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独家报道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试管里的人生

来源:民生周刊2023-07-24 16:34:39

辅助生殖纳入医保,这一政策终于在北京率先落地。对于那些进行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治疗的患者来说,减轻的不仅是经济压力,也会大大缓解他们的焦虑,而过度焦虑会影响试管婴儿的成功率。

进行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治疗,大部分患者经历了两次或两次以上周期治疗,漫长而充满变数的过程,或多或少改变了患者及其家庭原有的生活状态。

我们寻找到三位进行过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治疗的女性,呈现她们和家人其间的种种经历与选择,以及无奈、无助、绝望、喜悦交织的复杂幽微的心路历程。

试管7年,继续坚持

自述人:温禾,41岁

试管原因:巧克力囊肿或引起不易受孕

对于试管产生的费用:稍微有些压力

▲温禾的容受期检查报告

两次手术后开始试管

我1982年生于北京,28岁结婚,彼时,怀孕生娃的问题还未提上日程。

我和老公都很喜欢孩子,双方父母在孩子问题上几乎没有干预过。婚后两年没有怀孕,常规体检发现我患有巧克力囊肿,便去医院就医,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巧克力囊肿,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

手术后,医生建议身体恢复健康后尽快怀孕。整个2014年,身体都在恢复期,2015年复查,医院给开了促排药,服药后做B超左侧卵巢又发现一颗类似巧克力囊肿的10厘米包块,但不是囊肿,应该是促排药物把包块促起来了,又施行了切除手术。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时是不应该切除的,应该把积液吸出来,这样就能做到对卵巢的伤害最小。至于我的卵巢功能变低,是否有囊肿手术的原因,医生的答复不尽相同。

在没有自然受孕的情况下,2017年,我开始到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生殖中心尝试试管婴儿受孕,当时我的卵巢功能已经不太好,窦卵泡也不算多。

“进周”(开始进入试管婴儿的治疗周期)前的准备大概花了一个月时间,夫妻双方都要做“进周”前的检查,主要包括血值是否合格、有无传染性疾病等,这些检查的费用在3000元左右。除了血值检查,还要准备准生证明、结婚证等相关证件。

医院生殖中心做试管的人真是多呀,验证、拍照都需要漫长的等待时间,等到护士一声“可以进周了”,那感觉就像考试过关了一样。

接下来最重要的是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不同的促排方案,我第一次知道方案分拮抗剂方案、微刺激方案、长方案等,当时医生给我选了拮抗剂方案。

这家医院生殖中心的特点是“流水线”流程,监测促排期间,包括后期取卵都是不同的医生,轮到哪个医生就是哪个医生,由不得自己选择。

我当时促排起来3颗卵泡,优势卵泡已22毫米,还有两颗小的,麻醉下取卵时只取了一颗大的,两颗小的没取,男方的精子也会在取卵的同时进行。

这次做的是一代试管,3天后医院打来电话说,胚胎受精异常,两颗精子进入一颗卵子里了,这样就没有胚胎可移植了,第一次试管周期到此结束,总花费两万多元。

这第一次的失败,我和老公情绪有些低落,但很快做了调整。

换医院“进周”

休息了一个月之后,我到另一家医院开始了第二周期。本来可以多休息一段时间,但我着急,跟前一家医院一样,也是夫妻双方先做“进周”前的检查、建档等,但多了一个送“外检”的碎片率检查项目,费用为2000元左右。

这家医院给我制定了微刺激方案—果纳芬加尿促促排,促排药费用1500元左右,3天B超监测一次卵泡成长情况,取卵手术费6200元左右。

我这次取到3颗卵子,医院取卵是不打麻药的,我这种耐疼痛的还能受得了,很多病友都受不了,哭着下手术台的。

因为有了上一次异常受精的经验,且我的卵子又少,所以我这次选择做的是试管二代(单精子注射),二代比一代费用多了2000元左右,这次配成的胚胎里有一颗8细胞胚胎,3天后移植了两颗胚胎,移植前,我还注射了用来增强免疫力的丙球,价格5000元。

