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4-09-10 17:27:24
9月8日,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开幕会在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举行。该活动由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办,会上聘请了“科学节”的指导专家,安排了两堂“科学走进课堂”的教师授课。北京市大兴区教委主任赵建国主持了大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王攀,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冯洪荣,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特级教师、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主任张毅,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副主任王进展,大兴区政府党组成员、副区长周冲,大兴区教育工委书记王群会,大兴区科委主任任娟娟等领导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团区委、区创新学院、大兴区师生代表等约200人参加了会议。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北京青少年创新学院院长王攀在开幕会上讲话
王攀在讲话中指出,北京市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以“科学节”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设置体现科学引领的科学家报告、呈现科学教学的新课程探索、注重科学发现的学生科学创意市集、重在科学探究的科学探秘奥林匹克,让“科学节”不仅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平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还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平台。他希望“科学节”在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努力下,常态教育空间中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的一项项硕果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冯洪荣在讲话中表示,“科学节”是一个交流思想、呈现成果的展台,是一个激发潜能、培养潜质的平台,让科学之翼展翅高飞的舞台。期待与各方携手,凝为国育才之初心,聚科教共育之合力,激发改革活力,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中,共筑自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坚实基石。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校长、原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在会上发言
大兴区第一中学校长、原清华附中校长王殿军在会上分享了科学教育加法的学校实践。他回顾了世界科技发展历程的四次工业革命,介绍了学校优秀校友颜宁院士的成长经历。颜宁在大兴一中就读期间,经常和化学老师探讨问题,将书本知识不断拓展,从“悟与学”中探寻出科学发展之道,中学阶段点燃了她科学的梦想,奠定了她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精神,这一点对她日后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他倡议同学们一定要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充分展示自己的科技创新成果,让科技创新的种子在同学的心中发芽;一定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在动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注重团队合作,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共同进步。
张毅介绍了科学节的筹备工作和布置,与上半年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数学节”相呼应,下半年2024年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从9月8日开幕到12月11日闭幕为期三个月。科学节旨在推动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不仅是学生科学探究的平台,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还是学校特色发展的平台。以体现科学引领的科学家报告、呈现科学教学的新课程探索、注重科学发现的学生科学创意市集、重在科学探究的科学探秘奥林匹克为主要内容,以市级引领、典型带动、区域推动为组织方式,整体推动区域、学校教学与科技创新、社会发展的有机衔接。
北京市中小学“科学节”的第一天,取义于物理概念重力加速度常数(9.8m/s²)。专题片《“科学探秘奥林匹克”成为京藏学生情感交融的纽带————记2024“雏鹰爱心行动-拉萨行”》,带领大家回顾了2024年8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应北京援藏指挥部邀请组织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带领师生走进雪域高原,将“科学探秘”奥林匹克项目带到了当地,推动京藏两地学生合作共探,增进京藏两地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的难忘历程。
作为其中一员,大兴一中高二学生孙烺曦介绍了他和北京的师生们如何带领拉萨学生开展“科学探秘”奥林匹克,从中感受到不仅播撒了科学的种子,更收获了成长的果实,深刻体会到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以及民族的命运是紧密相连。
作为科学家代表,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博做大会发言,分享了他参与推进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科研经历和推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的感受,对“科学节”的举办表示期待,希望同学们从小树立科学理想,提升科学素养,成长为强国建设亟需的创新型人才。
会上,对赴拉萨开展“科学探秘”奥林匹克项目的北京市第三十五中学、北京中学、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附属实验学校、大兴区第一中学、顺义区第五中学的师生团队予以了表彰。
开幕会结束后,以科学发现、科学引领、科学探秘、科学教学为四个主题,分别举办了大兴区的学生科学创意市集,开设了专家的引领性课程,汇聚了2023年和2024年赴拉萨的中学师生以及全市具有引领性的学校带来的“科学探秘”奥林匹克动手实践项目。
(陈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