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1-04-14 15:05:49
【编者按】本文是由人民日报社新闻信息中心、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联合举办的“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的第五批入围候选案例之一,正在进行公示并接受网络投票,如最终入选,将结集出版和对外发布。
公示投票平台:
详细了解本次活动并投稿参与,请点击:
献礼建党百年︱“基层党建与民生发展”优秀案例大型征集活动公告
【摘要】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聚焦新居民组织动员体系重构,创新实践区域连片治理模式,破解城镇化过程中,人际关系沙化、商社融合不足、公共秩序失范的治理难题,助推小区、社区、街区“三区”良序互动、优势互补,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新型社区发展共同体。
一、背景与起因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温江作为一个迁入型新居民占比超50%的百万人口城市,公服供需缺口、人际关系沙化、社会思潮多元等系列社会矛盾愈发凸显。
1、区域社区治理主题零散,缺乏核心引领与主题聚焦,发展治理平台和基层治理体系建设较为固化与落后。
2、区域发展治理社会参与力量松散,多元融合、多方协力的推进模式尚未完全形成。
3、区域城市营运能级较为低下,产业业态布局、公服资源配置尚待改进。
基于此,涌泉街道立足新城片区人口高度集聚现状,以“深切回应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建设现代服务业功能区品质生活样板”为目标,聚焦新居民组织动员体系重构,以丽晶港、清泉、凤凰、江浦路4个社区为“试验田”,创新实践区域连片治理模式,致力打造和美与享社区发展共同体。
二、做法与路径
(一)党建赋能,建强新居民组织动员体系“核心”堡垒
一是突出统筹调度功能。成立新城片区综合党委,促进街道职能科室、区域行业单位、社会企业、社区骨干力量高效集成。二是突出谋篇布局职能。编制《涌泉街道区域连片治理工作规划书》《社区发展治理规划项目分析报告》《党群服务中心空间运用导则》,统一片区发展治理布局。三是突出工作重心聚焦。组建街道区域化治理支持服务中心,整合街道重点资源、社会资源向片区倾斜集聚,提升区域化发展治理专业能级。
(二)资源整合,筑牢新居民组织动员体系“主干”支撑
一是搭建社会力量互动载体和平台。立足治理难点和优势互补,组建环境与物业共治、志愿与公益共建、家园共建、商圈共建联盟,促进资源精准匹配和社区深度融合。二是拓展参与社区管理渠道和行动输出。以“片区联动、组织联建、活动联搞、资源联用”为路径,实施“五泉十美”项目,推进区域环境提升工程、区域便民服务工程、区域安全联动工程等五大工程。三是强化片区服务提升和机制保障。建立片区行动协调、项目管理、居民参与等六大工作机制,探索居民服务片区“同办”“通办”,构建片区“基本公共服务+其他生活服务”供需链条。
▲涌泉街道物业与环境共治联盟举办拉练活动
(三)辐射带动,织密新居民组织动员体系“末梢”网络
一是挖掘社区能人选好“领头羊”。启动“栋情邻里”精细化治理工程,注重小区楼栋长、楼层活力官等居民骨干的挖掘和培育,推动群众动员网络向小区延伸、向楼栋拓展。二是依托社区活动扩大“朋友圈”。以居民兴趣爱好和情感皈依为主线,针对性开展主题活动,提升居民自我价值感,增进邻里生活关怀和城市情感认同。三是配置五泉十美项目打造“品质·家”。实施公益家,睦邻里,益心共建,敦亲睦邻等品牌项目,搭建共建平台,推动小区、社区、街区等公共空间共建共享,实现社区邻里参与式、互助式服务供给。
▲涌泉街道举办健康志愿服务活动
(四)补足公服短板,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一是加大公服配套设施投入力度。协调推进大型综合医院、私立中小幼学校、大型商超和文体中心等公服设施项目在该区域落地。二是培育三大联盟。整合现有江浦路商圈资源,建立区域商圈联盟;整合区域志愿者组织、社会组织等公益慈善资源,建立区域公益与志愿服务联盟;整合区域小区业委会、自管会、环境与物业管理委员会等主体,建立区域环境与物业共治联盟。三是探索“涌泉十美”服务项目。在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社区特点和居民需求,在社区内开展邻里读书会、共享小厨房、爱心回音壁、工具漂流站等“涌泉十美”特色生活营造项目。、
▲涌泉街道志愿服务联盟成立仪式
(五)强化机制保障,纵深推进区域协同发展
一是推进区域化党建工作,建强一个核心引领。创新区域党建工作,组建区域党委,紧扣区域化社区发展治理主题,推进区域党建引领工作,以党建引领促进区域组织力整合。二是培育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重点培育发展型社会组织、志愿服务类社区社会组织,试点探索社会企业。完善购买社会服务的资金保障,重点支持社区发展型项目,建立居民骨干和社贤作用发挥的激励机制,激发更多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三是优化三级协同治理平台,强化社区工作者的治理能力水平。积极对接区级层面资源协调平台,搭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区治理的智慧化共治平台,强社区工作人员培训力度,持续推进社区储备干部与社区工作者的职业化建设。
三、成效与反响
启示一:基层治理体系实现新突破。“一核引领、四区协同”工作体系运行效能提升,社区行政固化樊篱得到突破,“真空地”“分界路”现象实现有效改善,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完成单元网格管理划分。成立社会组织47个,孵化“民情观察团”“家园共建联盟”等群众自组织130余个,居民沙化问题得到根本性遏制。街道3个社区优质生活服务圈、8个重点项目在片区落地,推动片区企业商家与社区发展治理深度融合,初步实现政府、市场、社会三方主体力量高效集成。
启示二:为民服务质效得到新提升。片区居民服务同办、通办模式基本成熟,丽晶港、江浦路智慧服务场景实现个性定制,片区公共服务网实现全覆盖。居民诉求收集实现“线上线下”全域联通。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目标初见成效,片区网络理政意见建议同比下降43%,居民社会满意度测评满意率不断攀升,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家园意识和情感认同明显增强。
启示三:社会认同感实现新跨越。区域连片治理工作得到区委主要领导充分肯定,其创新工作法得到人民日报、封面新闻、华西社区报等多家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关注报道,成功入围第二届全国党建引领城乡社区发展治理论坛——社区发展治理创新案例、“献礼建党百年”全国基层党建和民生发展优秀案例,片区已成功创评“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3个、示范小区2个,正在创建“成都市百佳示范社区”1个、示范小区2个。
四、探讨与分析
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在成都市城乡社区治理的总体战略背景下,进一步立足区域特色,聚焦治理痛点,从现状找突破,确立了以党建引领、以人为本、权责明晰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立体治理理念,积极探索本地城乡社区发展的方向与路径,促进涌泉街道的社区治理转变与提升。
(莫健勤)
(原标题:《成都市温江区涌泉街道:创新区域连片治理模式 构建社区发展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