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0-10-16 16:52:37
畲乡盛装艳,金秋美景现。10月10日,参加第四届民族地区文旅产业发展论坛的全国各地专家学者走进广东丰顺县潭江镇凤坪畲族村。地处潮州凤凰山脉的凤坪村,高处竖立着“中国畲族故里”字样,整个村庄整洁明净,道路两旁都可以看见以凤凰图腾或者是“畲”字为造型路牌、路灯和指引标志,房前屋后的彩绘,都描绘着身穿畲族服饰的群众庆丰收、唱山歌的场景。凤坪小学的小朋友们身穿畲族服装,伴随着“我在畲乡等你来”的音乐,唱着畲族歌曲翩翩起舞,一股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迎面而来。
专家学者在凤坪畲族村考察传统高山茶制作。刘海生摄
专家学者们参观了万亩茶园、传统民居、传统制茶及新农村建设等。在村委会广场的长桌上,凤坪村支书蓝永达捧出了一个用红布和铁筒精心包裹的画卷。随着13米长的画卷慢慢展开,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显现了出来。原来,这是一幅描绘了畲族祖先由来的画卷,所以,这幅画卷也被称为“祖公图”。
与会专家学者还品尝了当地独具特色的长桌宴,畲家每逢村里大的节日或活动,均摆长桌宴招待远道而来的客人,食材多为本土取材,菜品主要有:茶叶煲鸡汤、地斩头蒸野鸭、炆猪肶、酒糟肘(猪)、鼓春(酿春鼓)、清蒸山坑鱼、茶耳粄、葫芦笋、五色糍粑(饭)、乌米饭、山野菜、畲家酒等,色味俱佳,尽情表达着畲族村民生活丰富多彩的喜悦。丰盛的菜式,体现的是畲族村民热情与好客,也是村民生活越来越好的象征。
凤坪村畲族村保存完整的畲族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及乡村美百姓富等给专家学者们留下深刻印象,也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热议和好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所党委书记、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丝绸之路文化产业专委会主任方勇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怎么创新性转化、发展,我觉得从产业方面来推动,保存或传承民族文化非常有效的措施,丰顺在畲族茶文化的发展挖掘方面,做得非常优秀。”
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原副院长、研究员李筱文曾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来过凤坪畲族村做田野调查,她认为凤坪畲族村保留着浓厚的畲族民风民俗,如招兵节、长桌宴、民族祖图、畲族语言、畲族山歌、畲族服装等。看到凤坪畲族村日新月异的变化,李筱文感慨而言:“昔日山高路远无人识,如今飞上枝头变凤凰”。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方征说:“凤坪畲族村利用传统的茶文化走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是践行绿色发展的真实写照。”
中南民族大学教授方清云说:“村子变得更整洁漂亮了,民俗文化的展演也开始了,来旅游的人也越来越多了。”
内蒙古民族大学副教授哈森其木格说:“凤坪畲族村从保护和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出发,重新梳理畲族文化资源,使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生产性保护,让畲族村寨焕发的新魅力。”
据了解,凤坪畲族村是一个畲汉同居的村寨,村民们亲如一家,情同手足,团结和睦,守望相助,奋发有为。
近年来,凤坪畲族村在广东省民宗委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梅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和市民宗局的工作要求下,丰顺县委、县人民政府抢抓难得机遇,把凤坪畲族村振兴试点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加强领导、精心策划、统筹推进,高质量建设国家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将凤坪畲族村打造成“中国畲族故里”,努力筑牢畲汉人民的共同精神家园。
一方面依托当地茶叶资源优势,着力发展高山生态有机茶园,特别是抓住2018年丰顺县茶叶产业园被列入首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契机,大力推进“非遗”项目发展和发挥“非遗”人才优势,成功申报了丰顺县潭江镇凤坪畲族高山茶加工技艺“非遗”项目和钟奕亩、蓝永达等高山茶炮制技艺传承人,通过非遗文化传承,制作工艺普及,茶文化的挖掘,拓展茶功能,延伸茶产业链,提高茶产业综合效益,带动茶农实质增收;另一方面以打造“中国畲族故里”为契机,以地域特色为亮点,充分发掘畲族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将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创建与茶园观光、茶文化进行充分交融,把农业做成文化,把文化注入农业,积极推进“茶文旅融合”发展。2019年,凤坪畲族村全村种植1.3万亩茶园,品质、产量和品牌大大提升,全年实现茶叶产量15万公斤、产值0.52亿元、人均种茶收入5.1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殷实。2020年全村有茶叶专业合作社6家、茶叶公司2家,村委领导(也是“非遗”传承人)成为致富带头人。
凤坪畲族村的钟阿婆年龄60多岁,家里有3口人,儿子常年患病,需要照顾,只有两口子可劳作,生活非常贫寒,2017年开始村里帮扶种植和原有茶田共有10多亩新茶园,在村合作社和村委的帮扶下,2019年家里茶叶销售10多万元,她高兴地说“我家的生活开始变好了,第一次有了存款,告别了苦日子,有了幸福的希望。”
像钟阿婆那样,凤坪畲族村的村民们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发展茶产业奔康致富,生活越来越美好。至2020年上半年,凤坪畲族村种植茶叶面积13100亩,年产干茶20万公斤,产值达5740万元,人均收入近6万元。
如今的凤坪畲族村,正在茶山绿海之间探索一条具有丰顺特色、民族团结的绿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成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民族地区生态经济发展新样本。
(李建文 胡金辉 林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