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汪金林:论书画艺术的“共性”与“个性”

2020-08-03 17:23:23

古城绍兴以人文荟萃闻名于世,在中国数千年书画艺术史中,绍兴地位显赫,书圣王羲之、大写意鼻祖徐渭等等名家,都在绍兴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积定了深厚的艺术文脉,在书画艺术的鉴赏、收藏、修复上也是人才辈出、藏龙卧虎。

汪金林就是这样一位大隐于市的人物,集书画鉴赏、收藏、古书画修复于一身, 30多年来,他经手、过眼的古书画无数,同时他在书法、绘画上也有深厚独到的造诣。在汪金林看来,是书画艺术的“共性”与“个性”,成就了艺术家的传奇、成就了艺术作品的经典,从而使艺术家及其经典存于史册,也为后世存留了宝贵的艺术财富。

从《富春大岭图》,看“经典的唐寅”

数千年来,丹青笔墨浩瀚如烟海,能历经千百年流传于世的,不亚于大浪淘沙,但能留于后世堪称经典的可称寥若晨星。在汪金林的藏品中,有一幅绢本唐寅《富春大岭图》,这是一幅“经典的唐寅”,它能与六如代表作《山路松声图》媲美,是院体画与文人画(即晚明董其昌的“南北宗”)完美结合。此幅《富春大岭图》,取法黄公望,兼宋人荆(浩)、巨(然)、范(宽)、郭(熙)之笔意,并融入自身的文学修养、社会经历及性格特点,成就了典型的唐寅画风。

此画作于壬午暮春,是唐寅晚岁的经典之作。图中山石悬崖峭壁间,苍松虬曲下有茅斋错落,儒士斋中读易之余,推窗而望,可见杏林流泉、溪流涓涓。画面既清润秀雅,又浓重雄健,风格特征非常成熟老练。重现富春江两岸山居景色,写尽作者的胸中丘壑。

唐寅书画艺术的“共性”,就在他对古人的绘画艺术的吸取,及笔法技艺的精湛成熟。而“个性”则在于他从“技艺”中脱胎而出的个人风格。这样的风格是唐寅人生经历、性格、学养、环境影响之下,加熟练运用“技艺”、而形成的独一无二的作品特点。

“经典的唐寅”正是在这样的艺术“共性”与“个性”共融中,让欣赏者穿越时空,从作品中品味出作者当时的心境、思想、眼界及审美。

把握文人气韵中的细节特点 修复文征明《高士闲庭图》

文征明《高士闲庭图》交给汪金林时,画面已严重损毁,只有构图、色彩、落款依稀可辨。汪金林凭借着对文征明书画特征的熟悉与了解,即时判断,作品符合文征明中年时期的绘画特点。因为在书画艺术的“共性”基础上,加上作者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历练,结合自身性格,逐渐形成他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但随着时期不同,其绘画风格“个性”也有所改变。

“文征明中年时期,绘画风格设色更加浓郁,笔法也更老辣,文人气韵特显。期时多用青绿重色描绘文人雅士品茗吟诗、林中散步、亭中赏画,种种文人士大夫生活。”这个时期的代表作为《惠山茶会图》《高士闲庭图》等文人气息浓郁的作品,根据文征明这一时期的作品特色、用笔特点,汪金林细致地进行了对比与甄别,鉴借文征明的笔法,以行书的中锋晕染,用石绿对山石渲染,树干用赭石和藤黄晕染,画面中的人物采用以工兼写,尽可能的接近原作的艺术品味与风貌。

修复后的《高士闲庭图》,高士寻幽桂树下,扶琴吟诗,童子侍立,秋色怡人,画面反映了闲情雅致的文人情怀。

古字画的修复,这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艺术工程,涉及的艺术领域非常广泛,对修复者的要求非常之高,他既要了解原创者的“共性”,也要领悟原创者的“个性”,同时也要求修复者必须有深厚传统的笔墨功夫、艺术修养,以及对原创作品的深刻理解。才能与原貌浑然一体,最大限度保留原作的自然韵味。

