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3-12-07 19:29:1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引领未来发展的新支柱、新赛道。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新的增长引擎。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对我国经济和制造业产业发展意义重大,既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有力支撑。
进入新发展阶段,从国家到地方,纷纷加大产业支持力度,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围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县域新的投资方向,在县域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近年来,浙江省长兴县坚持“工业立县”“工业强县”战略,深入推进产业创强争先示范行动,全力打造“1+4”主导产业集群,在产业发展、项目引育、企业培育等方面积累了新经验、探索了新路径。本次调研,围绕长兴县重点产业发展,深入探索其创新范式、集群联动、实践路径,为我国县域经济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效决策参考。
一、坚持实事求是,深刻把握长兴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现状
长兴县,坐拥太湖、背倚天目山,地处长三角中心腹地,襟带浙苏皖三省门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让长兴的发展有了更多的机遇,也面临更高的要求。长兴通过腾退大地块、建设大平台、招引大项目、培育大产业,引领产业集群化、数字化、服务化转型,一体化推进工业全域治理,探索出一条以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为核心,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和数字产业齐头并进的具有长兴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之路。
(一)求“实”,持之以恒夯实产业发展根基
长兴县位于太湖西南岸,北与江苏宜兴、西与安徽广德交界,自古被称为“三省通衢”,区位优势明显,对外交通发达,位于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的90分钟交通圈内。县域内气候温和、四季分明,物产富饶、人文荟萃、宜家宜业。长兴县充分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气候、人文优势,从产业发展实际出发,夯基垒台,为地方招贤纳才、吸引新兴产业一流企业进驻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资源禀赋。近年来,通过不断发展壮大,长兴县逐步成长为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县域经济竞争力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中国工业百强县、中国创新百强县、中国营商环境百强县,成为浙江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省级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省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浙江省纯电动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发展基地。作为省内经济相对发达的区县,长兴县紧抓浙江省首批县域商业体系建设试点契机,构建商贸设施、农产品流通、商贸物流配送“三张网”建设,初步形成网络分布合理、功能配置完备、多业态支撑、集聚辐射效应显著的县域商业体系,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聚集打下坚实基础。
(二)求“先”,转型求变夺得产业发展先机
作为传统工业大县,长兴县工业经济一度过多依赖传统制造业,铅蓄电池、纺织水泥、建材等传统产业占比达70%~80%。随着资源要素、环境容量的深度制约,县域发展逐步面临发展瓶颈和制约,产业转型升级就成为发展的必然之路。从2005年开始,长兴县着力探索、培育和发展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新兴产业集群。2021年,长兴县委、县政府出台《长兴县工业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及指导目录》,进一步明确“1+4+2”现代产业体系,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绿色产业的增量成为集群化发展、全链条升级的“先手棋”。近年来,通过狠抓细分行业转型升级,长兴县累计淘汰落后产能企业900余家,淘汰各类装备3000余台套,腾出土地2.1万亩、能耗80余万吨标煤。目前,全县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243家,较2019年(149家)提高近100家,增加值占规上比重达到35%,较2019年提高5.5个百分点。2022年,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产值达300.9亿元,同比增长187.9%,成为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总投资326亿元的吉利长兴基地已成为吉利集团技术水平最高的4.0工厂,全年生产整车超18万辆,产值达217.2亿元。2023年上半年,长兴县由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和新能源、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产业组成的“1+4”新兴产业实现产值437.2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46.5%。
(三)求“新”,新支柱新赛道破浪向前
在持续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道路上,长兴县的新支柱产业逐步呈现产业聚集、规模壮大的向好趋势。长兴县瞄准新兴产业发展“主赛道”,为新兴产业勾勒出全新的发展格局,充分释放整车项目带动效应,围绕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业开展“产业链”招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产业主机厂的带动作用下,主导产业集聚集度已从2021年82.6%提升至87.9%。吉利长兴基地依托生态优势,实现产品生命周期研发缩短20%、生产效率提升40%、不良率降低40%、能耗降低20%。作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长兴新能源产业已形成了电池研发、生产组装、原辅材料加工、零配件制造、销售以及废旧电池回收等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条。此外,智能装备、生物医药、数字产业等其他主导产业同样活力迸发。为推进新兴产业落地生根、持续发展,长兴县积极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大力招引高端创新人才和团队,在长兴国家大学科技园、复旦大学、吉利研究院等孵化器、高校院所基础上构建科创大平台,打造以政府为主导,企业和科研机构深度合作,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智能汽车产业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以科创平台留住创新人才,以创新人才赋能产业创新,引进合作重点高校和地方院校26家。2022年,长兴县促成企业与浙大、中科院等大院名校开展产学研合作30余项;引进高层次人才创业项目13个,新入选国家级引才项目8个。
(四)求“质”,营商环境、企业质效共提升
