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名品2020-12-18 17:42:19
“开开心心办卡健身,哭哭唧唧退费无门。”许多消费者都会这样形容自己的健身经历。本着强身健体、塑形锻炼的目的办理健身卡,结果卡还没到期,健身房倒是先关门大吉了,这样的事情不在少数,央视就曾经曝光过这种健身房的办卡陷阱,但直到现在,健身行业乱象依然难被遏制。
一、各地健身房“爆雷”,消费者权益难保护
以“优惠活动”之名再圈一笔钱
今年9月,湖南省长沙市博力思健身房“周年庆”大酬宾之后突然宣布放假,直到现在再也没有开门,会员亦无法退款。
据了解,该店在9月25日-28日推出充800元再送800元的优惠活动。由于优惠力度很大,吸引了很多新老顾客办卡,但如今健身场馆内已经人去楼空,而如今博力思健身房的老板已彻底失联。
品牌健身房亦会侵犯消费者权益
广东省广州市力美健投资管理公司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重庆5大城市均有分店,其在广州地区拥有十余家分店。然而近日来有消费者爆料,广州市越秀区北京路步行街附近的力美健健身俱乐部光明广场店突然宣布搬迁,大量会员未到期预付卡退款难。
据该门店会员反映,店方宣布搬迁前两天店员还在“辟谣”称搬迁是“没有的事”,事前健身房销售存在诱导消费的行为,要求消费者先交钱后出合同。一位会员卡里还剩5万余元的会员被告知,如要退款则需扣除1万8千余元的手续费。
健身房有时坑害的不仅仅是消费者
今年19岁的小黄和其他7名年龄相仿的求职者,来到了长沙市天心区家富健身房面试。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8名应聘者都签下了“健身教练培训”的协议,甚至还背负了上万元的培训贷。
家富富健身房向求职者表示,想要入职这家“家富健身房”当助教,就必须参加“教练证报考的培训”,而培训的费用高达1.68万元。为了让小黄等求职者信服,招聘方家富健身房甚至搬出了一份“红头文件”。
然而直到如今,这几位求职者却没有一人考取到对方承诺的国职健身教练证书。经过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招聘方已经涉嫌虚假宣传、超范围经营。市场监管部门表示将再进一步调查。
二、多地推出健身预付卡”冷静期“
近来,针对健身房等预付卡消费带来的行业乱象,深圳、上海等地推出“后悔药”,消费者在一段“冷静期”内可予退费。
今年10月下旬,深圳市消委会联合10家健身品牌举办健身行业品质承诺活动,推出“七天退款冷静期”和“私教课程不捆绑消费”承诺。
11月初,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上海市体育局等共同制定《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设置了健身卡的“七天冷静期退费”条款。
专家表示,健身预付卡“冷静期”类似于网购商品“七天无理由退款”制度,可以帮助消费者对所选健身房的服务进行观察,倒逼健身房提高服务质量吸引消费者。健身预付卡“冷静期”制度也可以有效防止一些不法商家刚开业圈一波钱就跑路的恶性事件。
三、监管部门不能松懈
健身预付卡”冷静期“对健身行业而言的确是一剂良药,但不能包治百病。
专家指出,健身预付卡”冷静期“并不是万能的,对于开业一段时间后突然搬迁或跑路的健身房来说约束力度不大,重要的是提升监管力度,同时可以出台健身行业标准合同,防止健身房与消费者订立合同时添加霸王条款,消费者维权时无合同可依。
法律界人士建议,完善预付式领域相关立法,规定制发卡主体、发卡行为和发卡金额,加强对预付款的资金监管。同时,理顺维权渠道、简化维权程序,加强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法经营者及时查处、及时公示。
(来源:“人民名品”微信公众号,主编:马海涛,编辑:唐晓彤、魏良炜,责任编辑:梁雅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