移植后我特别紧张,睡觉躺得平平的,不敢翻身,7天后回医院抽血,看血值单的那一刻手都是抖的,HC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值是80多,证明胚胎着床了,我拿着血值单电话告知老公这一好消息。

但是,隔天抽血,血值不仅没有翻倍,而且还降了;再隔天抽血,血值只有30多,医生让停止黄体酮给药,并且让我回忆一下是哪些因素导致了失败。

这个周期总花费3.5万元左右。剩下一个没有移植的胚胎,冷冻了。

因为血值不翻倍,医院便给我做了子宫内膜容受性检查,寻找胚胎最佳侵入时间,希望抓住这个极短的“瞬间”来提高成功率,这项检测的费用也是送外检的,7000元。

接下来我在这家医院做了一个自然周期,自然周期几乎不用促排药,取到两颗卵子,配成两个二级胚胎。

根据辅助生殖相关技术规定,35岁以上可以一次性移植3颗胚胎。这次移植的胚胎着床后,血值翻倍了。两次隔日血值检查翻倍后,医生已经给开常规产检检查单了,但再次抽血时血值又降下来了,全家空欢喜一场。

中药调理后再“进周”

时间来到2021年。中药调理一段时间后,我跟老公商量,想换个环境再试试,而且之前那家医院已经没有冻胚了,便去了一家私立医院。

私立医院没有公立医院的患者多,不用排队,环境也要好很多,医护人员也比较随和,我们在医院IVF(体外受精)的过程中心情就没那么烦躁,促排方案跟之前两家医院给的都不太一样。

我把前一家医院给我做的窗口期的检查单给这边的医生看了,取卵一颗,移植后抽血时,血值0.8,再次失败。

我个人感觉,这家私立医院推算不太好窗口期,而且抽血、B超监测频率很高,所以做了一次就离开了。在这家私立医院,整个的周期费用比公立医院多了一倍。

再回公立医院

时隔3年,我再次回到前一家公立医院,卵泡质量、数量都不及前期,AMH(抗米勒管激素检查)只有0.3,FSH(促卵泡激素)已经高达十几了,我又挂了熟悉我情况的医生的号,用尿促等微促方案“进周”,从2022年到目前为止“进周”4次。

第一个周期,B超监测窦卵泡3颗,一颗没促起来,取了促起来的两颗,配成一颗三级胚胎,从现在开始,我就有卵子配不成胚了,配成的胚胎级别也比较低,以前只要能取到卵子都能配成胚胎。

第二个周期,促排没促起来,两个空卵泡……

第三个周期,卵泡B超监测卵泡长得很好,但未等到取卵,提前排卵了。

第四个周期,B超监测3到4颗窦卵泡,尿促后,3颗可取卵泡,但血值激素值只有400多,B超结果和血值结果不符,夜针后紧急取卵,那颗长得最大最圆的卵泡取出来的液体不是淡黄色的,竟然是红色的。

医生也未在这奇怪的红色液体中找到卵子,最终判断为这是一颗被促排药催大的巧克力囊肿,又回到了我最初决定做试管之前的巧克力囊肿上。

巧克力囊肿和卵泡在B超监测下,是很难分清的。

第二颗卵泡的位置并不好进针,医院取卵又是在没有麻药下进行的,我咬牙坚持着还是让医生把这颗卵取了,第三颗卵泡里的卵子没有成熟。3天后医院打来电话,忍痛取出来的这颗也没有配成胚胎。

这次回到这家公立医院,我只得到一颗冷冻的三级胚胎。

今年,我41岁了,坚持了这么多年,打促排针的疼痛、取卵的疼痛、胚胎不着床、血值不翻倍时的失落,都坚持过来了,我打算再坚持一下,因为至少我还有卵子,很多东西不是我能控制的,比如胚胎着床等,但我至少能控制自己的作息时间,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可能做到自律,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

我跟老公说这些的时候,他发出一声轻微的叹息,说好在以后试管婴儿技术可以走医保了……

最新一次的取卵手术费已经享受到北京辅助生殖纳入医保的政策,原本7000多元的手术费,进医保后只需付2000多元。

生命总有奇迹

自述人:姜同珊,39岁

试管原因:卵巢早衰

对于试管产生的费用:无压力

无限蔓延的无力感

2018年,我在北京一家妇幼保健院进行了一年多的促排卵怀孕,没有成功受孕。

无奈之下,开始尝试试管婴儿技术受孕。当时我对试管辅助生殖技术,一点都不懂,最初特别在意的是取卵过程会不会很疼、做了试管会不会导致更年期提前?