一是做实做优营商环境。长兴县全面落实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认真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十二条意见”,制定实施深化“放管服”十条举措,重点健全中介审批提效、企业项目问题闭环解决等机制,大力倡导“人人都是长兴营商环境”的服务理念。截至目前,已累计解决企业各类问题266个、为企业减负超6亿元。根据2022年数据显示,全县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91.7%,较高的税占比也彰显了长兴营商环境的优越性,成为吸引各地投资者的重要参考指标。二是平台环境提质提效。充分发挥吉利、桐昆、超威、诺力等大企业龙头作用,带动上下游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产业协同和技术合作攻关,培育一批产业生态主导企业和核心零部件企业,构建龙头引领、中坚强大、活力充沛的企业发展生态。健全完善“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培育机制,增强创新主体实力,增加发展动能。今年以来,完成毓恬冠佳、三众汽车部件、火凤凰线缆等小升规企业34家,新增盛世华骏、安力智能、吉尼亚等太湖科技板挂牌企业5家,完成爱朵、柏力优、吉尼亚等股改8家,中德、润阳、中钢、松德等9家企业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三是紧扣科技创新牛鼻子。分层分类培育创新主体,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2022年,新增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家,实施技改项目105个,完成技改投入22亿元。全年专利授权总量3689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559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954件,其中高价值发明专利1383件,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20.52件,增长37.2%。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新认定县科技小微企业25家,完成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216家。认定科技领军企业和科技小巨人企业4家,数量居湖州市首位。
二、坚持问题导向,全面剖析长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产业拉动效应不明显
受限于发展基础与时限等因素,对标周边地区情况(为保证数据比对一致性,采用2021年数据,下同),长兴新兴产业集群对于县域整体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成效有待进一步彰显。
从GDP看,2021年,长兴县GDP突破800亿元,但早在2017年,武进、吴江、宜兴、虎丘的GDP均已超过1000亿元。5年来,长兴总量差距仍在扩大,与总量第一的武进相比,GDP差距由2017年的1707.1亿元扩大至2021年的2150.2亿元,与比学赶超的溧阳相比,2021年GDP总量相差459.9亿元,较2017年扩大155.1亿元;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看,2021年,长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80亿元,但武进、吴江、宜兴、虎丘2017年就已超过100亿元。2021年长兴总量分别仅为吴江、武进、虎丘的32.1%、38.2%和43.1%,与三地的绝对值差距分别达175.3亿元、133.8亿元和109.4亿元。
2021年,长兴经济密度为0.56亿元/平方公里,低于环太湖七地平均值(1.96亿元/平方公里);人均GDP(常住)11.85万元,低于环太湖七地平均值(16.01万元),经济密度、人均GDP均居七地末位,反映出长兴亩均、人均经济产出效应仍待释放,经济发展规模和集聚程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产业发展质效不够高
从调研情况和主要指标情况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质效不够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性能力有待加强。
2021年,长兴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为10.3%,居环太湖五地第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为88.9%,居五地第1;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五地第3、第1,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为1.63,五地最低,呈现地方财力保障较好、居民获得感较高的特点。但对标其他地区,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质效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2021年,长兴规上工业企业户均产值、户均利税分别为1.75亿/家、0.15亿元/家,较2017年分别下降0.12/家、0.05亿元/家,均居五地末位。与户均值最高的溧阳相比,分别仅为溧阳的41.2%和31.9%。
调研中了解,近年来,长兴发电、纺织等主要行业效益不佳,叠加新入库的吉利、金佳铜业等重点企业前期投资大、抵扣利润较多,短期内带来“增产不增效”。2021年,长兴规上工业利润率、增加值率分别居五地第3和第4,分别低于溧阳2.2个、4.4个百分点。同时,单位工业产值能耗最高,是其余四地最低的武进的2.6倍,较其余四地最高的溧阳还高出0.045吨标煤/万元。
(三)创新体系需增强
一方面,长兴县主导产业集中度不高,领军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志,2021年,长兴规上工业前六大行业合计占比为69.6%,五地最低,分别低于武进、宜兴、溧阳、吴江15.7个、12.4个、10.2个和1.1个百分点,且前四大行业占比较为均衡,占比在10%-17%之间;反观其他四地,溧阳的动力电池、宜兴的电线电缆、武进的机械行业占比均超过30%,甚至宜兴、武进的第二大行业占比也在20%以上,相比之下,长兴最大的行业占比仅为16.5%,反映出长兴龙头产业规模还需做大,主导地位还需强化。同时,吴江、武进、宜兴规上工业企业数均已突破千家,而长兴规上工业企业数仅为吴江的一半,高新技术企业数分别仅为吴江、武进、宜兴的30.8%、38.0%和46.1%,上市企业数分别为武进、宜兴、吴江的23.8%、31.3%和40%,高新技术企业占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为36.3%,为五地最低。
另一方面,新兴产业自主创新基础能力不突出。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源头,持续的基础科学投入和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研究成果的高效转化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制胜法宝。2020年,长兴R&D经费支出占GDP比重为3.3%,居五地第3,2021年发明专利授权、年末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居第3,在当前你追我赶的新兴产业发展浪潮中,仍需持续不断加大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和强度。
三、坚持守正创新,加快推进长兴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一)聚焦强链补链延链,构造现代产业体系。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增长期,据统计,截至2023年9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821万辆,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到37%。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最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聚集地,集聚了60余家整车企业及5800余家规模以上零部件企业。长兴县在新能源产业大发展的趋势下,应不遗余力打通产业链,借势吉利汽车,按照“整车带动、配套驱动”的发展路径,以整车为引领,重点招引控制系统、驱动系统、汽车底盘、车身等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从而破解部分“延链、补链、强链”型项目的快速承接难题。在外部招引配套企业的同时,全面排摸县内配套产能资源,全力提升上下游配套本土化;依托吉利生态数据产业园、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平台,加大延链力度,加快打造整车及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后市场服务”的完整产业链,实现全产业产值倍增。坚持“大产业”向“大平台”集聚,开发区以构建千亿级产业园区为目标,提前规划承接千亿产业的土地、资金、人员、物流等,确保配套功能布局合理,提升平台承载能级,真正形成县域经济“拳头”增长极。
