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1-03-16 09:05:36
【编者按】本文是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的第三批入围候选案例之一,正在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如最终入选,将结集出版和对外发布。
公示投票平台:
详细了解本次活动并投稿参与,请点击:
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公告
【摘要】近年来,郫都区立足郫都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创新社会管理手段,丰富社会管理路径找准工作的切入点,挖掘妇联参与社会管理的潜力,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出台“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计划16条,提高为妇女服务,维护妇女权益的能力,组织动员广大妇女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妇女在乡村振兴中的半边天作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主力军作用、在乡风文明中的独特作用,为乡村振兴凝聚思想共识、汇聚巾帼力量。
一、做法与经过
(一)出台“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计划16条,致力探索新模式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乡村振兴“走在前列、起好示范”殷切嘱托,立足郫都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区创建,充分发挥妇联组织“联”、“动”作用,组织动员广大妇女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凝聚乡村振兴思想共识,汇聚乡村振兴巾帼力量出台《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计划》,深入开展振兴活动,引领独具郫都特色乡村振兴示范建设。以乡村带动城镇,通过妇联与农业、文旅、商务、民政、社治委等部门的联动,落实行动计划,激发广大女性的就业创业动能,提升妇女的获得感和受益度,大力宣传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创新实践,讲好巾帼故事,汇聚推动社会治理工作。
一是开展产业振兴巾帼引领行动,推进巾帼融合产业发展。围绕现代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产业园区、特色镇、川西林盘建设等10+3产业发展,重点开展巾帼产业平台搭建、技术培训、基地建设、组建知名女企业家“创业导师团队”等,推进广大妇女参与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
二是开展人才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培树乡村振兴巾帼标兵。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培树乡村振兴巾帼标兵,引领妇女参与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开展乡村巾帼标兵选创活动、创建“巾帼云创•蓉城巾帼学院分院”、开设乡村振兴“木兰大讲堂”。在文博文创、社区治理、手工传承、家政服务、家庭教育、创新创业等方面,引领培育女性人才。启动“指尖的爱·四寻”工作,在全区范围挖掘、培树巾帼带头人,为打响安逸郫都品牌、建设成都西部生活消费中心贡献巾帼力量。
三是开展文化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发动广大妇女参与“四川郫都林盘农耕文化系统”申遗活动等,用优秀的家庭文化浸润乡村家庭,发挥好家风育人化人作用,引领好风尚好习惯,实现家庭文明提升与文化振兴两者共赢。
四是开展生态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助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绿色家庭引领行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最美家庭评选活动重要内容,引导妇女争做“百村整治、万户清洁”行动的参与者、宣传者、示范者、守护者,让清洁行动成为每一个家庭的自觉行为和持久行动,共建美丽家园。
五是开展组织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建强乡村振兴巾帼堡垒。加强组织建设,发挥基层妇联在推进城乡综合治理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重点建好妇女儿童之家,打造市、区、街道儿童之家示范、建好“蓉姐对你说”维权站点。延伸拓展妇联基层组织,夯实妇联基层组织。
六是开展以乡带镇、农村与城镇联动活动,将巾帼建功的好的作风推广复制到街道社区。引入圆梦公益、成都新民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成都同行社工等知名社会组织、成都市同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打造“微家园”,为社区妇女、儿童、居民提供最低服务半径500米活动,让社区居民切实共享社区成果。
▲2019年暑期成都市郫都区唐昌街道北街社区妇联组织辖区留守儿童,开展烈士纪念碑参观活动
(二)构建全覆盖平台,提供多元服务
一是扶弱助幼服务。近年来,成都市郫都区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契机,按照建设“坚强阵地”、“温暖之家”的总体要求,将工作重心下移、前移,在村(社区)重点推进“妇女之家”建设,实现全覆盖,并积极探索建立各类“妇女微家”,对妇女儿童事业进行了有益探索。全覆盖平台的建立,使妇女儿童足不出村就能免费享受就业、维权、文化、等服务。将妇女儿童精准服务工作深入到基层,服务到基层,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促进妇女平等行使民主权利、平等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平等享有改革发展成果。有效地解决了服务妇女儿童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如精准把握女性创业就业需求,有针对性举办手工编织、家政服务等各类女性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组织“巾帼文明岗”、“巾帼建功标兵”评选和典型宣传,激励广大妇女爱岗敬业、温暖服务、争创一流;围绕促进生活服务,深化“指尖的爱 四送”活动举办健康知识巡讲、就业培训等相关活动;联合人社等部门开展“春风行动”,加强就业服务、引导返乡创业。
