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4-17 11:18:42
4月16日上午,家住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县城的张润龙约着钓友,早早赶到了叶县夏李乡彦岭村。“今天,叶县首届乡村电商节暨体育文化节在这开幕,有钓鱼比赛和自行车比赛,我们就想过来玩玩。”张润龙说道。
张润龙所说的叶县首届乡村电商节暨体育文化节,也是该县“醉美南山 踏青赏春——‘游1号公路 赏万亩花海’叶县南部山区踏青寻春”系列活动的第三场活动。
叶县1号公路东起辛店镇桐树庄村,从保安镇、夏李乡穿境而过,止于常村镇,全长94公里,投资额11亿多元,是曾经的省级贫困县——叶县投资最多、建设里程最长的地方公路。3月份以来,该县已分别在辛店镇、保安镇举行了桃花节和油菜花节。随着这几场活动的开展,1号公路迎来了越来越多的人流量。
一条旅游扶贫路
4月13日,辛店镇刘文祥村村民童路军在果园里整理果树。“半个多月前,在我们村举办了桃花节,这段时间来赏花的人络绎不绝。”童路军说道。
刘文祥村是1号公路沿线的一个山区村,以前村里一半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童路军种植了4亩油桃和黑李,交通不便、销路不畅,他就骑着三轮车到方圆十里八村叫卖。1号公路建成后,引来游人春赏花、秋摘果,省内外的果商也纷至沓来。童路军的果园收入从当初每亩两三千元增长到八九千元甚至突破万元。
游人多了,刘文祥村村民经营起了小吃、小卖部等,带动了蒲公英、土蜂蜜的销售。瞅准商机,村里发展“农家乐”的农户就有十几家。
脱贫攻坚是新时期“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战略。上述4个山区乡镇位于桐柏山系和伏牛山系交界处,虽然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但地处偏远,一度全部为省重点扶贫开发乡镇,贫困人口曾占到全县贫困人口一半以上。
要想富,先修路。叶县下定决心修一条公路,将沿线景点串起来,以旅游助力脱贫。
随着公路的推进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完善,桐树庄民宿群、牛角沟农家乐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叶县成功打造省级传统村落4个、乡村旅游特色村1个、休闲观光园区3个、乡村康养旅游示范村创建单位3个,9家民宿、33家农家乐建成投用,接待游客108万人次,旅游收入近4.4亿元。
沿山势蜿蜒行进的1号公路,正好从中国最早的长城——楚长城脚下穿过,投资4亿多元的楚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项目落地,目前前期工程正在加速推进。
当年的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叶县境内)近乎与1号公路重合,红色文旅资源随之得到挖掘。
如今,每到双休日,游人、车辆不断。统计显示,1号公路直接带动沿线4万多人脱贫增收,围绕1号公路的文旅产业正成为叶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条产业振兴路
4月15日上午,一辆集装箱货车从位于常村镇的河南千村堂医药科技有限公司院内缓缓驶出。“我收购乡亲们的中药材,加工后运往青岛港口,出口到韩国等地。”公司总经理董必甫说。
常村镇土地虽贫瘠,但适合种植中药材。出生在石门山下的董必甫早年外出,在天津、安徽等地开店收购、加工中药材。1号公路还在修建时,他就回乡示范种植并收购艾草等中药材。2021年,他在镇中草药园区开办了一家养生食品厂,带动上百名村民就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1号公路建成,强力吸附外来投资,促进当地产业快速发展。
保安镇冯庵村濒临燕山水库,1号公路放线后,在苏州创业的冯庵村村民屈昂就开始在父母打理的7亩水蜜桃果园里做起了文章:注册商标,改良土壤,流转扩大种植面积至300亩,从外地邀请技师疏果剪枝,用有机肥养树,将水蜜桃分级包装,输送到省会及周边城市,一个桃最高卖到40元。
保安镇官庄村的黄金梨也扩种到了周边村,面积扩大到数千亩;辛店镇常派庄村种桃树2000多亩,成为又一个果树村……
南部山区水清草丰,1号公路开通,常村镇杨林庄村的养牛场快速扩大养殖,常村镇西刘庄、和平岭等村养猪综合体年出栏上万头,保安镇罗冲村的养羊场养殖规模达到3000只……
此外,叶县为每个贫困村建有村集体经济标准化厂房,随着1号公路修建,4个山区乡镇的厂房变得炙手可热,中草药加工、电子元件组装、绢花制作等产业吸纳了大量村民就业。
“公路还没有开通,就成了一条产业振兴路。”在2021年9月的1号公路开通仪式上,叶县县委书记徐延杰说。
一条共同富裕路
夏李乡数百名外出务工人员在浙江等地从事伞业加工,还办起了企业,产品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1号公路开通后,该乡整合项目资金建设伞业产业园,打造伞业小镇。
1号公路开通,为沿线各地发展集体经济提供了重要机遇。
依山傍水的杨令庄村引进合作伙伴,投建马头山游乐园项目,推出岩壁水滑、七彩沙滑、娱乐探险、水上自行车等游乐项目,日收入十几万元。该村还修建了马头山登山步道、滨湖步道、水上廊道。村内统一绘制了传统农业墙绘,弥漫着浓浓的乡愁味儿。
风电、光伏发电项目也加快了入驻山区乡镇的步伐,保安镇过半村庄入股,风电项目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有风之源。
借助1号公路,常村镇发展种植两万多亩艾草、丹参等中草药,引来多家中草药深加工企业及种植大户;和平岭村荒沟、荒坡多,青草茂盛,该镇积极打造红牛育种基地……日前,该镇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强镇。
村民的腰包鼓了,村集体经济一天天壮大。而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山乡人居环境也得到了整治提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已经深入村民心里。
全面脱贫摘帽后,叶县财政对1号公路的支持力度不减,持续对路两侧进行美化提档升级,分段打造花海、林海、果园,打造马拉松赛段,对澧河、甘江河等实施水系连通、分段蓄水,绿水惠泽村庄田野,引来白鹭翩飞,垂钓者慕名而至。
2022年初,为进一步加快“交、文、旅”融合发展,完善“快进慢游”旅游交通网络,经当地县委、县政府提名,“叶县辛常线扶贫道路”正式更名“蝶变”为现在的“叶县1号公路”。
1号公路串起了一路好风景,也托起了山区群众的致富梦。
(杨柳 杨沛洁 焦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