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19-08-27 17:08:20
总是情不自禁地走进王尔勇飞白书的世界,跌宕的韵律、和谐的节奏使观者取得视觉审美的同时,又收获艺术的深层感悟,在尽情地欣赏中,依稀感受到书法家的审美追求,能写出如此漂亮的飞白书一定是“文”和“雅”的叠加,也一定是才华与学识的结晶。
飞白书据史料考证,汉朝就已经有之,辗转到明清,渐行渐弱,后来,笔者曾见到过启功略有论述,也偶尔小试牛刀,但不常有,这种书体精妙绝伦、美轮美奂,可谓是中华书法艺术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然而,受到“难以表达、艺术视觉不理想”等等原因,几近绝迹,尤其是当代书法家更是受到基本功不扎实等因素,浅尝辄止,不敢越雷池半步,飞白书在传统书法领域,书法家可谓是“可想而难为”的书法艺术形式。
王尔勇钟情于飞白书的艺术探索,他情不自禁地废寝忘食于飞白书的研究,从有记载的蔡邕、张芝到曹丕、张弘再到欣欣然的“二王”,从萧子云的小篆飞白到张怀瑾的行草飞白再到启功偶有尝试的飞白书,王尔勇深入到传统飞白书之中,主攻飞白书的跌宕交错和俯仰飘逸之姿态,咀嚼飞白书丝丝韵畅之灵妙、从而在飞白书上获得了丰硕的收获,并以传统飞白书为基点,沿着飞白书的演变历程,对蔡邕、张芝等历代大家进行系统分析,深研蔡邕的开张、张芝的欹侧、张怀瑾的跌宕,取法古人前贤,熔铸自家面貌,得古人之形,也得前贤之韵,同时,王尔勇纵览两千多年的历史,躬耕于历代名家的书里书论,一路探索,一路妙悟,从中捕捉飞白书的艺术胎息,把百家之长融进自己独到才情之中,筑起了自己飞白书的坚实基石,形成自己别具洞天的飞白书艺术样式。
细品王尔勇别具一品的飞白书,清新淡雅,引人入胜,让人回味,洋溢着创新意识,凸显出崭新的书法艺术境界,彰显谁与争锋的艺术个性,强烈鲜明的趣味性使人产生浓厚兴趣。纵观王尔勇的飞白书,丝丝露白、笔笔清晰、起承明显、转折自然,点画俯仰结合,变化丰富,行笔柔刚相济,鲜明而又和谐,章法布局动静互藏,收放自如、爽爽朗朗、痛痛快快,严谨规整而不失灵动,虚实相生则彰显飘逸之姿,险峻狂放中坚守朴素庄重之美,充分体现出王尔勇驾驭笔墨的扎实功力,扑面而来的视觉美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如诗、如画、如歌、如诉,在黑与白的世界里,渗透在笔端的风华演绎着王尔勇的人生感悟、处世哲学和艺术真谛,点画、行笔在变与不变的交替融合中,王尔勇凝聚着深厚的文化素养,精挖细掘,竭力拓展,书写出属于自己的书法样式,跌宕着美轮美奂的艺术交响和张力无限的书法空间,是王尔勇百炼成钢的锻造过程,更是胸次阔达的境界表达。
王尔勇个性张扬的飞白书,或老辣苍劲、或意味隽永、或洒脱飘逸,或舒畅流美……,每一幅书法都渲染出一幅精妙入神的黑白世界,也代表了一种创作的心境,笔迹即心迹,内心细腻的王尔勇通过“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直率毋安排”的书法追求,以笔锋的疾驰和敏锐的指腕驾驭能力,执笔如骏,飞驰辽原,心境随着笔尖的转使变化而变化,调解舒展自如的节奏,信手挥洒,涉笔成趣,传递着一种浓郁的文人艺术气息,观其作品,书风平和,质地干净,如同面对一片心旷神怡的风景。
历史上,千百年来的飞白书,无疑是传统书法的重要内容之一,王尔勇本能地把深厚情感和创作激情作为飞白书的第一要素来把握,他在追求飞白书典雅丝白的同时,又不可自拔地探索在飞白书的整体情趣中,且愈来愈有味道,从而使王尔勇的书法艺术情感与飞白书的历史交错历程产生共鸣,传统的飞白书的技法和笔意,王尔勇都烂熟于心,前人对飞白书的研究和王尔勇自己对飞白书的理解互生奇妙,这个时候,王尔勇开始与新时代时代进行对话,王尔勇的飞白书,那抽象的线条在笔的千变万化中诉说着永不枯竭的万种风情,王尔勇以丝白线条来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他的深厚积累和飞白书的艺术恒心便水到渠成地走向了有机融合的创作道路。站在历史的时间坐标上看,王尔勇的飞白书以其丝白流美和新的审美价值,具备了新时代创新的意义。
王尔勇是一个朴实的艺术家,是一个纯粹的书法家,是一个谦虚的学者,“飞白书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宝贵财富,在此基础上继承和发展是炎黄子孙的义务和责任。为祖先、为祖国、为民族、为人类社会守住一点家底,向祖国献礼。这才是我的中心所在。不然,我的呕心沥血都将付之东流!”王尔勇对苦心孤诣地探索在飞白书的领域中一种自我描述,是的,王尔勇并不希望采过多堆砌华丽的词澡加以渲染自己对艺术探索的过程,他虽努力卓绝,虽风格鲜明,但他更希望尊重历史依据,尊重客观事实,让时代证明,让大众评说。
(蔡佳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