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7-21 16:45:50
峨眉山市古系蜀国地,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坐拥全国四大、全省唯一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素有“震旦第一”“川中四绝”之美誉。
蜀国多仙山,峨眉邈难匹。峨眉山市位于北纬30°世界野生古茶中心带,“峨眉多药草,茶尤好,异于天下。”自古峨眉产香茗,卓尔不群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的茶资源,悠久的文化历史,使峨眉山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地处川茶“C”字核心区的峨眉种植带,茶园种植面积仅占全乐山市种植面积139万亩的16.71%,但综合产值占乐山市的55.77%。着力打通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茶产业链,是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的首批“茶产业强县”,成功创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近年来,四川峨眉山市始终坚持以茶叶为主导产业,着力打通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茶产业链,不断建设优质茶业基地,延伸茶产业链条,完善营销体系,全力塑造品牌,融合一、二、三产业态,带动了大量农村人口就业,茶产业已成为峨眉市支撑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关键产业。
如何让“一片叶子”成就一个产业,富裕一方百姓,带动一方发展,促进一方振兴,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四川农信乐山农商银行一直在努力探索。
探寻乡村振兴“金钥匙”
“茶产业是好产业,要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带动茶农一起致富”,承载了广大农户期盼的茶产业上下游在乐山农商银行金融“活水”浇灌下正逐步长成“参天大树”。在深化服务“三农”产业增能提质的道路上,乐山农商银行以新金融理念助力乡村“土特产”转型升级、营造生态、做强品牌,让农户添便利、农企得资源、产业促发展,为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涉农服务惠企惠众,金融创新赋能正是破题的“金钥匙”。2022年11月25日,现乐山农商银行峨眉支行成功为峨眉山市双福镇合江村经济联合社发放贷款50万元,用于合江村发展茶叶种植。这是该行发放的首笔“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由省农担公司提供担保,合力助推该村茶产业进一步发展,助力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为乡村振兴赋能加速。
峨眉山市双福镇合江村经济联合社是2020年才挂牌成立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曾尝试在他行申请借款,但因不符合担保风控制度的规定,融资需求未得到满足。
在了解到该集体经济组织的融资困难后,该行立即伸出援助之手,会同双福镇合江村村委进行多次座谈,积极想办法,最终确定了以省农担公司担保的方式发放贷款的合作模式。
一方面积极与省农担公司沟通合作,开启“银行+农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协同支农新模式。另一方面,创新推出“助村贷”贷款产品,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量身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两者的有机结合有效解决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融资瓶颈,为金融助力乡村振兴开辟了新途径,让村集体经济组织在政策“春雨”的滋润下,拔节生长。
高效服务,提升效率“加速度”。为确保贷款尽快发放到客户手中,及时解决资金难题,提升客户的办贷体验,该行坚持“特事特办、简化流程、快速审批、尽早发放”的原则,一是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成立专业客户经理团队,转变工作方式,由“到银行办”到“到家门口办”,让客户“少跑路”;二是实行贷款限时办结制度,开通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绿色通道,严格控制贷款审批工作在3个工作日内办结,热情周到的服务,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首笔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贷款的成功发放,为双福镇合江村新一届村级班子干事创业提供了启动资金,也为双福镇合江村产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一场“及时雨”。
撑起支持茶农“致富伞”