真正就医后,这些问题都不那么重要了。因为一个环节接着一个环节地走,顾不上思考那么多,我选择的这家医院生殖中心的医生和护士态度都不是很好,护士交代的检查项目、注意事项只说一遍,必须记住,再问,马上凶你。

就诊大厅里永远都是乌泱泱的患者,早晨排队挂号的患者一直排到大街上,看着那些等待的患者,我想,如果我是医护中的一员,天天面对一个又一个需要重复回答的问题,还有永远看不完的病人,估计态度也不会好。

医生给我和老公开了“进周”前的检查申请单,这些检查项目都是自费的,不能走医保。

我第一次试管做的是长方案,需要先降调,再促排卵,整个周期需要30天左右,促排针打了将近20天,身边患者果纳芬用量150IU(国际单位)时,医生已经给我用750IU的量了。

漫长的促排、B超监测卵泡生长之后,终于等到取卵的日子,B超显示3个卵泡,最大的21毫米,两个16毫米左右。因为注射了麻药,取卵一点都不疼,取完卵后,躺在病床上我跟老公说,接下来的流程是不是配成胚胎该移植了?

这时护士来通知,3个卵泡都是空的,里面没有找到卵子,稍微反应了一下,我们明白了,没有卵子就不能配成胚胎,之前所有努力都白费了,钱也白花了。我终于明白,试管婴儿辅助生殖技术不是万能的,之前自己还无知地以为,只要做了试管,就能怀孕。

短暂休息了一个月后,再次挂号,再走流程,再次制定促排方案时,医生跟我说,如果你的内膜不好,可以促内膜生长;如果有炎症,就消炎,但你的问题是没有种子,没有种子神仙也救不了你……

医生说着把一摞检查单丢给我。

从医院出来,站在过街天桥上,看人来人往、车来车往,从未有过如此强的无力感,我怎么也想不到,那些曾经听过的别人无法怀孕的故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回到家里,我大哭了一场。我没有身边患者们的坚强,我不是怕注射促排针和取卵手术等的疼痛(这个时候的我已经没有初期怕疼痛、怕试管引起提前衰老的担忧),我就是特别害怕不成功,医生说我的情况成功率不到1%,这带给我的无力感特别强烈,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能提高成功率,完全没有努力使劲的方向。

接下来,我服用了很多不知道有没有起到作用的保健品,每天下班后跑步、爬山,饮食、作息方面也做了调整。

哭过之后,冷静下来,不死心的我想再试试有没有可能找到一颗种子,成为那1%?

奇迹

第二个方案是拮抗剂,其中医学原理我不懂,就按医院的流程走,这个流程走得很快,取卵日,取到一颗卵,护士通知我们时,我发现老公的表情放松下来了,哪怕有一颗卵也好,就算没有配成胚胎,至少有一颗种子,我这样安慰自己。

3天后医院通知我胚胎配成了,C级胚胎,说移植成功率极低,问我是否移植。

这个时候,疫情暴发,医院严防死守,身边很多试管患者无论处在哪个流程阶段,几乎都受到了影响,很多人被迫停止继续流程,外地进京都很难,别说继续做试管了。

我的那颗级别很低的胚胎决定养囊了,虽然医院说成功率几乎没有;就算养成囊胚,解冻移植时,解冻过程中就极可能死掉;就算不死,移植后胚胎也很难正常发育,要么胎停,要么自然流产……

5天后,那颗囊真的养成了,生命里总有奇迹,我们全家都好开心,出去吃饭庆祝。因为疫情,只能缴纳费用先冻起来。

2022年初,疫情还在持续,医院给我打来电话,问我囊胚选择如何处理,是继续冷冻、移植,或者捐给医学,还是选择丢弃?

