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09-05 13:45:43
农村市场是农村信用社生存之本、发展之基,四川盐亭农信联社作为服务县域经济最重要的金融力量,支持“三农”发展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也是使命所在。
近年来,盐亭农信联社深入田间地坎、街头巷尾、千家万户,聚焦“一亩三分地”,让每一个网点就是一个金融服务的驿站,让每一名员工成为农民致富的助手,为盐亭乡村振兴发展贡献农信力量。
产业为本 守好“主阵地”
百业农为先。在盐亭县巨龙镇天水村花果嫘乡现代农业园区,漫山遍野的果树郁郁葱葱,初秋暖阳,照在金黄的果实上、映在村民的幸福脸庞上,一切都是那么温暖而真实。近年来,得益于盐亭农信联社的信贷助力,花果嫘乡已成为一个乡村旅游名声斐然、产业发展初具规模、人居环境和谐共生的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聚焦乡村产业兴旺,紧紧围绕县委政府“135工程”和“农业产业提质”三年规划,找准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领域。积极加大对县域生猪代养、水果、藤椒等特色产业项目的融资服务力度,重点支持花果嫘乡、七里花香、西部水产等一批省市县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助推乡村产业发展。2023年前7个月,盐亭农信联社已累计投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贷款1.46亿元,发放农担公司担保贷款2365万元。
同频共振 开创“新境界”
时下,走在盐亭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农信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在忙什么?忙着宣传金融政策,忙着指导农户申请农户小额贷款,忙着帮村民找准商机“下手”贷款,为百姓提供有力度、有温度、可持续的金融支持……处暑时节,正是高粱成熟的季节,在玉龙镇三星村的高粱种植基地里,成片的高粱像红彤彤的绒毯铺陈在大地上,颗粒饱满的高粱籽挤满枝头。该村共种植高粱600多亩,按协议每公斤6元的价格销售,今年高粱可以让村集体增收90余万元。此番丰收的场景也有当地信用社的助力,该基地高粱从种植到收割全程采用机械化运作,但因前期土地整理投入较大导致大型农业机械采购资金不足,如用融资租赁方式成本较高,正当当地农户犯难的时候,该村金融联络员及时向客户送上了60万的“及时雨”,缓解了客户的燃眉之急。依托“整村授信”工作的开展,乡镇网点通过下村走访、背靠背评议、内部信息整合等多种方式,全面、准确的收集辖内客户信息,做实基础工作,充分满足农户信贷资金需求。充分运用“蜀信e贷”、“蜀信e·小额农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发挥产品优势,积极支持和满足农户生产经营和家庭消费需求。截至7月末,蜀信e小额农贷共计4718户、贷款余额4.55亿元,较年初增加1879户、2.43亿元。
谋篇布局 当好“主力军”
坚定全方位支持“三农”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定力,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全县共栽种水稻15万多亩,田间地头连片的水稻长势喜人,目前已进入收割期,粮食丰收在望。位于梓江河谷粮油现代农业园区耕种面积27.98万亩,辐射歧伯、高渠、云溪、巨龙、玉龙5个乡镇,当地信用社积极与辖内种粮大户和村集体对接,做好开户、资金归集、融资等金融支持,促进当地群众增收,壮大粮油产业规模。
全力支持村集体经济发展。“东赚钱、西赚钱,不如山沟栽桑园”。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西陵镇麒麟村通过“集体+农户”模式,栽种优质桑树600多亩,信用社加强与该村两委沟通、合作,充分掌握村级集体经济改革推进情况和发展模式,创新信贷产品和授信模式,支持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拓宽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增收渠道,既盘活了农村土地资源,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更编织出产业转型、产业发展的乡村振兴美丽画卷。
坚守初心 勇当“排头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信用社人熟、地熟、情况熟的比较优势在逐渐衰减,积极培育“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专业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盐亭农信联社将具有涉农专业知识和熟悉信贷政策的员工充实到农村信贷队伍中,利用自身专业知识,帮助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解决农业技术和市场问题,科学选择经营项目;进一步配强网点负责人,将真正了解农村、愿意扎根农村和一心想干实事的优秀人才配备到基层网点负责人队伍中,充分发挥其人熟、地熟和情况熟的优势,努力提升各项业务市场份额,把农村金融阵地占得更稳更牢。(王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