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1-06-10 16:57:49
六月,雨后,天空清澈如洗,树木葱翠欲滴。镇江“城市绿肺”----南山森林公园,云烟氤氲,风吹来,一阵阵栀子花的幽香沁人心脾。全长5.13公里的生态绿道蜿蜒在青山绿水之间,清幽的山路,伴随着路边溪流的呢喃,此番美景,似一阙婉约的诗词述说情怀,如一帧壮美的画卷徐徐展开。
“镇江到处是美景,来到这里非常‘治愈’,退休后,每天都会到南山绿道走一圈,这里植被茂盛,是天然的氧吧,有时也去金山湖、长江路等地方转转,如今镇江的产业经济正在‘跑起来’,老百姓口袋越来越鼓,环境越来越美,生活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刘玉祥老人高兴地说。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镇江,殷切寄语“镇江很有前途”。近年来,镇江市确定了“创新创业福地、山水花园名城”城市定位,把绿色作为高质量发展底色,坚持“生态立市、产业强市”,朝着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实施高效能治理,在谱写‘镇江很有前途’新篇章中争得城市荣光“三高一争”目标奋力奔跑。
据了解,2021年一季度,镇江GDP实现1242.4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7.02%,增速抢眼。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充分挖掘山水资源和交通优势,优化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聚力打造沿东西向三条发展带。“南线”突出绿色生态发展。 “中线”突出产业创新发展。 “北线”突出沿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转型发展。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滨江绿廊”的同时,统筹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充分展现“江河交汇”的独特魅力。
“生态立市” 身边的“诗和远方”
漫步在这座拥有三千年历史,古老而又现代的城市街头,绿树成荫、鲜花盛开,鱼翔浅底、飞鸟翱翔、蓝天白云是常态。
为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镇江市高标准部署推进“美丽镇江”建设。聚力主城“山景”改造。依托城市山林特质,推动山、水、城和谐相融,对主城区26座山体按照“显山、露水、透绿、现蓝”的生态建设理念进行“一山一景”改造,主题树种不重复,景观打造与彰显文化、健身游乐、防震防灾相结合,构建“10分钟公园绿地服务圈”,让百姓“身在城中就可以亲近到山,触摸到水,感受到乡愁”。
该市累计新增各类城市绿地544.93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4%,2020年新增成片造林10000亩,自然湿地保护率和林木覆盖率分别达到60%和25.4%。建设“低碳”景区。制定低碳景区评价办法,根据低碳管理、低碳环境、低碳技术、低碳设施和低碳文化等5类指标分设三个等级,低碳景区试点在全省率先“破题”。
镇江依江而建,境内拥有293公里自然岸线,城市经济、历史、文化与长江血脉相融。为全力打赢长江生态修复攻坚战,近年来,制定实施《镇江市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坚持高标准整改整治、高水平保护修复、高质量推动发展,长江镇江段生态功能大幅改善。截至2020年底,镇江市长江干流水质为优,4个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均为Ⅱ类;镇江长江豚类保护区内观测到水生动物75种、鸟类111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长江已成为镇江的标志性风景。
“产业强市”跑出了“镇江速度”
左手繁华,右手宁静。镇江市在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打造“花园城市”的同时,重点抓产业经济,使生态与产业和谐共处,快慢之间,展示生态文明与工业经济同步发展的“和谐共振”。
202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22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988.63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081.96亿元,增长3.5%。202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149.50亿元,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1988.63亿元,增长3.6%;第三产业增加值2081.96亿元,增长3.5%;2021年一季度,镇江GDP实现1242.40亿元,同比增长达到了27.02%......从这组上扬的数据可以看出,近两年来镇江市产业经济呈现增长势头,围绕“3+2+x”产业链培育计划,不断推动产业攀高做强,以制造业为重点,激活全市经济发展新动能。
去年,丹佛斯动力系统(江苏)有限公司二期扩建项目开工暨全球研发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丹佛斯中国区总裁徐阳徐阳说,企业在镇江的发展信心来源于镇江市委、市政府和高新区的关心、优质服务和专业能力。无论是疫情期间的抗疫复工指导,还是对丹佛斯镇江工厂二期扩建和全球研发中心项目推进的全方位保障,都让丹佛斯感受到“店小二”式的服务和镇江跑起来的速度。“在中国,为中国”,丹佛斯镇江将打造为世界级“研发与制造”并举的双一流基地,实现中国创新、镇江创新。
镇江市委书记马明龙表示,要在产业项目招引建设上坚定追求“高、快、强”,抓实抓好一批质量高、见效快、带动强的优质项目;在方式方法上始终坚持“稳、准、勇”——稳妥选择项目,精准布局项目,勇抓项目推进;在工作保障上切实做到“新、优、实”,坚定树立新发展理念和系统观念,持之以恒优化营商环境,推动责任再压实、作风更扎实、督查更务实,以产业项目的新突破,为全市“三高一争”提供更强支撑,为全省“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贡献。
翻开《全唐诗》、《润州唐人集》,与镇江有关的诗近2000首;入选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的诗文,江河交汇的镇江在中国所有城市中独占鳌头。
正如马明龙在《镇江大地 诗意栖居》文中所写:镇江的诗意中有杏花烟雨、杨柳残月、长河落日,更有一种别样的俊逸、深沉与豪迈。在这方土地上,诗人们将纯粹真挚的肝胆,将炽热滚烫的心魂,将热血难凉的赤诚统统写进了诗意。“我们必须不辜负这样一座诗意盎然的城市”, “我们必须以全力奔跑的姿态,肩挑起我们对这片土地的应有责任”,谱写一曲“奔跑镇江”的奋斗华章。
(张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