我老公认为,这个胚胎一定是移植不成功的,说捐给医学作贡献吧,我也认同他的观点,他说我们领养一个孩子好了,好好爱他,就跟我们自己生的孩子一样。

当天晚上,我莫名失眠,第二天我决定移植这个囊胚。

移植特别简单,就是丢进子宫里,时间也就半分钟,我跳下手术台问能着床吗?医生说,如果着床,就是奇迹。

好吧,那就当他不存在吧,离开医院我就去单位上班了。

接下来的14天,生活、工作照旧,身体没有任何不适,也没有任何异样,我觉得那颗囊胚早就没影子了,但还是按时用雪诺酮,按时回医院抽血验孕。因为不抱希望,也没有紧张,HCG结果却显示我怀孕了,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眼没花,也不是做梦,那就是生命里真的总有奇迹。

医生可没有我这般开心,“看血值翻倍吧,估计保不住”。第一次,我在医生那里听到“抱活率”这个词,不是着床了就能保住,要看血值翻倍,是否长胎心、胎芽等问题。所谓抱活率,就是把用IVF技术受孕的孩子活着抱回家。

果然如医生所料,开始流血,黄体酮也补不上去,我躺在床上一动不敢动。姐姐的女儿是学医的,我让她来帮我注射肝素,因为我不敢走动,怕孩子没了。外甥女拿着针在我肚子上非常慢地往下扎,我就想起了电视剧里的情节,这不是帮我打针,这是给我上刑。

孕4周,我到医院建档,产科专家说:“清宫吧。”什么意思?“意思是你大龄又高血压,不能怀孕。”

千辛万苦得来的怀孕机会,“我不清”。

那就要承担可能带来的后果,什么子痫了(宝宝和我都没了),什么胎死腹中了,医生把可能会出现的危险都跟我说了,然后啪的一下给我的病历贴上了橙色的高危贴。我回到家,没敢跟老公说这些,怕他也让我清宫。

孕前期,别人每月一次的产检,我要每周去一次,或者次数更多,流血三天两头发生,我的心情也跟着起起落落,全家人都提心吊胆,单位里也给了我足够的包容,让我安心保胎。

孕12周,流血最多的一次,去医院的路上,我内心已经确定保不住了,躺在急诊室里,医生给我输液,说可能保不住了,让我不要动。我闭着眼睛想起生殖中心医生的话,抱活率,优胜劣汰,这个胚胎就该淘汰了,就这么走了吗?心里难受得很,但突然想谢谢这个没出生的生命陪伴我走过了3个月,这是我生命里最煎熬也是最幸福的3个月……

可是,生命里总有奇迹,一觉醒来,我老公说:“孩子暂时安全了。”这也是我保胎过程中最后一次流血。

2022年10月16日早晨,我躺在手术台上,声音温柔的麻醉师用牙签让我辨别哪种感觉是痛感、哪种是触感,我听到一声特别微弱的啼哭,我的眼泪流了下来,我的孩子活着出生了!这算抱活了吗?

10月21日上午,深秋,医院停车场阳光明媚,一切都那么美好,家人们无比开心地开车接我们回家,剖宫产的我坚持自己抱着软软糯糯的婴儿上车。

Apgar评分(阿普加评分,指对新生儿出生时的器官系统的生理指标和生命素质进行的评分)为10。诚然,在概率上,我是幸运的,那不到1%的抱活率被我撞上了。

被偷走的婚姻

自述人:萧晚珺,43岁

试管原因:多囊,输卵管形状不好

对于试管产生的费用:有压力

10年婚姻抵不过试管再次失败

离婚时我瘦了20斤,多年来一直减肥的我终于实现了减肥目标,那段时光算不上太灰暗,但也颓废了一阵子。

2008年,28岁的我和前夫结婚时一无所有,我们在一家私企认识,慢慢熟悉后开始恋爱,恋爱3年后步入婚姻,婚后一起付首付购买了北京的经济适用房。

婚后前夫开始做小本生意,但那时我们还没有今天的物质基础。最初的婚姻生活是甜美的,前夫算不上特别细心,但很在意我的感受,一起出门吃饭都是点我喜欢吃的菜,买水果都只买我喜欢吃的。