从书画艺术的“共性”与“个性”中感悟

汪金林是一位“大隐者”。不但有独到的收藏眼光、修复古字画的技艺,他更是一位勤于绘画的丹青能手。

30多年前,20多岁的汪金林从众位考生中脱颖而出,考进王星记扇厂,聘为画师。他从此起步,凭着一颗对艺术的热衷虔诚之心,而后迈入古书画的鉴赏、收藏、修复及书画创作的艺术殿堂,从此成为书画艺术的护卫者、守望者、传承者、耕耘者。30年的风霜雪雨,练就了明察秋毫的“慧眼”、化腐朽为神奇的“能手”。

汪金林是一个对自身绘画要求极高的人,也是非常低调的人。他的画从传统中走来,又融入现代的元素,无论在北京、上海及家乡绍兴均被藏家所喜爱。在他的画中没有应酬之作,每一幅都是他的心血所铸。默默的耕耘,不张扬不炒作。厚积薄发是他的理念,从“共性”来,奔“个性”去。

汪金林体悟到收藏、鉴赏、创作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的。

看得越多、经历得越多、积累得越多、画得越多,会领悟得越多。就会对书画创作越加严谨越加敬畏。他说,一个有成就的艺术家,必须要经历收藏,在先贤们的艺术成就里吸取养分,才能精技法、拓视野,博古而通今。从“师古人”到“师造化”的转变,达到“共性”中张显“个性”的境界,从而在书画艺术中的“共性”与“个性”不断提升、不断开拓、不断成熟而完善。  

(文/殷俊) 

 

艺术家简历:

汪金林  绍兴人,男,汉族,1963年7月出生,字:锦凌,号:汪兄、全木、慕白。室名:越宝斋,景都书屋。自幼喜爱书画,勤学苦练。1988年考入绍兴王星记扇厂任扇面书画工,受到李世南、孔仲起、俞飞安、傅天雁诸位名家指点,画艺大有长进。1990年聘为绍兴阮社工艺扇厂业务厂长。后创建越艺美术公司,任经理。1996年起建立绍兴越宝斋至今。其间走访全国多家画院、博物馆及文物商店,结识了陆严少、宋文治、王伯敏、启功、徐邦达、谢稚柳、杨仁恺、史树青、崔明泉等著名艺术家和文博鉴定家,为其书画学习创作和古字画的收藏及鉴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经30年的收藏积累,现藏有宋元、明、清及近代各家书画几百件之巨,对他的鉴赏绘画水平受益匪浅,长期以来对晋唐宋元各大书家手迹多有临习,特别是对二王、赵孟頫、徐青滕、文同、恽南田、石涛、郑板桥、齐白石、张大千潘天寿作品手摹心随多有研习,并结合自己的绘画特点,创作出了一系列优秀的书画作品。特别是他摹的《兰亭集序》及朱竹系列为当代书画界一绝。近年来多次举办书画个人展和联展,作品曾被国内外书画爱好者和多家博物馆收藏。现被多家拍卖公司争相拍卖,所著画论画评多篇被多家拍卖公司采用,由于其对古代书画鉴定、收藏与修复成就斐然,其所修复的倪云林山水轴,文徵明山水轴,唐寅山水卷等,均被部份博物馆、收藏家馆藏及出版。对古代书画艺术所作的贡献被文博界所肯定。收藏有宋元明清各时期如:王羲之书法(宋摹本)、及马远山水等多幅,(元)黄公望《茅斋清流图》、唐棣山水及方方壶山水等多幅,(明)唐寅《仿黄公望富春大岭图》、仇英《丹台春晓图》、文徵明《云峰千仞图》巨幅,及清代蒋廷锡《牡丹锦鸡图》、恽南田《国色春霁》、御题钱维城《春夏秋冬山水》四册等重要藏品。其名被录入《越中名人谱》卷二,是当代最具实力派青年书画家、鉴定家、收藏家、及古书画修复专家之一。现为绍兴越宝斋主人、绍兴天池书画院院长,北京恒丰拍卖公司艺术顾问,绍兴文化艺术品研究会顾问,越城灵芝乡贤会会员,绍兴政协墨华书画院评审专家。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