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社会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手机丢了该不该报警?警察会处理吗?记者亲历手机丢失48小时!

来源:民生网2021-09-17 10:09:35

 手机丢了该不该报警?警察会处理吗?

“丢手机,事情太小,找警察没用。”

“警察忙得很,劳资纠纷,合同纠纷,赌博打架,寻人,哪个不比手机丢失更着急?”

“可以报警,最多让你做个笔录,找回机率基本为0……”

生活中,想必大多数人都有过上述想法。

现实情况如何?

近日,记者亲身体验了一次上海轨交总队民警破案的“加速度”!

45分钟 全程式陪伴

2021年9月13日11时20分许,上海轨道交通2号线虹桥火车站内,记者在购票时不慎将手机遗失,于是第一时间找到民警寻求帮助。

在寻找警务室的过程中,民警吴潘明同主动上前服务。当听记者描述具体情况后,吴潘同即刻跑向警务室,迅速调取监控查看,大约20分钟后,吴潘同前来反馈说:发现疑似一名男子将手机“捡”走,由于画质模糊,加上佩戴口罩,无法识别其身份。此时,民警并没有放弃,而是建议记者先去跟他做笔录。 

一路上,民警一边耐心安抚记者情绪,一边告知安全知识。

12时15分许,在马开敏、吴潘同两名民警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虹桥综合枢纽治安派出所,做完详细笔录并签字确认后,马开敏开具了一份接报回执单给到记者,并让回去等消息。

考虑到没有手机出行不便,民警无缝衔接,派出一名同志将记者送上出租车,确认安全后才离开。

整个过程,虽然只有短短45分钟,但每一处,无不体现了上海轨交民警的责任心、耐心和细心,作为亲历者,记者切身感受到“有事找警察”的幸福感和安全感。

48小时 神速破案

“您好!我是上海轨道分局虹桥综合枢纽派出所民警马开敏,您在火车站丢失的手机已追回,请安排人过来取下……”

9月15日14时许,接到民警电话那一刻,我惊喜万分。

短短2天时间,在人流巨大的火车站,加上疫情防控期间,乘客戴着口罩、难以辨认的情况下,民警是如何快速锁定该男子身份,并将手机追回的? 

马开敏告诉记者,他们主要以“科技+人力”为牵引,通过调阅公共视频资料、找寻踪迹和仔细比对,加强警情的分析研判。

当遇到监控覆盖区域中断时,是最考验民警破案能力的。

“在寻找该名男子踪迹的时候,有10多分钟的监控是断掉的。”他介绍道,警方通过比对该男子拉杆箱的特征、以及缜密的逻辑推理,判断出其走向。

最终,在轨交、高铁、机场三方通力合作下,多名民警通过轮流调阅公共区域监控,结合现场走访,迅速锁定该名男子,并于9月14日12时许,将手机追回。

接报必有“回音” 

群众事无小事,细微处见真情。 

帮助过路乘客寻回失物 ,早已成为上海轨交公安的日常工作之一。

据上海市公安局轨交枢纽治安派出所虹桥枢纽警长沈超介绍,很多乘客在公交、地铁等交通工具上不慎遗失物品,会以“物品失窃”为由向警方报案。大多数情况下,实际是乘客自己遗落,后被其他乘客“捡”走。

“这样的情况占到失窃警情的八九成。”沈超说,往往失物捡拾者大多是临时起意,随机性强,找到他们经常需要付出比侦破案件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严格意义上,这类情况还够不上立案标准,但只要群众来求助,轨交公安就会有‘回音’。”

除了追回新发案件的赃物,上海轨交公安还建立深挖扩案的工作机制,为既往案件的被害人挽回损失。 

就在前不久,上海市公安局轨道公交总队举办了一场失物发还仪式,发还物品包括追回的手机、乘客遗失物等。

截至今年8月底,上海轨交公安共帮助被害人、报警人追回被盗赃物64件、寻回遗失物313件,挽回损失116.9万元。

此外,沈超告诉记者,2021年以来,轨道交通区域扒窃案件呈大幅下降趋势。上海轨道和公交区域治安日益向好,除了源于近年来公安部门对违法犯罪活动保持严打的高压态势,也得益于超大型城市安全治理理念的转变。 

采访结束前,上海轨交警方不忘提醒广大乘客,一旦发现物品丢失后,可联系地铁工作人员或通过上海地铁官方网站“失物招领”平台挂失遗失物品。如遇紧急情况,可向轨交警方求助寻找。

截止发稿前,记者已顺利拿回丢失手机。

 (记者 王迪

 

(责任编辑:贾伟)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