近期,在农商行双福支行行长梁小泉的带停下,我们来到峨眉山市双福镇走访,在一座小桥头。对面山上是梯田式的茶园,山下小河边,一栋三层小洋楼傍河而建,一条清澈的小溪从小洋楼左侧缓缓流过。 小洋楼里,一位工作人员正在门口直播带货,该村支部书记热将我们迎到靠近河边的品茗区。不一会儿,几杯黄金茶端上桌来,金黄色的叶片在杯中渐渐舒展开来,杯中茶水依旧清澈透明,此刻缕缕茶香扑鼻而来,呷一口,顿觉清爽甘饴。
沈支书表示,她从小就有一个茶人梦,读书的时候,到山上采摘野茶拿到集市上去卖,高中毕业成家后,开始小面积种植茶叶,并小打小闹从事作坊式生产,到后来她儿子王译平退役返乡创办了峨眉山市峨茗春茶业有限公司,她们家种植加工茶叶迄今已有37年。峨茗春茶业有限公司就是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公司流转土地在海拔600—1100米的高山林区建示范基地1000亩,大面积种植乌牛早、黄金芽,现已投产,其中插花种植虫茶树400亩。与此同时,公司还牵头成立了峨眉山市琼花茶叶专业合作社,入股社员166户、茶叶种植面积达3000亩,共带动周边茶叶种植户3000多户。
“峨茗春茶业有限公司每年销售茶叶约20万斤,产值在4000万元左右,利润可达100多万元;琼花茶叶专业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每年每户可增收2000元;小河村每年的茶叶收入占该村经济总量的70%以上。”沈支书如数家珍。
对于乐山农商银行峨眉支行的服务沈支书说:“我们从最小的1笔贷款2000元开始,记得那年,儿子刚出生,算起来已经与乐山农商银行峨眉支行相生相伴37年了,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就没有峨茗春茶业的今天。现在我们家在乐山农商银行峨眉支行还有贷款370万元。”她毫不掩饰地说。沈书记表示,做强茶产业仅仅有政府的扶持还不够,想要做成规模化、有影响力的品牌,离不开金融支持。
“长期以来,我们对峨眉山茶产业的扶持是用心用情用力的。目前,峨眉山市共有茶叶加工企业420家,在该行有贷款的茶叶加工企业261家,茶产业贷款余额达2.58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4%,其中信用贷款占比达61%。仅今年1--5月,我们就投放了茶产业贷款2.09亿元。像这样的茶业公司和茶叶专业合作社资金需求量大,我们只有采取组合贷款的方式才能满足他们的融资需求。比如她们家的贷款,我们使用了三种贷款产品,即:发放了信用循环贷300万元,发放了小额农贷20万元,发放了蜀青贷50万元。”乐山农商银行峨眉山支行童行长说。
双福镇小河村现有茶叶加工户17户,已有14户在该行获得授信,授信额度2000万元,用信余额1600万元;茶叶种植户约500户,其中小额农贷授信户数约220户,授信额度约1300万元,用信余额约800万元。
峨眉山市峨茗春茶业有限公司是该行重点支持客户之一,该公司股东及家庭成员一直与农商行保持紧密的合作。从2013年以来,该行一直不间断地给予金融支持,成为亲密的合作伙伴,见证企业一步步的壮大。截至目前,累计向其发放信用贷款1120万元,目前授信额度合计350万元,用信余额345万元,其中王译平授信50万为蜀青振兴贷,贷款执行利率3.65%;300万授信为“茗茶香”产品,通过人行再贷款资金投放,贷款执行利率4.35%。公司法定代表人王译平(峨眉山市第一届退役军人就业创业之星),于2007年退役返乡创业,2014年借助于家庭长期从事茶叶生产加工的优势,登记成立峨眉山市峨茗春茶业有限公司,注册资金600万元。公司前身为峨眉山市三姑庄茶厂,始建于2000年,位于峨眉山市双福镇,占地15亩,拥有完备的加工生产线及附属设施,能满足名优绿茶、红茶、花茶、虫茶加工生产,并致力于濒临失传的峨眉山古树虫茶进行挖掘研发。经过多年转型升级,公司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形成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截至2023年4月,公司销售额约2500万元,主要产品为竹叶青、龙井、毛峰等。
为支持当地农户发展茶产业,乐山农商银行峨眉山支行将大数据技术与农商行“人熟、地熟、点多面广”的传统优势结合起来,加快普惠金融助力地方产业发展步伐。该行员工重拾挎包精神,逐村逐户采集农户信息,并借助四川农信涉农信息管理系统,形成个人基础信用信息,并运用于授信分析、贷款发放、征信管理、市场营销、风险防范等领域,实现农户贷款无纸化、线上化。
为做好峨眉茶产业链金融服务,乐山农商银行还结合全市推广种植峨眉茶的规划,渗透茶产业“育苗-种植-加工-生产-销售”等生产周期,量身定制信贷支持方案,并根据茶产业与文化、旅游等产业的融合,探索产业链融资新模式,助推构建主体功能互补、利益联结紧密、产业链条贯通的现代化新型茶产业体系。
截至5月末,乐山农商银行峨眉山支行已累计发放涉茶贷款 25725万元,茶产业贷款余额25343.15万元,比年初增加0.76亿元,助力该市打造“峨眉千亿川茶核心区”。其中:以信用方式支持茶产业1.28亿元,占比61.14%,有效解决了200余户茶企、茶商和茶农的资金需求。
“让新金融的每一次进化,都能托起高质量发展和美好生活的无限畅想,乐山农商银行将进一步推动金融资源下沉田间地头,结合峨眉特色打造银行本色,通过深化茶文化内涵,树立银行支持茶产业、茶品牌发展的名片,以茶助增收、以茶促振兴,助力峨眉茶成为全市乡村全面振兴的一抹亮色。”乐山农商银行纪委书记监事长周依春说。(胡罡 黄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