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1 15:39:33
表现“城市山水”的力和美
—祝林恩彩墨画艺术
学习过西画转而从事中国画创作人,往往在彩墨画上都有所建树,林风眠、吴冠中在彩墨上成绩斐然,与他们早年曾经留法学习西方绘画有很大的关系。他们不仅在色彩上受到西画的系统训练外,在观念上也颇受西方绘画的影响,将其融合于中国艺术的创造之中,形成新风,从而成为一代宗师。
祝林恩早年学习油画,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他的油画作品《鄂伦春的春天》、《毛主席视察哈尔滨车辆工厂》、《冰趟子战斗》等曾经参加过全国美展,被博物馆收藏,是一位有实力的油画家。1987年开始转向中国画的创作,作品多为表现城市风景的彩墨画。
《颐和园春晓》
祝林恩的彩墨画大多是描绘的城市景色,有巴黎的圣心教堂,有东京的高楼大厦,有索菲亚教堂,也有哈尔滨的夜景……在这些作品中,建筑成为画面图像的主体。自古以来,在农业文明社会背景下产生的山水画中,以乡村的景色为主,建筑物一般都是起点缀作用,很少成为主要描绘对象,而以建筑为主体的界画,因其过分追求工整而流入匠气,不为文人所推崇,一直难成气候。中国文化强调澄怀观道、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中国画也受文人思想的主宰,追求意境神韵、高雅脱俗,以水墨为上,以山水为主要内容,形成独特的文人画体系,自有其永久的美学和艺术价值,但这种美学简介不能作为评定一切绘画创作的标准。从文人画观念出发,似乎色彩丰富、描绘细致即品格不高,新兴城市的风光入画,那就是一种狭隘的偏见了。绘画格调高低,不在体裁和表现手段,而在语言中流露出来的画家心境、思想和感情趣味。被称为文人画南山之宗的王维,就曾经作过一幅以建筑为主体的《辋川图》,青绿敷色,建筑依山傍水,不见喧嚣;宋徽宗赵桔画过一幅《瑞鹤图》,20只姿态各异的白鹤在汴梁的青空下盘旋起舞,雾气缭绕的宣德门在阳光的照射下富丽堂皇,优雅逶逦,屋顶的瓦片描绘得细致入微,清晰可见,却丝毫不影响整幅画面的意境,观者放佛听到了皇宫里如鼓琴瑟、鼓乐齐鸣。可以说,拥有什么样的情怀,什么样的胸襟,就会画出什么样的画。从祝林恩的画作中,我们可以看到画家没有把教堂、高楼单纯地当作建筑去描绘,而是将其和周围的景色融为一体,用写意的手法抒情地表现了画家眼里的景物,抒发心中的情怀,表现“城市山水”的力感和美感。
《嘉峪关下驼铃声图》
祝林恩拥有一颗活色生香的心,他走入生活,用彩墨去描绘看到的山色、建筑、树木,去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之情。《太阳岛之夏》中斑斓的色彩与几何状的块面分割相得益彰,密集的点皴笔触,丰富中见单纯。近处水面上帆船点点,水波荡漾,装饰味很浓。《东京印象》和《索菲亚教堂的晚钟声》都有水彩湿画法的影子,生宣纸更是把水墨渗透、虚化如烟的效果发挥的淋漓尽致。近处几根简洁线条勾勒的路灯,湿透的路面上车水马龙,倒影绰绰,远处大楼里点点灯火和霓虹灯广告牌交相辉映,墨色流淌,似乎是一个琉璃世界。
《巴黎圣母院教堂的钟声图》
祝林恩没有经过传统中国画的训练,这个“短处”恰恰成了他放手彩墨画的长处,没有条条框框,无拘无束。他的油画创作经验,有助于他对色彩的运用和对建筑结构的把握,体现了他的写实基本功,画面里常有投影和体积感的表现。他努力在探索这些西画表现手法如何与传统中国画空间观念、技法相融合相协调的课题,这也是城市山水遇到的难题。祝林恩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丰富的经验,他还在继续努力,追求更完美的表现。
(文/邵大箴)
艺术家简历:
祝林恩,1937年生于哈尔滨,原籍吉林省德惠县。1958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附中。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创始人。国家一级美术师、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哈尔滨城市山水画研究会会长。曾任“黑龙江日报”主任编辑。早年从事油画创作,代表作品《鄂伦春的春天》和《毛主席视察哈尔滨车辆工厂》等。
1987年开创“中国城市山水画”。成为黑龙江省三大画种之一;1996年赴加拿大举办个人画展,荣获“城市山水画创新奖”;1998年、1999年、2001年三次赴日本举办城市山水画个展;2000年荣获中国百杰画家荣誉称号;2003年8月27日成立哈尔滨城市山水画研究会。哈尔滨将成为中国城市山水画的发源地;2005年10月参加“中国画·画中画”走进香港大型全国美术创作活动等;2006年2月15日—3月30日应法国邀请巡回画展;2006年6月25日—7月12日参加“中国画·画中画”走进新疆大型全国美术创作活动等。
2008年作品《北海公园盛夏图》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09年由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独树一帜名家·祝林恩画城市山水》画集;2010年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大型画集《中国当代名家画集·祝林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