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陕西省“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名单公布 白水县2个村上榜

来源:民生网2022-12-05 18:36:49

近日,陕西省委文明办印发的《关于公布陕西省“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名单的通知》,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史官镇丰乐村、杜康镇和家卓村获陕西省“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建设示范点。

丰乐村位于白水县史官镇仓颉庙附近4公里处,是乡村振兴示范村,今年申报了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陕西省美丽宜居示范村、渭南市市级卫生村,2020年荣获渭南市级文明村荣誉称号。依托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丰乐村致力于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立足原生态发展建设、推行3210基层治理模式、打造乡风文明、努力建设生态宜居宜游的新时代农村。

以文化人提治理。积极推行“3210”基层治理模式,组织乡贤志愿者、红色(党员)调解员志愿者创建“和‘丰’调解”志愿服务项目,推进邻里家事纠纷调解、信访矛盾化解,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生产生活环境。今年该志愿服务队共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6件,受到了群众的一致称赞。充分发挥“一约四会”制度作用,用活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传播政策理论、传承红色经典、代办民生事务、争树文明新风。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8支。

培育新风优环境。利用“我们的节日”,举办表彰大会1次,文艺文体活动汇演5次,表彰奖励10户美丽庭院、8名好媳妇、8名孝老敬亲模范及2名爱岗敬业标兵,不断激励好人做好事,张贴善行义举榜让好人上榜更光荣,人人争做文明人。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积极打造10条示范巷道,让群众随时随地学习宣传主流价值,营造乡风文明一条街浓厚氛围。

文化活动促振兴。组织110名群众代表史官镇唱村歌参加县文艺活动展演,丰乐村村歌被省委组织部拍摄在远教平台作为学习内容播放;举办“丰乐杯”篮球友谊赛6场,邀请县剧团“一元剧场”进村演出,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385户家风家训“晒”上墙,引领群众建设好家庭、涵养好家教、培育好家风;“一约四会”逐步健全,潜移默化培育良好民风,移风易俗、道德讲堂教人向上向善,倡导婚育新风、抵制高价彩礼,畅通党员群众参与村级事务管理渠道,全方位高标准推进乡村民主自治。

和家卓村曾荣获全国乡村旅游示范村、陕西省苏陕协作乡村振兴示范村等荣誉称号。该村按照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十个一”示范工程要求,以树立新风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家园为目标,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农村新环境,奏响乡村振兴最强音。

队伍引领,助推乡风文明。一是成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工作职责》《志愿者服务管理制度》等,确保工作稳步推进。二是成立“和”驿站志愿者服务队伍,设置志愿者示范岗,责任区,以岗定责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三是开展能人兴村战略,引进产业指导人才5名,评选 “优秀奉献人物”10名,组建服务团3个,产业致富带头人5名,全年安排各类技术培训10场次。

网格治理,建设美丽乡村。一是实行“支部书记联片、村两委干部联组、网格员联户”包抓环境卫生整治制度,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大家一起干”的良好局面。二是建立信访矛盾纠纷调处议事协调机制,村委会成立信访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定期对涉及村民的突出信访问题或邻里纠纷进行排查调处,确保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典型评树,规范文明村风。一是创新“红黑榜”,通过公开晒“劣迹”、褒“先进”的方式使“难监管”变为“人人管”,激发村民环境保护主人翁意识。二是制定“文明家庭”、“美丽庭院”标准及评选办法,定期进行综合评比打分,年底表彰先进模范。今年评选“最美家庭”10户、“好婆婆、好媳妇”20名。三是投资20万元建设亲子户外游乐园,投资270万元提升村基础设施,购买垃圾车,为每户配备垃圾桶,带领群众养成保护环境好习惯。

志愿服务,践行文明理念。一是依托一站六室一校成立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劝导交通、帮助孤寡老人、疫情防控等方式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二是成立致富带头人、脱贫之星、离退休干部宣讲团,平均每月为群众宣讲5次;利用农民夜校、文化广场开展理论政策宣讲10余场次。三是利用百姓大舞台,举办各类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活动20场次,举办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2次。

(田立阳)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