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健康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

秋冬情绪易低落 专家提醒小心患上冬季抑郁症

来源:民生网2019-12-18 16:34:57

随着天气变得寒冷,草枯叶落、花木凋零,人容易触景生情出现伤感情绪,现代医学称之为抑郁情绪。很大一部分人会随着春天阳光的普照,症状会逐步消失。但也有少部分人由于多种因素而使症状加重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据江苏省中医院脑病中心主任医师李如英介绍,早在古代民间就有“悲秋”说法。意思就是进入秋冬季节,人的情绪会出现低落。美国国家心理健康协会指出,每到寒冬,抑郁患者人数明显增加,甚至要比平时多出大约10%。

冬季抑郁的最典型表现包括睡眠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持续的情绪低落,失去活动的兴趣。由于冬季抑郁的人偏爱高糖和高淀粉的食物,因此体重明显增加,容易疲劳、易怒,精神难以集中。研究者发现引发冬季抑郁的根源,主要是入冬后,绝大多数的国家都会变得夜长昼短,光照减少,与情绪相关的激素水平发生波动。

中医学认为,抑郁障碍属“郁证”范畴。与心、肝、脾关系密切。肝主疏泄,性喜条达,忧思郁虑、愤懑恼怒等精神刺激均可使肝失条达,气机不畅,以致肝气郁结。

抑郁症的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下列因素相关。一遗传因素。抑郁障碍发生的重要因素;二生物化学因素。抑郁障碍患者的神经递质功能和内稳态功能失衡;三性格因素。有下列性格特征的人易患上抑郁症:遇事悲观,自信心差,对生活事件把握性差,过分担心。这些性格特点会使心理应激事件的刺激加重,并且这些性格特征多是在儿童少年时期养成的,这个时期的精神创伤影响很大;四社会因素。创伤及压力,类似财政问题, 情感关系的结束, 爱人的去世都可能导致忧郁症。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也会导致忧郁, 比如开始一个新的工作, 毕业或者结婚;五神经内分泌因素。抑郁障碍患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异常。

抑郁障碍不仅危害着自身的身体健康,还会给自己周边的人以及社会上带来很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及时的治疗。

 “心病”还需心来医,抑郁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必须贯穿全程。《黄帝内经》中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静神内守、病安从来……”人们应当保持一种“恬淡虚无”的状态,做到精和神内守,身体不被过多的事务所劳累,思想不被过多的思虑,这样形体不易衰老,精神就不易耗散。当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压力和不开心的事情时,要学会转移注意力,学会积极向上的暗示,学会用自我娱乐、助人为乐等一些放松身体的方法,要多到户外晒太阳和参加运动。

与此同时,积极对症治疗。大多数抑郁患者都有睡眠障碍,可以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合理饮食,冬天可以多吃一些有利于改善情绪的食物和中药膳食。如:全麦面包、牛肉、香蕉、橙子、葡萄、巧克力等,每天喝白水为主,少喝浓茶、咖啡等饮品。也可以用一些有效的中药药膳来帮助调节睡眠和情绪。

(冯瑶)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