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农金要闻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农金要闻

河北邯郸武安联社:以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生网2023-09-05 14:22:40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具体要求。河北邯郸武安联社作为武安市地方性法人金融机构,在河北省联社和邯郸审计中心的正确领导下,在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督下,在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把主攻方向瞄准助力乡村振兴,切实践行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全面支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多措并举 瞄准助力乡村振兴

谈起武安联社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情况,该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该联社对“新双基”共建工程进行再梳理、再部署,不断加强与当地党委、政府沟通汇报,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全覆盖。截至7月末,创建信用村224个,信用乡镇5个,“新双基”共建农户用信余额37.97亿元,较年初增加5.48亿元。

另一方面,武安联社根据省联社《河北省农村信用社“农村金融服务专员”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农村金融服务专员桥梁作用,下沉服务重心,深入了解“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做到为各类客户“量体裁衣”。截至7月末,农村金融服务专员贷款2848.2万元,较年初增加2170.6万元。

再者,武安联社立足农村金融优势,按照脱贫人口名单,逐户宣传,建立摸底台账,持续加大脱贫地区金融资源倾斜力度,做到应贷尽贷、及时放贷。截至7月末,脱贫人口小额信贷贷款余额107.9万元,较年初增加36.1万元,户数78户,较年初增加60户,做到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有效需求全覆盖。

该联社还主动转变服务方式,积极采取下沉式调研,梳理名单,实行一对一对接,提升服务水平。截至7月末,支持新型农业产业贷款余额6.58亿元,较年初增加1.39亿元。

武安联社还围绕新市民创业、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六方面金融需求,加大金融资源向新市民倾斜,推进支持新市民工作深入开展。截至7月末,新市民贷款余额1.41亿元,较年初增加0.98亿元。

此外,武安联社以提升农村地区金融服务水平为着力点,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在金融便民店基础上升级打造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持续优化丰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实体店功能,提升“扎根三农”金融服务的精准度与覆盖面。截至7月末,已成功打造多家乡村振兴金融服务综合体,将农信社金融服务触角延伸到各个村落。

创新信贷产品 做好普惠金融服务 

为加快业务转型和零售转型,发展完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武安联社通过走访、扫街等形式了解客户需求,优化放款流程,建立快贷服务通道,从多方面做好普惠金融服务,打造“宝商赢”“宝利赢”“增信宝”等“小微拳头”产品,全力支持城区居民、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经营主体融资需求,截至7月末,特色信贷产品贷款余额20.04亿元。

比如,2022年8月份,武安联社推出“聚合贷”,全力提高聚合商户综合服务水平,提升商户获得感、满意度,贷款余额1413.96万元。同时,以小贷中心深化改革为抓手,进一步完善小贷中心的产品体系,今年6月份,该联社打造“兴农贷”“安薪贷”“聚易贷”专属信贷产品,仅一个月,发放贷款达1895.52万元,带动当地小微市场经济发展。

 布局乡村振兴 促进农业优势产业发展

除全面推进新“双基”共建信用工程、抓好巩固脱贫成果工作落实、做优新市民金融服务等工作外,武安联社依托武安地区特色优势资源,聚焦布局乡村振兴,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促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保障农民增产增收。

同时,武安联社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特色主动对接当地农业农村局,组织相关网点实地调研武安小米产业数据,聚焦产业链供应链多样化、多层次金融需求,制定《创建武安小米产业链金融场景实施方案》。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阶段工作目标,创新2款专属信贷产品,提升金融服务精细化水平,推动产业政策与金融资本融合赋能。

目前,武安联社已建立2个先行示范村,逐户摸底,建立了电子信息台账,并进行评级及整村授信,全力确保信贷资源灵活触达“三农”领域,实现贷款精准滴灌。

值得一提的是,武安联社以助农取款设备为发力点,努力实现惠农服务“村村通”。截至7月末,该联社累计安装布放助农POS机208台,小额现金循环机30台。可以为周边民众办理助农取款、账户余额查询、明细查询、存折补登、消费等业务,承担了为各乡村农户进行小额存取款金融服务的角色。

破解发展难题 提出解决方案 

武安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农户在当地钢铁、焦化等企业就业较多,信贷资金需求相对较小。大部分农户搞生产经营一般从事种养殖业,效益回报慢,自然风险、市场风险都较大,部分农户存在思想顾虑,怕承担风险,积极性不高。

为破解这一难题,武安联社实施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不断优化金融服务方式。

同时,武安联社强化农村金融服务专员服务能力,优化农村信用生态环境,以依托支农金融服务站,与村“两委”通过“金融夜校”“金融大集”等多种形式开展面对面宣传,与电视台、主流报刊杂志合作开展专项宣传,通过微信、抖音、快手等新兴自媒体渠道开展线上宣传,细致讲解金融惠农政策,有效普及金融知识,以喜闻乐见形式提高新“双基”共建农村信用工程在群众和客户心中的知名度,重塑良好农村信用环境。

以数字化手段 赋能乡村振兴

武安联社在数字化转型中坚持以乡村振兴为导向,定制化地开发了一系列数字化金融服务产品,旨在满足乡村居民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多元化需求。

例如,该联社探索发展小额快速贷款、供应链金融、农村金融等专业化信贷产品,提供更快速、便捷的线上申请和审批流程。这些产品涵盖了数字农业金融、智能支付、供应链金融等领域,通过数字化手段助力乡村的农业、商业和社会发展。全面开展数字化转型项目群建设,开展数据综合治理,稳步推进数字人民币应用,多维度服务数字乡村建设。

同时,武安联社推动企业级移动开发、科技综合管理、数据开发、企业级金融云研发“四大平台”建设,切实提高自主研发和维护能力,加快推进大数据应用,锤炼金融科技关键技术。尤其是推出 “惠农生活”积分管理平台,打造涵盖积分商城、线上购物、线下消费、业务办理、业务宣传、特色展示、商家折扣等多维场景的本地生活服务体系。在研发过程中落地支付场景,结合商户聚合支付二维码,首创小程序自动识别,自动进行折扣优惠支付,极大提高使用便捷性。

坚守战略定力 助力乡村振兴

今年中央出台第二十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一号文件,表明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鲜明态度,发出重农强农的强烈信号。河北省委、省政府提出深入谋划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河北“三农”场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等四部门提出扩大货币信贷供给,明确重点支持领域,创新金融产品服务,支持区域金融特色城市发展。

“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出台,为我们更好融入乡村振兴大潮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武安联社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方面,武安联社将坚持省联社“稳中求进、转型求变”的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切实将经营发展融入地方经济发展全局,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另一方面,武安联社既要正视不足和面临的激烈市场竞争,也要看到农村金融市场蕴藏的巨大发展潜力,聚焦市场需求和自身问题短板,沉下去扎实做好调查研究,深入农村、企业,深入客户、业务,全面弄清最真实的情况。要将客户金融需求同自身发展有机结合,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

下一步,武安联社将立足武安,辐射全域,在“支农支小”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武安市小米、中草药种植和生猪养殖等特色产业和武安市“经济总量超千亿”的总体目标,从扩增量、稳存量两方面发力,强化地方法人银行责任担当,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以优质金融服务支持地方高质量发展。(孙金丽)

(责任编辑:吴浩)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