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1-29 17:46:02
近年来,湖北省宣恩县长潭河侗族乡践行“两山”理论,打通“两山”转化通道,整合“民族文化旅游侗乡、特色产业生态侗乡”资源,大力探索“生态+”研学产业,着力打造“荆楚文旅名镇、特色研学新镇”。
长潭河侗族乡有侗族、土家族、苗族等6个少数民族,流淌着灿烂的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流传着“侗族大歌”“薅草锣鼓”“三棒鼓”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着侗乡“六月六”感恩节、过月半、过重年、打糍粑、烤年火等古老的侗族习俗。2021年被评为“恩施州首批民族文化传承基地”,白果村黄家寨、两溪河村卢家院子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22年,该乡为继承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我国传统游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让学生投入大自然,深入社会实践,探求生活真知,组织专班前往湖南、贵州考察学习侗族文化传承和研学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同时,大力培养侗族大歌、侗族舞蹈、侗族乐器(芦笙、侗笛、琵琶等)、薅草锣鼓、三棒鼓等侗族文化乡土人才和爱好者。
此外,长潭河侗族乡紧邻入选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绿色名录的七姊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生态资源优渥。该乡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充分发掘、放大绿色生态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
长潭河侗族乡将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相结合,着力推动萨玛长潭国际研学营地建设。在集镇——甘露村——长兴社区——兴隆村——两溪河村一线,流转水田、旱地及茶园百余亩,配套建设功能完备、全自动化的智慧农场,创建多个丰富灵动的农耕文化体验区。对闲置的中心小学校园改造9000㎡,打造集生态研学、素质拓展、科普教育、农耕习俗、民族文化于一体的研学营地,租赁给投资主体建设研学旅行教育基地。
不仅于此,该乡立足文化、山水资源禀赋和农业产业基础,分年龄、分时令、分阶段制定不同课程,开设黄豆历险记、百变糍粑、玉米播种、水稻种植等传统农事课程,把农耕文化实践营地建成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弘扬中华农耕文化、培养知农爱农的教育实践基地,助力新时代青少年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随着农耕研学游项目的纵深推进,不仅壮大了村集体经济,还带动了周边种养业、餐饮业发展,增加了村民收入。村民也纷纷化身“农事教官”,指导学生劳动实践,在家门口就业,增加了新的致富门路。据统计,全乡新建农家乐、民宿10余家,直接带动百余人参与研学产业,户均增收 6000元以上。
(李明然 杨芳 瞿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