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沈加根:新视觉开启先知与未知之美

2020-11-09 18:15:19

二十一世纪中国混合媒材绘画艺术理论新体系,必将是摆脱笔墨视野领域制约的新超越,面向物理撞击现象与科学现象探究命题进入的新空间,开启洞见新未知主义与存在主义哲学神性思维方式的无限性,而扑向彼此似乎曾经熟悉,而引发的震撼与慰籍,供养审美领域的无限性与创造力。

丧失信仰,所谓的绘画、艺术、文化、道德就是失去自我,就是一种在剽窃与顺从的视界中被奴役。因为只有心怀信仰意志审美的人,才是一个像纪伯伦所说的君子风:“既不想压制任何人,也不想被任何人压制”。迎风挺立致力于信仰视界,就如一座光辉灿烂的灯塔,点亮乾坤。唯有信仰,它会刺破心中所有的黑暗与阴影,进而诞生视觉伟大的唯一。

          —— 沈加根

中国水墨画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无论是王维、董源、米芾、高克恭、徐渭,还是石涛、龚贤、八大山人,都创造出中国绘画史上的水墨精品,进入20世纪后,吴昌硕、齐白石、张大千、黄宾虹、潘天寿、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傅抱石、李可染、吴冠中等人,亦都在水墨画创作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几乎排在前十位的中国画家都是水墨画家!

这本身说明水墨画已形成强大的思维惯性,水墨传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同时亦表明,水墨画也有无限的生机和现代创造的可能性!这似乎已经形成某种艺术规律:水墨画的传统被艺术家自觉传承;水墨画的生命在于不断创新!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三十多年中,在西方现代艺术和后现代主义的冲击下,中国的水墨画面临挑战和机遇,抽象艺术、结构形式、装置艺术,纷纷进入水墨艺术中,试验水墨、抽象水墨、新水墨、水墨装置纷纷登场,水墨艺术焕发出新的生命!

水墨艺术如何进一步发展,创造符合艺术规律而有形式美的新的形式,是水墨画家们的重要课题。当代水墨画家沈加根就是诸多探索者中的一位卓有成就的艺术家。

我是在2016年和2017年两次参加北京宋庄当量上能美术馆举办的当代艺术展中观看了沈加根的水墨和彩墨绘画作品,他运用综合材料,以新的艺术观念,创造出水墨艺术与彩墨艺术新的形式。

沈加根的绘画形式的生成,来源于三个方面,其一是对天地大象、宇宙洪荒的思考,其二是对绘画材料的新的试验,其三是对绘画形式的大胆创新。

 

作品:《巴山之语》 材料质:混合材料 

规格:349x132cm    年代:2020年

中国水墨取黑白二种色彩,即在白的宣纸上用墨色作画,而黑白二种色彩,用老子的话说“黑白为天下式”!即黑白乃宇宙天地、白天黑夜、阴阳两极二种最普遍的天地宇宙之基本形式与色彩,用这二种色彩表现天地宇宙之大象,那是最适当的形式。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所师法的对象总根源就是天地大道与自然!老子还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庄子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的山水画就是用感性的山水形象来表现天地之大美。

沈加根用独特的眼光,仰观垂象、俯察地法,用敏捷的思维,思考宇宙的空间和万物的本源,他用黑白形式,创造了一组天地大象的水墨绘画,将空旷的天地,浩渺的宇宙,形象地展现在他的作品中。

这些作品有《混沌初开》系列、《涛声阵阵月徘徊》系列、《大光明》、《浪花里摇曳的月亮》、《浩如烟海》、《云水禅心》、《遥听灵山击玉声》等,这些作品乃是加根心师造化的结果。

沈加根用水墨渲淡、自由晕染的方法,表现宇宙之大象,水墨朦胧的开合裂痕,象征性地展示天地混沌初开的意象!《大光明》、《涛声阵阵月徘徊》、《浪花里摇曳的月亮》、《山空月色隐》,将画面周围夜色迷茫,中心部位用月光闪烁的白色,形成强烈的黑白对比,既有大自然的神秘感,黑夜之中的波涛翻滚,涛声阵阵,山谷幽深,又有月光冲破云雾,照耀山川湖海,给人以从黑夜中突破走向光明的力量!

这些作品,展示宇宙的自然伟力,意境空旷深邃,天风浪浪,海山苍苍!加根心系万物,神游四海,为我们创造了一幅幅天地大象、宇宙洪荒的水墨视觉形象!用水墨语言、黑白形式为我们书写出老庄美学的自然之光、天地之美!

