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文化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博学——复旦大学书画双年展”在上海图书馆举行

来源:民生网2024-05-20 16:05:24

恰逢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成立45周年之际,由复旦大学党委宣传部、复旦大学工会指导,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书画俱乐部主办的“博学-复旦大学书画双年展”于2024年5月18日至5月21日在上海图书馆举办。

复旦大学原党委书记、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主席秦绍德、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原党组书记沈国明、上海市书画进修学院院长张信、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左超 、复旦大学校工会副主席金再勤、上海复旦大学校友会常务副会长华彪、复旦大学档案馆副馆长周律为开幕剪彩。 

“博学——复旦书画双年展”参展主要作品的作者除已故的王蘧常、郭绍虞、朱东润、周谷城、苏步青、伍蠡甫、严北溟、吴剑岚、林克、华中一、喻蘅和楼鉴明之外,还有龚学平、龚心瀚、王荣华、程天权和秦绍德,以及潘良桢、王培南、陈翔、郑重、吴晓明、黄玉峰、邵璞、周桂发、刘九洲、刘伟民、杨家润、高翔、沈国麟、郑召利、邓廷毅、刘华云、王俊宇潇、王默之、朱晓东、晏海林、裘正义、许德民、张正昂、丹长江、李彬勇、黄劲松、张躬、杨靖、包蹇和华彪等。

《学而时习之 文不亦说乎》 王蘧常作品

据悉,在“博学、笃志、切问、近思”系列展览中,计划分批次推出重点艺术家。“博学”展重点介绍的是王蘧常(1900-1989),复旦大学哲学系的教授,王蘧常的章草,在20世纪书法史上,独树一帜,他的书法思想强调“沉着痛快”,并且找到了专门的字体,让人耳目一新,在书法史上有独特贡献。

在展览的开幕式上,吴晓明教授做了关于王蘧常书法艺术的简要讲座。展览汇集了王蘧常书法作品9件,包含立轴、斋号、对联、手稿、信札等形制,是王蘧常书法的一次小型汇集。

在书法上,王蘧常从50岁左右开始,精心研究《居延汉简》《武威汉简》《敦煌汉简》《罗布泊汉简》《楼兰魏晋竹简》和《流沙坠简》,注意篆、隶的内在联系,“欲化汉简、汉帛、汉陶于一冶”,“拓展章草之领域”。60岁后能默诵《说文》部首,并用小篆写了六七年日记。70岁后,其章草书法已从成熟走向别树一帜。作品曾先后到法国、日本展出。识者评其章草特点:“无一笔不具古人面目,无一笔不显自己的精神。”其章草书法艺术“博取古泽,冶之于章草之中,所作恢弘丕变,蔚为大观”。

王蘧常笔力沉雄,毫无虚笔,一洗沈寐叟尖刻之习,古今无有匹敌。尤其先生后期之作,老辣生涩,直若刀凿锥刻,非是软笔所为。其次是用笔以中锋为主,适当辅以侧锋。中锋使笔画沉着干净,即便是许多涩笔也显得笔迹清晰,毫不含混,避免了章草容易飘浮的缺陷,侧锋的使用又使其不失章草特征,增加了点画的丰富程度。

“博学”发展计划自2023年底公布以来,获得复旦大学师生广泛关注,参展人员有90多人,180多件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可以看到热爱艺术的复旦学子,都从自身特点出发,寻找适合自己的书画艺术道路,用心尝试,表达了对于艺术的追求与对生活的热爱。

邵璞 《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 焦墨山水

此次展览,不仅是对以往的复旦大学书画篆刻艺术的回顾,也是汇集作品,向社会展示复旦大学的书画风貌,同时也是建设一个平台,让热爱书画的学子,获得互相观摩、共同提高的机会。

复旦大学书画传统源远流长,复旦创始人马相伯,就是一位书法大家,继之者严复、夏敬观,亦擅书画。师生之中又有于右任、罗家伦、伍蠡甫、程沧波、周伯敏、吴剑岚、吴羖木、朱锦江诸贤,皆声闻艺坛,名垂校史。新中国成立后,一批苏浙沪名师汇聚复旦。其中学问渊博且精书善绘者,如郭绍虞、王蘧常、朱东润、周谷城、林同济、伍蠡甫、吴剑岚诸。黉宫渊薮,一时人物云集,艺熏曦园。改革开放初,复旦书画再度勃兴。1979年6月,楼鉴明、潘良桢、祝敏申诸同学发起组织学生社团“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聘郭绍虞为顾问。1982年又将之拓展为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之社团,举朱东润为会长,喻蘅先生及楼鉴明、王鸣文同学为副会长。自此校书画会成为全校师生校园文化之基地,经常举办有关书画之讲座与学术讨论,开展创作实践和展览交流活动,其中1983年在虹口公园举办“第三届复旦之春”书画展;1993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复旦安吉书画联展;2005年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百年墨香、世纪情缘-复旦大学建校一百周年书画展”;2019年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翰墨复旦 卿云烂兮-复旦大学书画篆刻研究会成立四十周年书画展”等,影响甚巨,以其翰墨风雅,倾动沪上。为弘扬复旦书画人文传统,同仁合议,计划以复旦校训为主题,以双年展为形式,分别开展主题为“博学”“笃志”“切问”“近思”共计四场展览,历时八年,希冀扩大复旦书画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以此提升每年的公共教育活动,打造复旦人文艺术品牌项目,在文化方面为建设“第一个复旦”助力。

(一丁)

(责任编辑:李菁)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