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全国民生新闻联播

山东乐陵:党建引领、文化“配餐”,新时代文明实践让百姓“当家”

来源:民生网2019-10-31 13:33:13

10月29日,山东省乐陵市铁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上,村民们正聊着搬进新居的喜悦感受。

一位村民说:“现在日子越过越好了,搬上了楼房,生活越来越丰富。贫困户还有专门的村干部帮扶,社区经常组织文艺活动。”

“要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为传播党的声音、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主阵地,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让新时代的春风吹进千家万户。 ”铁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仇猛说。

乡村文明缺什么,实践中心就补什么;群众需要什么,这里就践行什么。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开展以来,乐陵市坚持党建引领,引导群众坚定信念信仰,把群众紧紧凝聚在党的周围,让文明飞入乡野阡陌。

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乐陵“梦立方”

铁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每季度都会举行一场“舞林大赛”,鼓励村民主动参与。

“随着活动持续开展,老百姓从比赛中收获的不仅是荣誉和物质奖励,也改善了他们的精神面貌,传播了乡村文化,产生了文化品牌宣传效应,舞出了铁营老百姓的高兴劲儿和精气神儿。” 仇猛说。

此外,该镇还对最美铁营人、五好家庭、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人物进行表彰,进一步在全镇营造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气,动员全镇群众积极参与文明新风建设。

如今,铁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搬进了“新家”,新建成的文明实践所围绕 “讲评帮乐庆”5个方面,设置了便民服务中心、妇女儿童之家、老年活动中心等。

乐陵铁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新址。

目前,新的场所已完成装修,制定了活动配档表,未来还将开展儒学讲堂、志愿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

近年来,乐陵着眼于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启动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构建了市、镇、村三级组织架构。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以农村为重点,围绕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建设,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打造成融思想引领、道德教化、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基层综合平台,筑造“传播思想、实践文明、成就梦想”的百姓之家,由点及面,由面到体,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乐陵“梦立方”。

把红色文化融入文明实践 

在乐陵经济开发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图文并茂的红色基因长廊令人耳目一新。

长廊展示了从中国共产党诞生到党的十九大召开的光辉历程,实践所还设有红书吧、红剧场、红舞房等红色教育基地,还有老年大学、四点半学校、国学讲堂、国画学堂等活动场地。

73岁的顾成坤住在乐陵经济开发区五合小区,每天都去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练习书法。

“我是乐陵市老年大学五合小区分校的学员,家门口成立了大学,还有老师指导,我书法进步很快,感觉每天都很充实。 ”顾成坤说。

乐陵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红书吧。

乐陵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宣传委员徐勇豹介绍,今年以来,乐陵经济开发区以加强党的建设和新时代文明为引领,以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和方便群众为目标,成立了乐陵经济开发区社区文明志愿服务队。

服务队以经济开发区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分阵地,通过“讲、评、帮、乐、庆”5种方式,广泛宣传红色文化、开展志愿活动。

为将红色基因融入城市血脉,乐陵市邀请抗战老兵走进学校讲述红色故事,并组织“五老”宣讲团、抗战亲历者,以讲座、报告、诗歌等方式,为市民讲述党史、冀鲁边革命故事,把冀鲁边精神送进机关、送进企业、送进农村、送进校园,在全社会营造好、传承好、弘扬好、实践好冀鲁边精神,不断激发正能量,创造新业绩,推动新发展。

志愿服务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今年以来,乐陵市将红色文化与志愿服务相结合,通过开展各类主题活动,突出精准关爱、精准帮扶,让文明实践更有“温度”。

在乐陵市举办的 “志青春•愿无悔”志愿服务集市活动中,30支志愿服务队、170名志愿者走上街头,为市民提供志愿服务。

爱心义卖、爱心义诊、爱心义修、爱心咨询、爱心义捐、感官体验、知识问答等30余种志愿服务让群众暖到了心田,赢得市民纷纷点赞。

如今,乐陵市共有组织振兴志愿服务队、人才振兴志愿服务队、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队、乡风文明志愿服务队、统一战线同心志愿服务队等16支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活动遍地开花。

(赵凤瑞 贾鹏 王志)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