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6-12 11:05:00
广东省中山市板芙镇里溪村是抗日革命老区,也是广东实施“联产到劳”农村改革先行地。按照省、市“百千万工程”部署,里溪村大力弘扬务实、思进、担当、为民的改革精神,深度挖掘红色文化资源,从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到乡村建设与乡村运营并举,探索“文化留人、产生消费、村民获益”共同富裕道路。2022年接待游客4万人次,村组两级总资产9516万元。
实施以基础设施为重点的乡村建设行动
积极争取市镇乡村振兴政策、专项债等资金支持,成功列入市美丽宜居示范村创建名单、特色精品示范村创建名单、“岐水流芳”乡村振兴示范带,累计争取市财政示范村创建资金4000万元,115个项目纳入市乡村振兴项目库,获得市财政示范村创建资金、国家乡村振兴专项债等资金支持约7000万元(2017年至2022年底已支付金额)。实施村入口河涌(里溪村母亲河月角涌)一河两岸景观整治工程,通过未达标水体整治工程、支管入户、立管改造“三位一体”的治理方式,实现水质根本改善、鱼虾再现。保护好屋仔树、许愿树、百年老樟树等里溪“三树”,将8亩烂泥塘改造成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民心公园,建成以民心公园为圆心的里溪文旅小环线,以5公里环山风光径和里溪古道为主的大环线。建设农村干部培训、湾区红色旅游、美丽乡村示范、农耕文化体验等四大基地,高标准建设村史馆、历史展厅、村史礼堂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基础设施完善升级带动文旅乡风全新提升,成为全市开展红色党建活动和精神文化活动的营地,荣获市精美乡村典型。
推进以文旅产业为主的乡村产业振兴
镇村、企业、媒体、村民凝心聚力共同发展文旅产业。一是媒体为文旅产业发展出谋划策。由中山日报社牵头指导里溪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深度挖掘鲤鱼文化、月文化、农耕文化、红色文化等,保护性开发了开村古井、饮水思源、竹径通幽、荷塘月色、悠然见南山等“里溪十景”。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和旅游融合新路径。把“全国最美农家书屋”之一的里溪香山书房纳入村文旅景点统筹运营,融入里溪党员教育基地、“联产到劳”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起步区百亩田园等打卡点,与兄弟村的金钟山郊野公园等景点串联。三是企业为文旅助力。与板芙镇属企业等合作成立中山市板芙乡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对全村各类资源集中管理、统一规划,制定里溪乡村文旅项目规划。引入第三方社会企业——广东枝豆文化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策划音乐派对等时髦“玩法”,打造“里溪风情集市”双创平台,设计里溪村景点导览图、节假日游玩攻略。四是发动村民参与。争取月角书馆、蔡吉蔡祥故居故园(中山抗日先锋队里溪中队已故老战士)等建筑所有权主体支持,以村委管护、村民让权的方式,推动老建筑活化利用,鼓励村民主动参与年轻化餐饮、乡村小食、特色农产品售卖等经营项目,在“老房”开设的围炉煮茶小吃店、“00后”叶逢雨网红简餐店等新店风靡社交圈,活跃的文旅气氛吸引了市内外至少上百人到村发展。
完善共建共享的乡村治理格局
发挥老党员带头作用,培育里溪故事“名嘴”,精心组织“里溪宣讲团”,开展口述历史挖掘工作,不断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结合村内户籍人口1685人、外来人口4384人的实际,里溪村以党建为引领,抓好从村“两委”班子建设到“村到组、组到户、户到人”三级党建网格建设,村“两委”班子平均年龄38.5岁,80%以上拥有大学专科或本科学历,不断完善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事业。针对创建项目较多、基础设施工程量较大、文旅发展转型任务较重的情况,探索了村党总支、村委会统筹实施“大村务”,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每次列席村务和经济事务相关会议,同时对群众诉求等“小村务”实行村干部首问负责制等一系列民主协商和民主决策创新举措,营造一唱百和、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公共生活常态。
(作者:里溪村党总支第一书记 范展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