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乡村振兴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陕西黄龙:植保无人机显身手 “高科技”解决“心头事”

来源:民生网2024-07-17 17:05:45

三分种,七分管,眼下,正值玉米生长的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防治的最佳时期。连日来,陕西省延安市黄龙县界头庙镇抢抓农时,积极开展玉米病虫害防治工作,充分利用植保无人机“飞防”作业,精准喷药,将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相结合,用科技助力农业,保障粮食丰产、农户增收。

近日,走进界头庙镇,一片片翠绿的田野映入眼帘,绿油油的玉米迎风摇曳、长势喜人。植保人员正在把勾兑好的农药加入无人机药箱,随着螺旋桨的一阵嗡鸣声,无人机按照设定的路线,沿着玉米田匀速飞行,雾状的农药从机体喷出,精准而又均匀地喷洒在叶面上,形成一道雾帘,短短十几分钟,无人机就完成了数亩玉米田的喷洒。

“我们最近每天出动4架植保无人机,服务界头庙村及周围的群众,主要用于现阶段喷施叶面肥和病虫害防治,每个架次可装四十升水和药,飞行时间在10~15分钟之间,1个小时可喷洒20亩地左右,一亩地的作业费用只需要10元。”植保工作人员徐长松介绍道。

据了解,植保无人机低空喷洒农药具有效率高、成本低等特点,是传统人工喷雾器的30倍到50倍,极大减轻了人工作业的劳动强度。随着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植保无人机正逐渐进入田间地头,助力农业生产“加速度”,为现代农业发展插上“科技之翼”。

“现在玉米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药是植保人员帮忙配的,喷洒也有植保人员跟踪,今年喷药省力又省心,真是解决了我的心头大事!”农户王长路高兴地说道。

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新形势,推动农业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发展,建立农民与土地新型生产关系,近年来,界头庙镇以玉米产业为主,按照“集体引领、合作社推动、农户参与”的模式,聚焦玉米产业“耕、种、防、收”四个阶段,探索提供全流程“一站式”服务,积极普及推广机械播种、无人机管护及机械化收割等科技化种植手段,进一步提升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种植水平,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翅膀”,为农业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让乡村振兴的路走得更实更宽。

(刘小燕 屈丽丽)

(责任编辑:罗芳菲)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