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人民传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民传播

西贝莜面村又摊上事了!强收“茶位费”被要求整改!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2020-06-19 15:01:53

此前有媒体报道,众多餐饮头牌企业纷纷暗中涨价,企图借机将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转移给消费者,这其中不乏海底捞、西贝莜面村这样的餐饮大亨。

此后,尽管众商家对涨价行为进行检讨和道歉,并承诺恢复原价,消费者也对其表示出了极大的宽容。然而,面对商家此种对待消费者的不公行为,社会大众会持续表示抵制态度。

近日,曾经在此前涨价风波中引起争议的西贝莜面村,再次因为价格问题引起社会热议!

一、强收“茶位费”被要求整改

5月28日,一位名为“张娇娇护士”的网友在微博上称,在“西贝莜面村”华强北九方门店消费后,被收取了5元/位的苦荞茶费。该网友展示的收据显示,其一行5人共被收取25元茶位费。该网友还表示,在咨询了服务员后,得到了“喝不喝都收费,贾总规定”的回复。公开资料显示,西贝莜面村的法定代表人为贾国龙。

据了解,自今年以来,这已是西贝莜面村第三次登上话题热议榜。

第一次

在疫情期间,西贝莜面村与海底捞同在网上“哭诉”,称由于受疫情影响出现了严重的资金短缺,已无法正常运营。随后,这不仅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还迅速获得了浦发银行的贷款援助,渡过了危机;

第二次

在疫情期间,西贝莜面村与海底捞一同暗中涨价,企图减少闭店损失。“东窗事发”后,西贝莜面村遭到社会大众强烈谴责,贾国龙亲自出面承认涨价情况、并道歉、承诺涨价菜品将恢复至1月26日闭店前的标准;

第三次

便是此次强制收取“茶位费”事件。

当天,西贝莜面村官方微博在该网友的微博下还曾留言,“很抱歉让您感受不好,请您私信小编联系方式,我们会联系门店为您退还茶位费。”

对此现象,6月8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发布通报称,执法人员已于6月3日上午到该门店进行现场检查。执法人员发现,西贝莜面村的菜单酒水栏中确实存在明码标价“茶位5元/位”的项目。目前,西贝莜面村已对该网友的投诉进行退款处理。

同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等相关规定,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已对西贝莜面村提出全面自查整改的要求,做好商品与服务的明码标价工作、不得强制收取茶位费,加强教育培训并提升服务质量。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面对政府对于强制收费项目的官方通报和表态,网友却在评论区表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一部分主要来自于广东一带的消费者表示,受早茶文化的影响,收取“茶位费”早已在广东一带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收费行为,且金额一般在5元左右,普遍可以接受。但另一类人则完全不赞成这种做法,他们普遍表示这种行为无关金额数量,是明显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理应被取缔。

对此,西贝莜面村是何种态度?早茶文化理应成为“强制收取茶位费”合理化的文化背书?

二、历史文化下形成的“茶位费”

据了解,2018年4月20日,西贝莜面村官方微博曾回应《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中不得收取或变相收取餐位费的规定,称“在内部信息系统中取消自动收取茶位费的系统默认动作,改由客人点单,根据实际点选进行结算”。

媒体也对西贝莜面村进行了相关调查并了解到,目前西贝莜面村并非所有全国门店都收取茶位费,但华南地区的门店均有“茶位费”这一项。

由此可见,西贝莜面村虽然在内部规章制度中明确表示了“茶位费”不可强制收取,但是当其来到早茶文化的发源地后,也入乡随俗地将收取“茶位费”作为理所当然的行为。

在早茶文化普遍流行的广东地区,“茶位费”的强制收取是否真的合理?广州市消费者委员会在2016年发布的《广州市餐饮业茶位收费情况民意调查报告》中便早已明确表明:在众多餐饮店内,不喝茶也要收费是“霸王条款”。

据当时调查的数据显示,在705位消费者中,有99%的消费者被收取过“茶位费”,68%的消费者被收取过“消毒餐具费”,39%的消费者被收取过“餐位费”。近八成消费者“支持取消”茶位收费。

有业内律师也指出,“茶位费”实际上就是商家以向消费者提供茶水为名收取的消费价款。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获得公平交易的权利,有消费的自主权和选择权。商家提供服务时,不能捆绑消费或者强制消费。商家没有主动询问需求就提供茶水并就此收费,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消费权。如没有将茶位费的价格明码标价,则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六条

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应当以显著方式提请消费者注意商品或者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价款或者费用、履行期限和方式、安全注意事项和风险警示、售后服务、民事责任等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并按照消费者的要求予以说明。

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方式,作出排除或者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者免除经营者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对消费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不得利用格式条款并借助技术手段强制交易。

格式条款、通知、声明、店堂告示等含有前款所列内容的,其内容无效。

此外,该律师也指出,尽管“茶位费”在法律层面上是不合法的存在,但由于受到早茶文化和西方小费文化的因素影响,“茶位费”的收取在广东地区有一定的历史基因。随着“茶位费”的长期发展,其已形成了包含和体现餐厅服务内容和质量的消费指标。因此,如果餐厅能够提供等价服务的情况下,社会大众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支付相应的“茶水费”。

由此,我们也有理由评判,如果商家仅是出于盈利和创收的因素,而强制收取“茶位费”,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容宽容相待。社会大众也会持续关注西贝莜面村如何对“茶位费”进行全面整改的措施、如何对公平对待消费者做出答复。

同时,面对一而再再而三的价格纠纷,西贝莜面村将如何持续进行内部管理优化和经营措施改进,重新回归到一个价格公平、消费安心的餐品品牌,不仅社会大众需要一个满意的交代,西贝莜面村也更需要“三省其身”。

(来源:“人民传播平台”微信公众号,主编:马海涛,责任编辑:唐晓彤)

(责任编辑:)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