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0-12-17 15:49:02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有关文件精神,近日,由河北保定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发起,各县(市、区)信用办及有关部门配合,联合绿盾征信(北京)有限公司等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组织开展了全市信用大讲堂暨公益性信用修复专题培训系列活动,系列活动旨在推动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守信氛围,全面提高企业信用管理水平,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系列活动先后在保定各县(市、区)召开信用修复专题培训会议20余次,深入落实国家、省关于完善信用修复机制、畅通企业信用修复渠道有关部署要求,重点围绕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工作流程和信用修复途径、失信程度界定等方面作专题解读,累计参加市场主体近千余家,签署信用承诺书上千余份,修复信息200余条,基本实现了全市范围信用修复政策全覆盖,更好发挥信用支撑营商环境优化的重要作用。
信用修复是信用修复是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失信主体退出惩戒措施的制度保障。行政处罚实施部门依法将行政处罚信息自产生之日起七个工作日内推送至本级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并在“信用中国”等门户网站公开公示。按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原则,通过信用记录查询,失信主体将在参与招投标、政府采购、争取资金及税收优惠等方面受到限制。按照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完善“信用中国”网站及地方门户网站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的通知》要求,失信主体可通过信用修复纠正失信行为、降低失信带来的不良影响,为失信主体提供了自我纠错机会,并体现出信用修复向市场和社会释放包容性和正能量,有效激发市场主体守信意愿。
(泽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