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1-06-02 10:50:55
(原标题:《首轮演出圆满落幕!《义乌高华》你看了吗》)
5月24日,由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共义乌市委、义乌市人民政府联合出品,义乌市婺剧保护传承中心创作演出的婺剧现代戏《义乌高华》,首轮党史学习教育演出在义乌市文化广场剧院圆满落幕,现场掌声不断,观众反响热烈。
据悉,从5月20日轮演到24日,共有来自全市各地各行业的3600余名干部群众走进剧院,观看演出。
层层锤炼 锻造婺剧精品
39年前,义乌农妇冯爱倩在县政府门口堵县委书记谢高华的去路、谢高华拎着“乌纱帽”开放义乌市场……
《义乌高华》在遵循大量史实的基础上,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以“改革先锋”谢高华为原型,塑造了一个具有独到慧眼、开创性思维和铁一般执行力的县委书记形象。剧目取材于谢高华同志担任义乌县委书记期间的主要事迹,用艺术化、戏剧化的方式讲述义乌故事、展现义乌精神,真实地再现改革开放40年来义乌社会改革、震荡、裂变、转型的历程。
剧本几易其稿,2020年12月正式落地排练。一个个戏剧人物、一段段生动故事淋漓尽致地呈现在舞台之上。
“第一次内部彩排仍是抠问题的阶段,在此之前,全体主创人员早已在幕后准备了不少时间。”从剧本排练,到导演、唱腔、音乐、舞美、灯光、服装、多媒体等二度创作,再到唱腔、台词坐排后进行分场下地排练,从演员抠戏、乐队配乐、着装到道具连排,最后到全方面合成彩排,难度一级级递增,默契度与协调度也靠一场场的排练叠加出来。“在这漫长琐碎的过程中,剧本一直在调整变动,全剧组人员一遍遍重新适应。”
台上,身穿一套蓝色中山装,肩上一根木棍挑着一张草席和一个布包,剧中的谢高华书记带着简单的行囊来到义乌任职,开口唱道:“奉命报到来到义乌,说不上是喜是忧……”
“为了演绎好这位深受百姓爱戴的好书记,我们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宣传报道,专程去拜访了冯爱倩大姐,听她讲述当年的故事,了解故事原型,挖掘细节。”饰演谢高华的婺剧演员汤义波介绍,接到这个角色后,他多次被谢老“甘于奉献、勇于担当、一心为民”的精神打动。
婺剧演员楼巧珠在《义乌高华》中扮演的冯玉倩,是根据冯爱倩原型改编的。当剧情演到冯玉倩将谢高华书记堵在县政府门口,说:“你不同意的话,我带着小孩到你家吃饭……”时,台下的冯爱倩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一下仿佛回到了当时的场景,台上演得和当时一模一样,那说话神情、语气如出一辙。没想到,有一天我的故事会被搬上舞台。”
首轮演出 深受各界好评
5月24日18时30分,距离演出开始还有半小时,已有许多观众早早来到市文化广场剧院等候。
19时,《义乌高华》准时开演。唯美的灯光舞美、动听的音乐设计和演员们的精湛演技、优美深情唱腔,让现场观众如痴如醉。剧中每个人物都有鲜明的个性,每个人物的表演都牵动着观众的心,大家不仅被跌宕起伏的剧情打动,还为演员的真情而感动。
《义乌高华》历时两个多小时,随着剧情推动,每到精彩之处,现场都响起热烈掌声,达30余次。演出结束谢幕时,观众更是久久不愿离场。
“太感人太精彩了,像我这样一个平时不怎么看婺剧的人,看过这场戏后都爱上婺剧了。”镇街工作人员小徐感慨,这台戏带观众穿越回改革开放初期,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与义乌敢为天下先的创业历程,给观众留下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看完演出后,一名市交通运输局的工作人员说:“很多故事情节都很熟悉,通过艺术作品的形式来呈现,又有了新的感受。尤其是谢高华老书记从义乌实际出发,急群众之所急,问政于民,施政为民,以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以敢于改革创新的勇气和魄力,毅然拍板开放城乡集贸市场,由此催生了全球最大的小商品市场。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带来了心灵的震撼,激励我们自觉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
此外,在4月23日进行的内部试演征求意见演出后,剧组还专门组织了剧目研讨会,专家、学者对《义乌高华》剧目给予了高度评价。
著名评论家、总政艺术局原局长汪守德这样评价:“这是一部义乌人回望历史的戏,更是一部思想高度与艺术质量俱佳的作品,将民生之痛、关心之暖演绎得淋漓尽致,剧本文学性很强,人物刻画有血有肉有温度,舞美层次丰富饱满。”
著名戏剧评论家、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原主任李春熹认为:“婺剧《义乌高华》把生活气息和充满生活感的细节、场面、表演与婺剧中的声腔技巧、身段融合,吸收借鉴了现代的舞台叙事技巧,演员通过身段形态的改造来完成时空穿越,现实空间和心理空间的转换。”
著名评论家、《中国戏剧》原主编姜志涛坦言:“《义乌高华》是戏曲现代戏舞台上难得一见的好作品,这台戏有思想深度、有情感力度、观赏性强、艺术性高,有积极的教育作用和激励作用,能够引起观众强烈共鸣,让我们对改革开放这段历史有了形象的、立体的、深刻的认识。”
台前演绎 幕后齐心付出
为了生动演绎谢高华的感人事迹,讲好义乌故事,该剧创作团队集结了众多戏剧界的大咖。由原总政话剧团团长、国家一级编剧王宏担任编剧,国家一级导演杨小青担任该剧导演,戴延年、周正平、蓝玲、刘建宽、王加南、胡天骥等领域内佼佼者把关创作,婺剧中心四位国家一级演员、众多国家二级演员和优秀青年演员同台献艺。演员在角色塑造上,深入探讨人物内心,了解故事原型,挖掘细节。
“一部好的作品是靠一个又一个细节磨出来的,所以从主创到演员、舞美、音响、服装、道具等各个部门,全剧组都是同频共振,最终才能把最完美的状态呈现给观众。”义乌市婺剧传承中心负责人表示,《义乌高华》试演后,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细化,做了进一步完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楼巧珠坦言,舞台上的表演和现实生活中的人物肯定会有所区别,希望自己的表演能得到观众和冯大姐的认可。“为了演好这出戏,团里的每一个人都跟打了鸡血一样,特别是进剧场后每天排练到凌晨才结束,但没有一个人喊累。正因为大家的努力和不断磨合,才保证了高质量的演出效果。”
“这部戏还原了一个真实的父亲,让我看到了父亲在义乌工作的场景。”谢高华的儿子谢新彪观看后深情地说道,义乌是父亲的第二故乡,虽然在义乌工作时间不长,但对义乌感情特别深。“演员将父亲思想斗争最激烈的时候,眉头紧缩的表情演绎得十分到位。”
据悉,婺剧现代戏《义乌高华》已入选2020年度浙江省舞台艺术重点题材扶持项目、浙江省党史学习教育推荐巡演剧目,还将作为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在杭州主会场展演。
(卢丽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