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0-09-15 10:38:00
“嗅得清香三分饱,原来美味夹缝刨……”听着生动形象的诗歌,笔者循着香味来到了有着“中国土菜名县”之称的衡东。
“衡东土菜,香飘三湘”,提起衡东,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衡东土菜。衡东土菜以“土”闻名,注重绿色健康和生态自然。“炒好土菜三件宝,调味米酒黄贡椒,荤菜讲究茶油烧”,这是当地广为流传的土菜配方。其中的黄贡椒更是让许多外地人慕名而来。
“这边的黄贡椒采摘好了,及时送去打包,要保证送到顾客手里是新鲜的……”衡东三樟黄贡椒生产基地里,负责人秦庆权正在检查黄贡椒的采摘情况。他告诉笔者,黄贡椒是衡东土菜不可缺少的辅料之一,也是衡东一张闪亮的“金字招牌”。不仅衡东老百姓自己吃的开心,许多外地群众都竞相购买。“现在我们三樟黄贡椒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我们的日子也是越过越好了!”秦庆权脸上洋溢着笑容。
秦庆权和笔者聊起了自己的故事,“发展黄贡椒种植以前,因为家庭贫穷,我在外到处奔波寻求致富的方法。后来在长沙通过贩卖家乡的土特产,才逐渐摆脱贫困,有了自己的门店。2013年,因看好衡东土菜崛起后对黄贡椒需求的市场前景,我回到家乡创办了黄贡椒加工厂。是家乡的黄贡椒给了我发展的机会,我的生活才有了现在这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说起这一路的经历,他感慨万分。
但万事开头难,新道路的开辟总不是一帆风顺的。由于加工技术不成熟,秦庆权遭遇了很多打击。为此,他找到地方政府,希望能帮忙组织村民培训,同时借衡东土菜的知名度多多宣传其烹调秘方之宝--黄贡椒。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秦庆权生产的黄贡椒系列产品销路才逐渐打开。之后,为了解决黄贡椒的储存问题,秦庆权扩大了产品线,先后开发出黄贡椒辣酱以及剁椒、泡椒等产品,受到市场欢迎,销量持续攀升。同时,他还流转了200多亩土地,带领村里贫困户建起了黄贡椒种植合作社。
近年来,随着衡东土菜知名度的不断提高,黄贡椒逐渐走出农田,成为家喻户晓的土菜“配角”。秦庆权说,黄贡椒为衡东土菜注入了灵魂,衡东土菜也使得黄贡椒等农产品在市场上大放异彩。“现在来衡东品尝土菜的外地人几乎都会问到黄贡椒,大家都说黄贡椒代表了衡东味道呢!”老秦笑眯眯地说道。
如今,衡东县黄贡椒种植面积超3万亩,预计年产3万多吨。作为当地一县一特产品,黄贡椒已成为脱贫支柱产业,形成了全方位产业链,帮扶贫困户1260余户3000余人,每户平均年增收7000元,产值近900万元。
黄贡椒产业的发展映射了衡东土菜产业的发展。据了解,衡东土菜不仅促进了黄贡椒等农产品种养和加工产业的发展,还带动了物流配送、体验展示、餐饮销售等一系列产业的发展。湖南衡东聚味堂食品有限公司就是从中受益的典例。
聚味堂公司的董事长郭思中告诉笔者,近几年,衡东土菜发展迅速,一度成为衡东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柱。先后四届土菜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和“土菜中国行”推介活动的开展,也让他们公司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我们在天猫、拼多多、阿里巴巴、有赞、抖音等平台开设了线上店铺,并开设了专门的淘宝企业店铺,店内在售的食品获得顾客的一致好评。也多感谢大家对衡东土菜的喜爱,我们才能获得现在的成功。”如今聚味堂公司的规模越来越大,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广。公司还积极参与消费扶贫,利用线上直播带货、线下供需对接等方式销售贫困地区农副产品。今年疫情期间,公司通过线上线下共销售扶贫产品800多万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00 多人增收。这些都得益于土菜产业的发展,让许多人都找到了自己奔小康的正确道路。
“一业兴、百业旺”,衡东土菜不仅为衡东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成为衡东经济的新动力和新引擎,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目前,省内外衡东土菜餐饮门店达1500多家,土菜从业人员达12万人,全县土菜产业产值突破40亿元,产业链创税达1亿元,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方向。居民的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也在经济的发展下不断得到提升。大家都说,衡东土菜不仅闻起来香,吃起来香,发展起来更香。
衡东土菜产业香,助推发展奔小康。衡东土菜既是衡东县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脱贫增收的绿色产业,也是促进文化、旅游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打好土菜产业融合牌是未来衡东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衡东县长徐志毅表示,要充分利用“衡东土菜”这一金字招牌,积极推进“旅游+土菜”的结合,让衡东土菜走出餐桌,走进山水风光和人文历史,形成具有衡东特色的旅游文化圈,让衡东人民充分享受到土菜带来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土菜发展红红火火,居民生活蒸蒸日上。如今的衡东,土菜门店遍布大街小巷,人们提到衡东土菜都赞不绝口。衡东土菜让居民享受到了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红利,丰富了居民的生活,成为衡东百姓通往小康路上最香的富民产业。(周健 全子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