(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正由零部件、整车研发生产及营销服务企业之间的“链式关系”,逐步演变成汽车、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多主体参与的“网状生态”,产业上下游覆盖面扩大,与芯片、软件等产业交叉增多,每一关联环节的发展水平都会影响产业集群整体发展质量和竞争力。
构建多部门联动,关联企业参与的产业协作平台,重点建设装备验证服务、零部件导入服务、材料引入服务等平台功能,提供技术咨询服务。鼓励共建创新载体,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深化合作,通过建设开放实验室、共性技术平台等多种途径,共建研发机构。实现涉及不同行业、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产业融合创新。以上都是推动长兴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打造优质营商环境,强化产业发展支撑。一是优化企业服务,提振企业信心。要坚持以市场化为引领,加大改革力度,不断释放巨大市场潜力,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为目标,更深更广推进市场化改革,充分调动企业积极性,让创新创业涌流,市场活力迸发。二是不断拓宽人才引入渠道,搭建才能展示舞台。充分利用“长三角”地区丰富的高校和人才聚集的区位优势,利用长兴的优越宜居环境,拓宽政企合作渠道,招贤纳才,吸引更多创新研发人才、青年领军人才来长兴就业创业;排摸企业用工需求,助力企业人才招聘,让各层次人才在长兴“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四、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引领性作用
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期间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指出,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从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到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问题,再到“新质生产力”的提出,无论是“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还是“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都传递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体系与新质生产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鲜明信号。持续推进我国县域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要深刻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质生产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全局性、引领性特征,准确把握“融合”“集群”的主要特点,着眼于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空间布局、提高科技自立自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等方面,推动战略性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更加稳健、持久和健康。
(一)加强统一规划和宏观指导
面对新一轮前沿科技发展浪潮和国际竞争,我国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关于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合作协议》等多个政策文件和规划,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指明方向和提供强力支撑。新征程上,要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有关决策部署,着眼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用新发展理念统揽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从宏观战略高度着手,分地区分类别推动各地区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构建产业集群梯次发展体系,分类分批培育和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引导和储备各具特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形成分工明确、特色鲜明、相互衔接的发展格局。
(二)营造公平开放集群创新生态
一是营造公平开放的竞争环境。依托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的契机,积极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破除不公平市场竞争环境,提升集群内不同创新主体协同发展能级,支持和鼓励各类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二是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打破创新资源要素流通壁垒,鼓励创新要素在合理条件下自由流动,加快集群转型升级发展。三是打造区域间协同创新平台。积极打造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交流合作平台,及时总结发布各地集群发展成功经验,促进不同区域集群协同合作发展,优势互补。
(三)强化集群升级创新顶层设计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集群特点鲜明,发展基础迥异,如何根据实际选择好适宜的创新发展路径将是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创新发展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要鼓励各地区围绕新时期本地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目标,立足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和发展定位,紧跟经济产业发展趋势,明确突破口、找准发力点,研究制定符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产业发展政策和顶层设计方案,推动集群一体化、协同、高效、开放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瞄准本地区集群升级创新的薄弱环节,加强部门统筹协调,完善产业发展大数据监测机制,发挥好政策组合拳效应,精准提升集群升级创新发展能级。
(四)打造多元集群创新人才体系
坚持政策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围绕各集群重点发展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培养一批专业人才,鼓励人才在各类型县域经济体中自由流动。一是大力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加快实施针对不同新兴产业领域的引才计划,建立人才市场化认定标准和奖励机制,鼓励成立“创新人才创业基金”,支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二是积极推进本地化人才培养政策,准确把握产业发展新趋势,寻求与高质量人才培养机构开展合作,根据实际需要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才、管理人才及高水平技术人才。三是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研究探索提高人才待遇水平,在创新创业、居住及子女教育等方面推出创新支持政策,促进人才发挥作用。
(文\2023年秋季学期司局级干部进修班调研组 马海涛 张克均 杨金智 高桦 赵明 陈若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