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旅游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广东梅县区:加快旅游产业融合赋能高质量发展

来源:民生网2024-06-03 13:06:56

近日,“2024中国最美县域榜单”在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发布,广东梅州市梅县区再度榜上有名。值得一提的是,梅县区自2021年首次上榜以来,已连续四年占据榜单。这是梅县区的一张闪亮的文旅名片。

绿美梅县日新月异的面貌。沈威摄

梅县区是原中央苏区县,素有“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金柚之乡、长寿之乡、山歌艺术之乡”的美誉,是中国旅游强县、全国文化先进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县域、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获评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最具民俗文化特色旅游目的地、全国客家文化生态旅游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连续九届跻身全省十强。   

梅县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目前粤东地区唯一一家国家5A级旅游景区--雁南飞茶田景区,有叶剑英纪念园、雁山湖国际花园旅游度假区和灵光寺旅游区3家4A级旅游景区和3家3A级旅游景区,以及麓湖山文化产业园、松口古镇、南源世第等一批各具文化特色的景区景点,此外有侨乡村、阴那村、长教村等一批旅游精品村和旅游特色村。雁洋镇是首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雁洋镇长教村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长教村、阴那村被认定为首批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松口古街区。

“梅县区加强旅游产业规划,注重提质增效、练好内功,进一步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提升梅县旅游品牌的热度、亮度,探索新经济、新业态下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道路。”梅县区有关领导表示。

坚持项目带动,打造特色精品

梅县区聚焦项目招商、市场运作、引入社会资本、增加公共配套等方式,以项目为抓手,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一方面积极推动松口古镇文旅开发项目,前不久,“松口印象”项目在松口古镇移民广场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广东省旅游控股集团贯彻落实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会的具体行动之一,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展示客侨历史文化和客家风情的新平台、对外文化交流传播的新窗口、促进松口古镇未来发展的新支点。另一方面大力推动现有旅游产品提质升级,推动南寿峰旅游景区创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灵光寺旅游区、客都人家文化旅游区开展A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复核工作,丰富灵光寺旅游区旅游产品,打造阴那山樱花园,近2年成为粤东地区旅游热点并辐射带动梅县区丙雁观光体验、餐饮住宿等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指导雁南飞茶田景区进行5A级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与服务质量提升工作,实施茶旅融合发展项目,推动文旅产业发展步入新阶段。

坚持文旅融合,推进乡村旅游共建

首先,支持指导南口亲子乐园,玉水厨乡·小蛮牛田园综合体等发展,指导松口镇持续完善旅游相关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参照相关标准努力打造文化和旅游特色镇。

其次,加强旅游住宿业品牌打造,梅县区抢抓2020年成功协办首届广东民宿大会的契机,扶持本地民宿产业的发展,不断提升区民宿产业的整体品质和经营管理水平,鼓励科学合理利用乡村民居,还原“客家味道”,打造志睦楼、仁寿庄等一批乡村旅游特色民宿。

再则,探索农民合作社、共享农庄等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农户转变为乡村旅游经营者和从业者。长教村创造了社会资本运营村落模式的典型;侨乡村依托丰富的客家古民居建筑,打造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田园风光和客侨文化为一体的特色侨乡旅游强村,活化利用南华又庐,开发了侨乡亲子开心农场、细柚大草坪等游乐项目;玉水村依托省“厨师之乡”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建设了小蛮牛文化田园基地;水美村发展红色研学项目,研学经济成燎原之势。

此外,打造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围绕乡村旅游、生态康养旅游、民俗文化旅游等主题,结合季节特点、时间节点,推出精品线路和产品。如以春季主题线路以赏花踏青、农事采摘、亲子休闲等为重点,推出“探古道、赏春花、品茶韵—梅县区赏花踏春古镇游”,已入选国家文旅部“乡村四时好风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让游客体验客家乡村风情、感受乡村振兴与文旅深度融合成果。同时,“叶帅故里、美丽梅县”乡村旅游线路入选首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梅县松口南洋古道乡村游”获评第二批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坚持营销推广,擦亮梅县文旅品牌

持续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参加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广西桂林东盟博览会、(南昌、泉州、重庆、成都)、梅州文旅(广州、深圳、汕头、潮州、揭阳、漳州、龙岩、泉州)等宣传推介活动。第六届世界客商大会,2023年梅州马拉松赛事期间,开展细柚带你游梅县活动,进一步推介梅县乡村旅游。同时,积极打造“相约梅县”文化惠民品牌,走进名人故居、红色基地、乡村舞台、旅游景区,以现场展演客家山歌、舞蹈、小品、木偶戏等形式,讲述梅县好故事、传播梅县好声音。

坚持夯实基础,提升文旅基础设施

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依托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品牌影响,不断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置,强化科技支撑,完善沿线旅游便民惠民服务设施、引导标示等配套设施。新建梅州•雁洋国家级文旅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功能融合点(雁洋镇文化旅游服务中心),提升整改雁洋国际慢城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设施,积极谋划乡村“厕所革命”项目建设,已完成了全区A级旅游景区旅游厕所电子地图标注工作。

眼下,在省道S242线梅县区梅西至程江公路建设工程沿线,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热火朝天地进行施工。这条省道又被称为“西部旅游快线”,依次穿过梅西水库、观音塔、洞天湖旅游度假区、洞天温泉酒店、洞天公园、太乙宫、普渡庵、佛光寺等著名旅游景点。

据悉,梅县区将坚持文化引领,持续发力文旅融合发展,用好客家文化资源,擦亮红色文化品牌,挖掘历史人文资源,充分展现梅县文化之乡魅力,助力打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广东样本,让“叶帅故里,大美梅县”深入人心。

(冯森达 黎剑)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