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教育强国论坛

“践行绿色理念 建设低碳学校——2024年世界地球日活动”在北京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4-04-23 18:02:41

4月22日上午,在第55个世界地球日之际,“践行绿色理念  建设低碳学校——2024年世界地球日活动”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举行,会议由海淀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中心主任宋世云主持。

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王方、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巧玲、项目负责人王鹏、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中心副主任龙艳、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徐丹、海淀区水务局副局长刘忠民、海淀区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余建科等领导和专家参加活动。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王方讲话

王方在讲话中指出,海淀进修附小以课题为引领,开启了学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工程,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思想意识、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及行为习惯,不断提高孩子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小手拉大手”从“全员、全过程、全学科、家校社协同”等层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学校抓住了三个“关键”,落实五个“着力点”,引入新型供暖,开展校园设备设施更新改造,实现节能减排,突出环境育人。

王方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绿色低碳教育发展,提升校园建设绿色低碳水平。以《北京市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指导,坚持统筹管理,坚持节约优先,坚持全程育人,坚持开放融合。抓好学生习惯培养,抓好家校合作,抓好协同育人,在新质生产关系构建中持续强化育人新优势、激活发展新活力,为扎实推进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作主旨发言

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校长张秋敏从建设绿色低碳学校的理念、建设绿色低碳的创新路径、关于生态文明教育深入发展的思考等三个方面,介绍了进修附小近年来生态文明教育的经验和成果。

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研究员王鹏对进修附小提出了三点想法:学生的绿色科技素养的培育要结合绿色学校的战略建设,有更深层次的规划和发展;进一步完善双减背景下的学校整体的课程建设;搭建更多平台,让学生融入生态的自然中去学习,去感受。

北京教科院终身学习与可持续发展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王巧玲副所长进行专家点评,此次活动体现三个示范。一是做好低碳学校的创建;二是做好碳核算的前期摸底工作;三是规范实验学校的行为。她建议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生态文明教育主题更好地融入学科教学当中,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导向,有学科立场;注意结构化的理解;概念的关联,知识和场景关联。

据悉,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小学自2022年参加海淀区教科院组织的“利用地域资源开展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研究”课题,选择了“以水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案例研究”这一子课题,两年来,围绕课题内容,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生态文明教育活动,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生态环保意识。

(陈达)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