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4-10-15 10:18:58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10月12日,“东北雨姐”红薯粉事件画上句号。检测结果显示,其直播推广的红薯粉条送检样品未检出红薯源性成分,检出木薯源性成分。此外,因涉及虚假宣传,雨姐传媒被罚款165万元,并被要求公开道歉及进行彻底整改。
东北雨姐在明知配料表有问题的情况下,仍然在直播间大肆宣扬,用“假一赔万”“质量姐给你把关”等承诺和保证树立一个看似真诚、朴实的形象,诱导大批信任她的用户下单,为她的谎言买单。然而,问题曝光之后,避重就轻的道歉、弃号重开的决绝、敷衍了事的服务态度也让网友唏嘘不已。
“言不信者,行不果。”需要看到的是,像东北雨姐这类大量级的网红“堂而皇之”地睁眼说瞎话,会引发一定的社会恐慌。这种行为可能会导致公众对于商品信息的普遍不信任,一定程度上压缩优质商品的生存空间,这并不利于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网络环境,甚至会影响社会的和谐稳定。
诚信赢天下。做生意最重要的还是诚信。由于电商直播的虚拟性,消费者往往不能与商品直接接触,而是依靠主播的讲解和“人设”来形成对商品的“触感”。如果只是一味地把粉丝当做人血馒头来啃,把欺骗当做摇钱树来供奉,只会遭到流量的反噬。反之,如果充分重视粉丝的需求,用诚信换销量,结果就会大不相同。
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诚信应当是每个人的上网准则。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坚决抵制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的行为,网红及其相关公司应当增强自律意识,自查自纠,坚守法律底线,把好产品关,诚信经营。这还涉及到我们对网络信息的筛选和传播。在面对主播的热情推销时,应时刻保持警惕,做出理性判断,尽可能防止被商家的欺诈行为所蒙蔽。当权益受到侵犯时,积极寻求维权途径。通过这些行为来破坏虚假的温床,培育诚信的摇篮。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东北雨姐红薯粉事件为电商直播行业敲响了警钟。其因虚假宣传而遭受的罚款、整改以及声誉受损等后果,无不警示着我们诚信经营的重要性。就像雨姐在明知配料表有问题的情况下,仍在直播间虚假宣传,最终自食恶果。网红及其团队应深刻反思,将诚信作为立业之本,加强自律,严格把控产品质量,以真实、准确的信息服务消费者,重塑行业形象。当前一些头部网红主播已经开始建立自己的产品质量检测团队,对所推荐的商品进行严格筛选,为消费者提供可靠的购物保障。同时,消费者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辨别能力,积极参与对不良商家的监督,通过合理的消费选择推动市场向诚信方向发展。
平台和政府部门应当成为诚信准则的“护卫队”。平台需要加强对直播内容的审核与监管,对于资质不合格或存在违规行为的主播,应采取封号、限流等措施。平台需持续强化审核与监管力度,建立更加完善的主播资质审查机制和内容监测系统,对违规行为零容忍,为诚信经营的商家和主播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对不诚信经营行为的惩处力度,建立健全便捷的投诉举报和争议解决机制,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的诚信意识,从制度层面保障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
网络空间并不是法外之地,任何恶意欺骗、投机取巧的行为都难逃法律的严惩。今天,东北雨姐因违法行为而受到制裁,但我们必须警惕,明天可能还会有“东北王姐、东北李姐、东北张姐”等人步其后尘。如何最大程度降低受害者的损失以及抑制此类不正之风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时代课题。但不管到什么时候,诚信都是电商直播行业的生命线。只有网红自律、消费者监督、平台监管和政府保障四方协同发力,才能确保这条生命线的稳固,让电商直播行业在诚信的基石上蓬勃发展。我们有理由坚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网络生态环境一定会持续向好。
(孙强 雷欣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