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党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建

“建党百年”案例公示︱山东临沂:全面打赢普通中小学化解大班额攻坚战(039号)

来源:民生网2021-03-19 12:10:52

【编者按】本文是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的第四批入围候选案例之一,正在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如最终入选,将结集出版和对外发布。

        公示投票平台:

详细了解本次活动并投稿参与,请点击:

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公告  

 

【摘要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改善办学条件,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快、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增多和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临沂市城镇中小学学位供给不足、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挖掘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开辟建设学校、学校内部挖潜、盘活闲置场所和集团化办学“四个渠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师资配置、规范管理和督导考核“四个保障”,千方百计增加教育资源,并于2020年9月底,圆满完成全面消除普通中小学56人及以上大班额任务,赢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一致认可。

 

临沂,是山东省地级市,地处鲁东南地区。全市下辖3个区、9个县,1190万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千米,是山东省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市。临沂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全国重要的商贸物流中心,同时也是教育大市,全市共有普通中小学校近2000处,在校学生170余万人。近年来,随着城镇化加快、外来经商务工人员增多和生育政策调整等因素叠加,加之经济欠发达、历史欠账较多等客观原因,临沂市城镇中小学学位供给不足,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全市中小学大班额总量全省最多,约占全省总量三分之一。

对此,临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坚持问题导向,充分挖掘资源,调动各方力量,积极开辟建设学校、盘活闲置场所和集团化办学“三个渠道”,通过强化组织领导、师资配置、督导考核和规范管理“四个保障”,千方百计增加教育资源,全力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2018年底,全市中小学超大班额班级全部消除;2020年9月底,全市中小学大班额班级全部消除,提前完成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工作任务,累计化解66人及以上超大班额班级2919个,56人及以上大班额班级10155个。随着消除大班额工作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受到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一、“三个渠道”增加学位

一是建设一批学校“扩学位”。从2015年到2017年,全市累计投入97.1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209处,新增学位23.7万个。2018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双百工程”,计划到2020年,每年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幼儿园各100处以上。从2018年到2020年,累计投入资金122.33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321处,新增学位近30万个。

二是盘活闲置场所“补学位”。按照“能用则用、能改则改”的原则,在全省率先部署推进工作,利用城区闲置办公场所增加教育资源,共移交腾退各类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场所57处,可新增学位5万个,有力破解了热点地区特别是中心城区教育资源增加困难的问题。如原市骨科医院外迁后,在旧址新建1处九年一贯制学校,设计规模60个班级,新增学位3300个,并交由城区名校办分校,2020年秋季投入使用,小学、初中起始年级招生均达到设计规模,有效缓解了周边学校招生和化解大班额压力,受到群众高度认可。

三是集团化办学“均学位”。2018年,印发《关于在全市基础教育阶段开展集团化办学的实施意见》,鼓励优质学校组建办学联合体,以名校带动薄弱学校、农村学校、新建学校,形成管理相对统一的办学集团,实现教育资源统一调配、教育管理统一实施、教学研训统一组织、评价体系统一建构、教育质量统一检测,迅速提升公办义务教育整体办学水平。临沂杏园小学托管了河东区汤头小学、高新区龙腾小学,并建立了杏园教育集团,探索打造区域教育发展共同体。平邑县通过三种方式组建四大教育集团,实现了城区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有效破解了划片招生,就近入学的难题,进一步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该项目入选2019年山东省基础教育改革典型案例。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112个教育集团,覆盖353所学校。

▲平邑县赛博中学运动场

二、“四个保障”狠抓落实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坚持“市域统筹、一县一策、一校一案”原则,市、县(区)、学校逐级成立工作专班,将消除大班额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重点推进。出台《临沂市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扩大普惠性幼儿园占比工作实施方案》《“双百工程”文件》《临沂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沂市消除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工作方案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编制《临沂市普通中小学“一校一案”化解大班额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压实各级责任,完善措施办法,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推进。

二是优化师资,提升素质。市编办等部门统筹调剂全市事业单位编制,增加教师周转编制,多措并举解决教师短缺、优质师资不均衡等问题。从2018年到2020年,连续三年扩招补充教师,全市累计补充在编教师14729名。累计组织600余名优秀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2000名师范在校生到农村学校实习支教。采取集中轮训、在线培训等多种方式,大力开展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培训,累计培训教师50万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执教水平。

三是规范招生,杜绝新增。自2018年起,临沂市普通中小学招生严格执行班额标准,连续三年起始年级大班额零增长。义务教育学校招生坚持免试就近入学,全面推行均衡编班、阳光分班,破解“择校热、择班热”。普通高中招生严格执行计划,规范招生秩序,保障升学公平。建设招生入学服务信息化平台,通过平台填报信息,进行入学升学报名,通过大数据共享手段,比对户籍、居住、就业等信息,方便了家长群众,杜绝弄虚作假和择校择师,营造了良好招生秩序,维护了教育公平。

四是强化督导,严格考核。建立月通报、季观摩、半年考评、年底总评制度,把大班额化解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县区和部门“双线考核”,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严格落实问责制度,对履行教育职责不到位、建设进展严重滞后或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攻坚,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内涵进一步丰富。通过新建一批中小学校,教育资源大幅增加,城镇中小学大班额全面消除,“学校缺、择校热”等问题得到明显缓解。通过推行名校带弱校、名校办分校、学区制集团化办学,学校整体办学水平明显提升。通过扩编增招,同工同酬招聘教师,名师、名校长培养,提高教师待遇,优化了城乡师资配置,教师队伍素质明显提升。通过信息化教学、城乡结对、规范学校管理,城乡差距、校际差距明显缩小,家长、群众、社会各界对教育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今后,我们将继续贯彻“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党建引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通过持续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途径,持续深化教育改革创新,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老区人民满意的教育。

(中共临沂市教育局党组)

(原标题:担当作为 狠抓落实 全面打赢普通中小学化解大班额攻坚战)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