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金融理论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金融理论

建高水平农商银行 助金融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生网2024-05-30 14:58:57

农商银行作为服务地方经济的中小银行, 要把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作为目标,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我国建设金融强国贡献力量。

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必须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金融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用“八个坚持”总结了新时代金融发展规律,将“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放在了首位。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既是中国金融发展的特色,也是新时代农商银行建设高水平商业银行的根本保证。要经营管理中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严格落实“第一议题”“第一堂课”制度,要落实好党中央“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四川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重大战略,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发挥农商银行党委“统揽全局、 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和党委前置研究重大经营管理事项制度,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有机统一,推动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职责落到实处。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把各级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必须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坚持以人 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是金融发展的价值观问题,根本上要做到 金融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农商银行要把做好普惠金融、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共同富裕作为价值取向和最终归属。要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自觉践行群众路线,坚守服务地方经济的市场定位,确保信贷资金全面用于当地。 要扎实做好普惠金融服务,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不断加大对老少边穷等金融服务薄弱地区的金融支持力度,做到金融为民、金融利民、金融惠民、金融便民,助力广大农村群众致富奔康。要持续加强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建设,优化线上移动金融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覆盖面、可获得感, 努力实现“日常金融不出户、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 (镇)”的普惠金融目标,健全完善覆盖当地的最大一张金融服务网络,全力支持人民群众朝着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现代商业银行组织体系

农商银行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方金融主力军和普惠金融主力军银行,必须因地制宜,健全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要更加立足当地实际,聚焦精细化、精准化、特色化、差异化、专门化运营与服务,持续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支持力度,精准有效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求。要深入推进农商银行改革,鼓励符合条件的市州组建市级统一法人农商银行,通过改革增强风险抵御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能力和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能力。要健全完善组织架构,推动形成总行、支行、网点、专营机构、农综站等分工明确、相互协作的组织体系。要加强网点建设,健全支行功能,在存款、贷款、结算等传统业务基础上,创新开展银行理财、银行保险、贵金属销售、国际业务等特色业务,全面满足当地金融服务需求。要加强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理财企业等的合作,引导更多资源流入“三农”、小微企业等领域,不断完善农商银行拓展协作模式,更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必须完善多样化专业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

农商银行要完善多样性专业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务必紧紧围绕“五篇大文章”,聚焦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不断丰富产品和服务。在科技金融上,积极提升自身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创新“税电指数贷”等特色信贷产品,加大对当地科创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推动地方科技水平持续提升。在绿色金融上,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发展,全方位为乡村振兴中的绿色农业产业提供金融服务,逐步退出“两高一剩”产业,推动生态环境持续好转。在普惠金融上,用好用活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金融工具,完善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农户小额信贷等服务低收入群体的信贷产品体系,推动金融资源向落后地区、贫困人口倾斜。在养老金融上,针对性研发设计产品期限长、收益稳定、可满足低风险偏好的养老储蓄产品,根据不同类型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特点提供普惠性、标准化信贷产品和综合服务方案,增加网络终端及智能设备大字服务、语音辅助、一键求助等适老化改造功能,提升老年金融服务体验。在数字金融上,坚持“守正创新”,确保数据安全的同时,积极拓展互联网移动终端等服务渠道,精准触达传统金融服务难以覆盖的群体,增强数字赋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持续提高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可获得性。

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必须做到自主可控安全高效

“自主可控”意味着金融基础设施体系的建设和运营完全自主掌握,这就要求农商银行必须通过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资源,按照最新信创标准推进设备和系统升级换代,确保网点、系统和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商银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要扎实抓好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市场风险、道德风险、科技风险等一系列风险防控,持续压降不良贷款余额,综合运用政治监督、条线监督、审计监督“三位一体”大监督体系,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和防控,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高效运转是高水平农商银行的基本要求,农商银行要建立高效运转、畅通互联的内部管理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左右联动、内外联动,提高内部上下级之间、机关部门之间、政银企等内外部之间的信息共享水平,充分发挥金融的资源配置功能,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农商银行作为地方中小金融机构,在建设高水平农商银行的道路上面临诸多固有难题和新的问题,但只要确保方向不偏、目标不变、力度不减,就一定能够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大有作为。(李 蕻)

(责任编辑:吴浩)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