二是城乡社区治理服务。社区是社会治理的末梢,更是基层治理的重点。郫都区本着“即便最无助、最弱小、最看不到希望的人,都具有内在转变的能力”的理念,建立了全覆盖服务平台,不仅起到了帮助妇女儿童的作用,还为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治理提供了新的思路。这些服务平台,为妇女提供了实现自我创造、分享发展成果、参与重要决策的便捷渠道,有效激发了社区妇女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意识。同时,通过平台开展的“书记党课”、“社工讲座”、“居民沙龙”等活动,多渠道、多方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平台开展的纠纷调解、教育培训、公益慈善、志愿服务、就业创业等服务,吸引了城乡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建设和治理,培育了城乡社区治理的多元化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城乡居民的自治作用。
二、成效与反响
(一)以乡村振兴为核心引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成都市郫都区“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始终把党组织的核心地位放在首要位置,强化政治引领,以创新思维不断开创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
一是提高了社区服务供给能力。党员干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激发社会组织的服务能量,利用社区内的服务设施,为社区群众提供培训、就业、维权等独具特色的融合服务项目,每天为200余人次提供服务,共服务妇女儿童和社区居民10万余人次。大大提高了社区服务的供给能力。
二是增强了社区居民参与能力。“乡村振兴•巾帼引领”行动以党建为引领,搭建社区共治网格化管理平台,实现了社区多方联动,整合资源,共同参与。整合了党员队伍、专业社会组织。充分发挥社会力量,整合社会资源,向城乡基层妇女组织发出号召,招募巾帼志愿者。吸纳了一批具有“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法律工作者、心理咨询师、医务工作者、基层干部,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各级“三八”红旗手、巾帼标兵、社会人士或组织等2600余人加入巾帼志愿服务组织,培育了生态环保、家庭教育、法律维权、扶贫助困、女性健康等方面巾帼志愿服务队199支,其中特色巾帼志愿服务队28支。积极开展“一家亲”巾帼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发动更多妇女自觉参与社区发展治理。举办“垃圾不过年”、“护水就是护家园”、“人居环境整治进家庭”等活动,引导妇女群众及家庭追求健康向上生活。
三是强化了社区文化引领能力。社区党组织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创新家庭文化建设,包括:
依托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开展节能减排、环境卫生整治、美化绿化家庭、家风家训传承、音乐艺术鉴赏、女性创新创业、家政服务智能化等社区家庭日活动。寻找“最美家庭”,开展“好家庭好家风好家教”宣传展示活动,以家庭文明促进社会文明。
利用各类家长学校,举办“父母大课堂”家庭教育公益讲座,提高家长的科学教子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联合区教育局开展“家庭教育之早教进社区公益活动”,培育婴幼衔接家庭教育指导师,深入社区开展婴幼衔接指导课,帮助家长解决家庭教育问题。
围绕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推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总体目标,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进家庭”活动,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培训、清洁家园活动、美丽庭院评选、巾帼志愿服务等,提升妇女及家庭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主动性、自觉性、积极性。
(二)发挥妇联“联”的优势,提供多样化便捷化的服务内容
一是扩大妇联组织覆盖面。在建强各街道(街道)妇联的基础上,从打破行政隶属身份限制和行业分割入手,着力推进在新领域、新业态、新阶层、新群体中建立妇女组织,已在川菜产业园区、菁蓉镇双创基地、机关单位、各街道建妇委会9个,实现妇女组织和妇女工作无缝覆盖。目前,全区共建街道妇联14个,村(社区)妇联191个,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妇委会6个、特色的妇女之家4个、儿童之家16个。“两新”企业女职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20余场,开展各类培训50余场。
二是建立密切联系基层直接联系妇女群众机制。建立了区妇联干部“1+1+N”联系点制度。妇联机关干部职工每人联系1名妇女群众或1个家庭,机关各科室和各街道妇联联系若干个(村)社区或若干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通过“三固化四包干”、“三问三亮”、“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固定党日”、下基层慰问等活动契机到联系的家庭、企业、社会组织,常态化开展下基层、访妇情、办实事活动;强化兼职副主席和执委责任意识,充分发挥执委作用,推行“亮身份,亮服务,亮承诺”工作法,主动参与城乡社区发展治理,2019年初,各级妇联执委开展“我为女性农民工办件事”活动,主动联系、服务女性农民工,各级妇联执委带头进村入户,开展形式多样的慰问活动和惠民政策宣讲,为女性农民工办好事、办实事62件,惠及人数800余人。
三是坚持重心下移,切实为广大妇女提供维权服务。在村(社区)妇女之家建立“蓉姐对你说”维权点位161个,凝聚法律、心理、调解、社工等专业队伍力量,构建集“矛盾排查、纠纷调解、法律帮助、关爱帮扶”于一体的综合维权服务模式,有效预防化解婚姻家庭纠纷,引导社会公众建立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婚姻家庭关系,加强对危机家庭的排查和干预。
(吴蓉娟)
(原标题:以“乡村振兴 巾帼引领”为切入点 构建“党建引领 巾帼服务 社会组织参与 ”的社区治理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