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4-03-08 13:55:14
辽宁岫岩满族自治县是一个地产丰富的农业县,岫玉素有“华夏第一玉”的美称,已有八千年的历史。而作为资源型的岫玉、食用菌、柞蚕、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项目扬名国内外则是十年前的事。岫岩农商银行伴随着这些特色产业的传播、成长、发展和壮大,成为岫岩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多年来,该行端正经营方向,牢固树立为特色产业服务的宗旨,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和城乡覆盖的网点资源,从简化贷款手续,强化支持力度入手,大力推进岫玉、食用菌、柞蚕、蔬菜大棚等七个富于地方特色产业项目贷款,取得丰硕的成果。截至1月末,该行累计投放贷款275.99亿元,其中累放涉玉贷款60.8亿元,菇农贷款36.6亿元,柞蚕18.2亿元等等,使之形成以岫玉为龙头,食用菌、柞蚕丝、黄牛养殖等特色农业品牌为依托,辐射周边、面向国内外发展的产业链条,造就近15万人的产业大军,创造数亿计的产值,使这个仅有50万人口的农业县走上以产业为支撑、全民创业之路,岫岩农商银行也开创了“行兴民富”的“双赢”新局面。
培育特色生根的大产业
2006年,岫岩县委、县政府提出“念好山字经,打好资源牌,唱好开放戏”的兴县富民的战略。那时也正是辽宁省联社成立后提出支持县域经济,支持全民创业之时,该行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调整资金投向,支持县域经济产业化发展。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他们选准产业发展的结合点,决定支持岫玉、食用菌、柞蚕、大棚蔬菜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项目,着力在服务手段上下功夫,解决生产环节中的资金问题,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
岫玉作为岫岩满族自治县的传统的产业,很多零售企业大打价格战,停留在卖原料、卖产品的简单粗糙流程当中,形成不了玉雕产业发展对品牌、品质、品格的高要求,极大地浪费岫玉及人才资源。为此,该行与县政府合作,下发《关于岫岩农村信用社支持岫岩玉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制定详细的信贷扶持政策,对有实力、具有潜力发展的玉雕企业重点倾斜,使一大批岫玉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出品味,走上岫玉兴县之路。有20余家由过去的小作坊加工生产,慢慢成为国内闻名遐迩的玉雕企业。
近年来,为打造一手货源和原产地供应链,该行着力支持岫岩电子商务产业基地落户岫岩玉文化产业园。他们时刻关注园区动态,密切跟进园区建设情况,了解其融资需求。通过制定政策、降低融资成本、定制专属产品、丰富信贷主体等措施强化金融支持,推动岫岩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高质量发展。迄今为止,该行已为该基地项目启动和后续电商推广累计贷款投入6900余万元。该基地的成立,彻底改变了岫岩玉在销售中,由于地方偏僻导致人流不足推广困难的局面。2020年以来,因为岫岩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的成立,岫岩电商营业额达30多亿元,连续几年被评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目前,岫岩玉已经形成以岫岩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为龙头的五大岫玉专业市场,经营商户达3000多处,玉器产品远销亚、欧、美许多国家和地区,每年实现利税5亿元之多。
岫岩是食用菌生产大县。十年来,该行打破春放秋收的惯例,对食用菌特色产业贷款实行按季节发放,菇农贷款随用随放。并按农业贷款用途使用,在利率、计息上给予重点倾斜,仅牧牛支行从香菇的早期选择品种、订购菌种、采购原料到销售环节进行全方位的信贷服务。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该行累计发放食用菌贷款1.5亿元,每年生产香菇120万吨、滑子蘑30万吨等,产值达3亿元以上。目前已经形成牧牛、三家子、大房身、朝阳、药山、清凉山等24个乡镇生产、销售食用菌链条,每年接种食用菌木腐菌量达6.5亿袋(棒)。仅以香菇为例,2023年已出菇20万吨,年产值可达10.25亿元。香菇生产的“0912”“808”“937”“旱丰八号”已成为当地品牌,拳头产品,利润丰厚,引来广州、深圳等多地客商云集,吸引着“康师傅”、“统一”等大型食品企业的合作。
同时,岫岩又是全国的柞蚕之乡,有着传统的放养柞蚕的习惯和经验。多年来,该行为发挥这一优势,在加大柞蚕贷款投放的同时,每年帮助近千户蚕农放养柞蚕20080把,总产茧量15000吨,收入2.2亿元,户均收入5万元。为了把柞蚕产业做大做强,十年来,该行累计投放10.1亿元支持16家企业缫丝企业进行设备改造、更新或产品深加工。在近三年不景气的情况下,重点支持红旗凤兴缫丝厂、龙潭龙达丝棉有限公司等5家缫丝企业提质量,创效益,满足这些企业的资金需求,使柞蚕成为岫岩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和农民创收的重要来源的产业得以链接,并由此带动劳动力就业和相关的收购、运输等业的发展,拉动县域经济走上新台阶。
解决特色发展大问题
有了特色产业项目,没有资金的支持,曾是农民增收和乡镇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该行的小额农贷和小微企业贷款的推广恰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牧牛乡共有农户 4166户,人口1.8万人。自2005年以来,该行牧牛支行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发放小额农户贷款5122笔,累放金额2.2亿元,帮助农民建起闻名遐迩的食用菌基地。目前,全村75%以上的农民从事食用菌种植,种植品种如香菇、草菇、滑子蘑、鸡腿蘑等达6个之多。2023年以来,全镇人均收入高达3万元以上,其中有2.1万元来自食用菌生产。全镇有高档轿车281辆,80%以上的农户盖上高标准的新房,计算机网络四通八达,秧歌队12支,农民已经从简单物质生活向高标准的精神追求迈进。在笔者调查过程中,村民深有感触地说:“农商银行的贷款就像及时雨一样,帮助我们解决了大问题!”
带来经济增长的大效益
岫岩农商银行的贷款具有贷款额度小,发放面广的特点,避免贷款的过份集中,分散了贷款风险。近十年来,该行累计发放特色产业贷款23916笔,金额25亿元,占全部贷款的71%以上,回收率达80%以上。截至上年末,不良贷款较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而特色产业贷款为该行闲置资金找到了出路,优化信贷结构,降低信贷风险,有效地改善了该行的经营状况。截至上年末,该行资产规模实现158.19亿元,较2015年增加100.70亿元,其中贷款规模达88亿元,增加45.94亿元;各项存款余额实现142.15亿元,较2015年增加89.87亿元。存贷款规模不仅牢牢站稳岫岩地区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排名岫岩银行业金融机构首位。经营利润连创新高,排名鞍山地区农信机构的前列。2023年,累计上缴税金34,184万元,是岫岩税务系统的重点纳税企业之一。先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重大贡献单位”,被省联社授予“星级服务网点”,被中国银监会评为“优质服务规范服务千佳示范单位”。(李宝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