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2-13 11:30:53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巴马瑶族自治县是闻名海内外的“世界长寿之乡”和“中国长寿之乡”,独特的资源优势和生态环境,造就了稀世而神奇的长寿景象,每年慕“长寿”之名前来度假养生和打卡旅居的外地游客络绎不绝。
巴马县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的优美风光。图/梁绍恩
“2023年春节假期过后,每天都有数百名游客来到这里体验长寿生活。” 该县仁寿源景区的负责人说。
不入仁寿源,莫道巴马行。仁寿源景区位于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是当地126岁村民邓诚才老人的故居,1898年清朝光绪皇帝钦命广西提督府题赠“惟仁者寿”牌匾赐予邓诚才老人,树其为乡里楷模,匡正民风。仁寿源景区以“惟仁者寿”的寿匾为素材,结合巴马长寿现象背景下的长寿人文资料,打造成地方特色浓厚的长寿文化旅游产品,为到巴马的游客提供一个了解巴马长寿历史、感知长寿文化、体验长寿氛围、探寻长寿奥秘、参与祈寿民俗表演的一个平台,属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如今,邓诚才老人当年生活的敢烟屯,依托仁寿源景区,借助国家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在当地政府的帮助和能人的带动下,建成了那桃乡平林村敢烟屯“仁寿乡舍”五星级乡村旅游区。曾经的贫困面貌焕然一新,全屯62户260人依靠“仁寿乡舍”乡村民俗旅游奔向了脱贫致富的道路,2022年全屯人均纯收入超过2万元,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小康屯。
“这里生态资源好,长寿文化悠久,民风淳朴,崇尚德孝,每年和亲朋好友组团来,来了就不想走。”常来度假的浙江游客孙先生说。
惟仁者寿名天下,春圃烟霞阅古今。随着游客源源不断地涌入巴马,推动了当地乡村旅游的蓬勃兴起,使得这里的山水在变,变得更靓;乡村在变,变得更美;村民在变,变得更好。看着家乡的青山绿水能引客来,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都选择回乡创业,吃上了“旅游饭”。
“我们以‘绿色生态’为本底,以‘康、养、寿’为特色,以休闲康养度假、文化民俗体验、乡村农业旅游为主要发展方向,加快富民强村和乡村振兴建设步伐。”该县有关领导介绍道:“一是以寿源田园综合体、赐福田园综合体为核心,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乡村振兴示范带。二是以盘阳河、赐福湖为发展轴,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三是以命河、长寿村、红色西山、瑶韵东山为发展带,打造乡村文旅示范带。此外,以当地优秀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为切入点,打造地方特色节庆文化品牌。2008年首创巴马国际长寿文化旅游节,是河池市保留的两个重要节庆活动之一,目前已成功举办六届;举办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历‘三月三’歌圩、瑶族祝著节、‘七夕’祭水节、盘王节、美食节等节庆活动。通过节庆文化活动,提升‘长寿巴马’的影响力,展示乡村振兴的工作成效和人民生活的幸福。”
(李建文 韦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