2012年依旧没有自然怀孕的我,受双方父母的催促,在他的提议下,我们去医院做检查,发现我的输卵管形状不好,且被诊断为多囊卵巢综合征。

他提议去做试管婴儿,我也觉得这个办法不错。由于我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第一次试管取卵时取到了十几颗,配成8颗胚胎,第一次移植了两颗,着床了,血值翻倍也很好,孕6周,但莫名其妙滑胎了,我前夫很失望。

剩下的胚胎都冷冻起来慢慢移植,后来的移植不是没有着床,就是血值不翻倍,2014年,8颗胚胎都移植完了,也没有怀孕。

冷冻胚胎的费用是按管收取的,因为胚胎多,所以冷冻费加移植费就一万多元,等到所有冷冻起来的胚胎都移植完,整个试管周期以失败结束,花费5万多元。这对当时的我们来说,经济压力还是很大的。

另外,试管“进周”期间,不能按时上班,总是请假,收入也会减少。

时间来到了2016年,为了享受北京首套房购房优惠政策,我前夫提议办理离婚手续,说等房子买到了再复婚(后来也没买房子),我同意了,第二天就去办理了离婚手续。因为前夫已有贷款购房记录,只能在我名下争取首套购房优惠资格,所以离婚时,我签了净身出户协议。

关于孩子的事,他建议换个医院再试一次。再次试管已是2017年末,这次试管从“进周”开始,前夫每天都陪着我去医院检查、B超、打促排针,回家后给我做各种好吃的。一次,他陪我在等待打促排针时,很认真地说:“我肯定是先考虑你的。”

离婚后我解读过很多次这句话,很可能当时他已经有其他选择了。一向乐观的我这次试管过程中压力很大,虽然来自经济的压力比2012年小了,但心理压力非常大。验孕那天,前夫陪我到医院,HCG结果显示没有着床,他一句话都没说,一起到家后,他做了晚饭,吃过饭他说想自己出去遛弯,过了一会儿他打来电话说去亲戚家住几天,当时我认为他因为试管的一再失败心情不好,想冷静一段时间。

现在回过头来看,最想要孩子的不是他父母,是他自己,农村长大的他,骨子里就觉得婚姻里必须有孩子。一个月后,他从亲戚家回来,见面就说他要结婚了,我这才想起来,我们已办理过离婚手续,他是可以和别人结婚的。

从法律上说,我只能净身出户,我没有哭,也没大喊大叫,甚至没有质问他是不是从2016年就开始做打算。10年同甘共苦,终是抵不上他要孩子的心。

我简单收拾了一点我的生活用品,搬回父母家住。时值盛夏,阳光透过梧桐树手掌般的叶子,在地上描画出灿烂的光影,我内心却凉到了冰点。回到父母家,我没有告诉他们离婚了,不想让他们跟着我生气,跟着我伤心,撒谎说公司搬到附近了,骗一天是一天吧。

那段时间,公司领导突然给我安排了很多本职工作以外的事情,后来同事说,领导悄悄了解了我的情况,怕我想不开,为了转移我的注意力,所以找些事情让我做。

不是放弃,是放过

我前夫很快生了一个儿子,隔了一年又生了一个女儿。他的生意也做得风生水起,经济压力再也没有了。

离婚后一年多的时候,他说把我们共同购买的房子转到我名下。我内心百转千回,房子也有我的贡献,是我们共同购买的,我拿回来也是理所当然。后来,我们约了时间,便把房子过户到我名下了。

在这以后,前夫经常以各种名义给我转账,也许出于对我的愧疚,想用经济方式弥补?经过这几年的观察,我并不觉得他是一个可以托付终身的人,他很可能是带着生孩子的目的跟现在的妻子结婚的。

我换了工作,换了居住地,彻底翻过这一页,不再纠结试管失败的原因,不再纠结婚姻失败的原因。

(文中受访者均为化名)

□ 《民生周刊》全媒体记者   畅婉洁   徐英子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