期从事水生植物野外调查和交叉引种驯化研究,在武汉、哈尔滨、三亚、白洋淀、拉萨建了5个观测站。”肖克炎说,学以致用,将乡土水生植物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是他多年来的梦想。

早在2007年,“草博士”的弟弟肖楚田就在武汉成立了水生态工程公司,随着公司壮大,弟弟多次邀他加盟。

2017年底,肖克炎办理了离职手续,“当时,我认为水生植物产业化的春天来了,心中萌发强烈的创业冲动。”他和弟弟一起,在洪庙村流转土地近200亩,设立基地开始种草。

“这是不是瞎折腾?”

去年3月,洪庙村里,挖机轰鸣。“草博士”带着村民,开始挖塘。

5月底,一口口水塘挖好。“草博士”穿着下水裤,指导村民种水草。“刚开始,有的村民误将珍稀水草当杂草拔了,非常可惜。”肖克炎说。

“有时见村民未按标准种植,‘草博士’就跳入水里指导。”74岁的村民许言国回忆,“让我们意外的是,塘里种的水草,不少我们都认识,如扁担草(苦草)、虾草、狗尾巴、穿心莲等。这些水草过去遍地都是,不过,近30年来渐渐减少,有的近乎绝迹。”

“‘草博士’把这些水草引回来,是不是在“扳沙”,搞‘瞎折腾’,会不会发不出工钱?”刚开始,村民们担心。

村民们每天工钱80元至100元,按月结算。每到月初,上月工钱就打入他们账户。而且,土地流转费每年每亩850元,4月前就发放到户。村民许端阳家流转土地10亩多,一次收到8655元。“以前种水稻,每亩年纯收入还没有850元。看来不像是搞假的。”许言国自愿当上队长,组织村民帮忙种草。

2亩草一次卖了5万元

“去年6月,我告诉村民,一亩苦草一年可卖5万元。”肖克炎回忆。

当时,村民们都不相信,“这种草到处都是,能起什么作用?”

去年8月,第一批苦草卖到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用于治理湖泊污染。“当时,一株苦草卖5分钱,2亩苦草起草100万株,卖了5万元。”肖克炎介绍,苦草一年可种两季,每亩年产值可达5万元。“当然,我们卖的,不是普通苦草,而是改良型四季常绿矮化苦草。种在水底后,它们覆盖在底泥上,犹如水底草坪,吸收污染物,净化水质,释放氧气,被称为天然曝氧机。如今,矮化苦草成了我们最赚钱的草种之一。去年,我们给广州麓湖公园供应了100多万元的水草,其中主要是苦草。”

第一批苦草卖出后,前来洪庙买水草的货车几乎没消停,哪怕是雪天。“我们种的梭鱼草,冬天在水底下看不到。村民把它们从泥里捞起来,洗干净后卖到南方栽种。”许言国介绍,有的水草还坐飞机卖到了国外。“一车草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过去我们眼里的杂草,如今成了宝贝。”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看到,在一张种苗供应确认单上,仅去年11月8日至26日,该公司就向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内湖泊提供苦草、马来眼子菜、狐尾藻种苗近600万株,售价46万余元。

6月12日,肖克炎向介绍,近期他们的水草主要销往武汉,用于东湖、南湖、塔子湖、西北湖等湖泊的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截至当天,近200亩基地卖草收入达到200多万元。“未来两三年内,我们将在洪庙村再流转土地400亩,打造集水生植物保育、销售、科普观光、水生态景观工程建设于一体的水生植物园。届时,引入的水生植物品种将达到全国第一。”肖克炎展望道。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宋效忠 通讯员 易成 聂杰杰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