2017年在宋庄的一次中法当代艺术展中,我惊奇地看到沈加根的水墨新作,感觉他的水墨风格有所变化,《空山问月》《群峰竞月》《云海雪域》等,既有此前水墨中大地、山川、云海、雪域的意象,同时又非常明显地运用几何性,特别是三角形、方形等,增加画面的抽象性,这些三角形直边硬角,有现代几何抽象的特征,既受到立体主义启示,但又与之不同,这些三角形的形状在作品中,不但生成抽象画面,而且又似山峰林立,生成天地山川之审美意象,这批画是具象与抽象的对立统一。

 

作品:《抵达诗情的壮丽》规格:330x124Cm 

材质:混合材料 创作:2020年

《东方立体》系列,更加走向抽象,三角形和小笋尖状矗立在画的中后景,前景用叠影般的大三角形构成,形成远近的空间距离,画的上方悬挂着一轮明月,圆形和三角形形成对比。

此画和康定斯基、蒙德里安的抽象画不同,和毕加索、布拉格立体主义也不一样,加根的作品,仍有中国山水画的空间意象,夜幕之中,月光之中,群峰耸立,高低错落有致,大小对比有别。加根借助夜色、明月、山峰等水墨语言,构成东方特别的水墨抽象世界,形成一种崭新的富有当代审美意味的水墨几何性抽象艺术!

加根不断地思考宇宙、思考大地、思考万物,他的艺术理想就是要用水墨和色彩把这种思考的结果,把胸中的审美意境传达出来。他在对自然思考的同时,也对绘画材料与形式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创新。

他用宣纸和综合材料表现大地之母的肌理与构造,《拘一捧荒原无常》,将荒芜的土地作为表现对象。加根用线条的刺痕,灰暗的墨色及暗赭色组成的特殊肌理效果,正好象征性地把土地的原始状态及伤痕表达得淋漓尽致,契合无间,形式和内容完美统一。

《身隐如来地》用神话般的飞鸟走兽形象,构建出一幅神秘空间画面,以有限的形象展示无限的宇宙之一角,将虚无缥缈的空间世界,用视觉形象加以图绘。

《地母游歌》用沉稳的色彩象征性表现大地之母孕育万物的厚德。

 

作品:《如月之恒》 规格:68x68cm 

材质:混合媒材 创作:2019年

沈加根另一独特创造,是运用综合材料进行创作,在色彩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将国画颜料同水粉丙烯颜料结合,将山川、树丛、天空、溪水、云雾,都用灿烂的色彩加以表现,将自由泼彩和局部细节刻写结合,既大气磅礴,浑然一体,又精工细作,大巧如拙。

加根的智慧与技巧使他找到了一种画面形式与自然纹理统一的方法,既避免了不讲细节大而空的毛病,也克服了沉溺细节而无大局的工巧主义,他经过多年的艰苦创作与摸索,找到一种画面形式生成同宇宙之外观物象对应合宜的视觉画面形象。

他的作品是色彩的、抽象的、构成的,同时也包含有天地之象、泉壑之景、林木山川之形,吞吐八荒之气,所以他的作品有鲜明的现代中国式彩墨抽象之韵律,又有传统绘画精神和审美意象充溢于画中,这种梦幻般的色彩形式,似一曲曲多样统一、音调丰富的色彩交响曲,巧妙地书写自然的诗意和审美姿态,有力推进水墨和彩墨绘画的当代进程。

加根的绘画作品,是中国水墨与彩墨画的崭新成果,为我们创造了水墨画和彩墨画的新境界!

(文/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陈池瑜)

2018年4月28日于清华园

艺术家简历:

沈加根,1966年出生,祖籍江苏东台,现居北京。中国现代、前卫、抽象、综合材料绘画艺术、超自然主义表现者,巴黎画院艺术顾问、牛津艺术学院博士生导师,加拿大优瑞卡国际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博览(香港)专家学术委员、中国新野性画派成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现代彩墨研究员,中国现代彩墨艺术院艺术交流部主任,作品曾2015年荣获首届巴黎国际艺术博览会金奖,第134届 2019巴黎大皇宫ART CAP lTAL沙龙艺术展,荣获:最佳色彩原创作品奖·混合媒材,二十一世纪当代现象艺术杰出艺术家。

他在研究赵无极等大师基础之上,以无与伦比的非凡勇气与传统绘画决裂,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现象艺术的研究和创作中。其作品以宏大的宇宙观审视万物现象,探寻宇宙真理,往往给人一种意料之外的惊喜。其泼彩技法弥补了自张大千以来的遗憾与空白,为当代现象主义艺术时代的开创作出了卓越贡献。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