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咸宁新闻网2024-08-12 17:09:41
在新能源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浙江师范大学储能锌锋团队以其卓越的科研实力,成功在高性能水系锌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在三年的时间里,团队自主攻克两大关键技术、持有国家发明专利5件,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7篇,赢得了业界的广泛赞誉与高度关注。
负责人郑杭文于2021年开启材料研发之路,团队历时3年,首创原位共嵌入、单原子取代等2项关于水系锌离子电池的核心技术,将粒子嵌入超薄纳米花层,利用其支柱作用,将层间距扩大到0.72nm,有效提高锌离子的存储空间,加快锌离子的嵌入脱出速率,并用铁均匀取代框架,吸引层间粒子,减小键长,进而稳定框架。成功解决正极材料比容量低、充电电流低、稳定性差的3大难点,填补国内水系锌电池正极材料技术空白,助力储能朝着更安全、绿色方向发展,进入零爆炸的安全“锌”时代。
对于这段充满挑战与收获的科研历程,郑杭文感慨万分:“储能技术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领域,然而,高性能水系锌离子储能电池的正极材料却长期受到国外技术的垄断与制约,这正是我决定启动这一项目的初衷所在。我衷心感谢浙江师范大学给予我们的坚定支持与帮助,也感谢团队成员们的辛勤付出。未来,我们将继续秉承创新精神,以技术为引领,推动国家科技进步,担当起青年一代应有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