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9-07-04 15:20:00
“医生!快来看看耳朵,有个虫子进来已经好几天了……”几天前,在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的门诊诊间,一位年轻的女士焦急向医生求援。
满脸焦虑的孙女士表示,上周自己和先生在马尔代夫度假时,感觉有虫子爬进了耳朵,当地医疗机构的条件无法给予适合的处理,无奈之下,苦等五天后,她在回国的当天连忙赶至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门诊寻求帮助。
几分钟清理出“偷渡客”
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史雅文医生接诊了患者,在耳鼻咽喉科耳内镜下,这只虫子无法藏匿,在耳内镜、异物钳的辅助下,几分钟后,史医生就将这只潜藏在耳朵里的“偷渡客”清理了出来。原来是一只来自马尔代夫的小蟑螂。
史雅文介绍,患者在耳朵感到进虫之后当即寻找医生帮助,在当地医生帮助无果的情况下,患者自行搜索了一些资料,用食用油滴在耳朵里,又用了温水冲洗,可还是没有见效。但需要提醒的是,孙女士采取的这种处理方法适合小的蚊虫,对于蟑螂等体形比较大的昆虫就不太管用。幸好蟑螂在耳内已经死亡,患者鼓膜没有受损。
耳朵进虫切勿自行乱掏
史雅文表示,进入夏季,昆虫较多,甚至半夜睡觉时,常有虫子突然钻入耳朵。她提醒大家:耳朵进虫千万不要慌张,切忌不要试图以硬物(发夹、棉签、火柴棒等)自行掏挖外耳道,这样很容易将外耳道捅伤,甚至鼓膜捅破。
耳朵拥有天然的防御屏障。耳内耵聍味苦,部分昆虫在尝到耵聍的味道之后会自行退出外耳道。发现耳道进虫之后,可以尝试结合“光诱法”(部分昆虫例如飞蛾、蚊子有趋光性,用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口,引诱虫子自行爬出)、“烟熏法”(烟雾刺激外耳道、熏出虫子)等手段,令虫子自行爬出。若引诱失败,首先要区分是什么样的昆虫进入耳道。对于蚊虫等个体较小、活动能力较缓慢、本身不引起严重损伤的昆虫例如蚂蚁,可以用食用油等液体滴入外耳道,粘住虫子不让它乱动破坏鼓膜,时间久后使其憋死或淹溺,然后可用温水缓慢冲洗耳道排出。对于甲虫类较大的昆虫则不适用此类方法。如蟑螂畏光,如若手电筒照射外耳道可能使其钻的更深,届时引起鼓膜穿孔,更甚至损伤听小骨影响到听力,且由于体积大,浸泡很难将其杀死,但可将其“稳住”,配合遮挡光线和声音,避免其在外耳道里过多的活动,随后尽快前往就近医院,由专业耳鼻咽喉科医生处理。
夏季还要当心“虫咬”
潮湿炎热的夏季已然来临,你在散步时候如果从灌木丛野草丛里走过踏过,或者你的宝宝从草丛里玩耍回来身上往往会奇痒难忍。8岁的东东(化名)前两天和小伙伴一起踢足球,由于频繁从灌木丛里捡球,晚上到家后他的小腿上、手臂上有很多红红、硬硬的小疙瘩,东东还抓破了好几个包,妈妈用肥皂水给他冲洗,没想到东东更痒了,焦急的妈妈赶紧带上东东来就诊。
江苏省人民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尹志强表示,东东属于“虫咬性皮炎”,首先应该将与皮肤接触的床单、被套等进行有效清洁;其次,出现红包后,应牢记“三少”原则:少抓、少烫、少用肥皂洗,还可服用一些抗组胺类药物,同时辅助用一些抗过敏外用药膏,一般一周就可痊愈。
尹志强提醒,近日气候闷热,许多虫类容易叮咬人群。应尽量避免户外草丛或阴暗潮湿处作业,必须要户外作业者需穿长袖衣裤,涂抹防蚊虫的药水,加强自我保护;晚上外出散步锻炼身体市民也应避免草丛和潮湿阴暗处,如发生叮咬应先避免情绪紧张,应及早到就近的医院就诊处理。
(翟杰 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