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4-11-05 16:28:01
为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回应并解决地方和学校在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中遇到的重难点问题,切实推动课程方案和有关政策文件转化落地,10月28日至30日,受教育部教材局委托,课程教材研究所联合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在京举办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一地一计、一校一策”国家级示范培训班。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云龙、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月霞、海淀区委教工委副书记史怀远出席培训班开幕式。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代表、部分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地区学校校长及媒体记者,500余人参加培训活动。
开幕式上,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史怀远致辞,介绍海淀区教育改革发展情况,分享海淀区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举措和经验。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月霞介绍举办本期培训班的重要背景,培训开发课程有关情况,本期培训班的目标、任务、内容和形式,并对与会代表提出期望,勉励大家切实做到“学以致用”;教材所将持续加强项目研究、实施指导、教研支撑、培训研修及经验交流,助力区域和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持续深化。
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长陈云龙详细解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强调需深刻认识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聚焦民众关切,有效回应优质教育需求。各地各校要持续关注课程规划与实施、教学方式创新、教育评价改革及教研支撑强化四大核心领域,推动改革持续深化。
本次培训包括通识培训和分类培训。通识培训期间,围绕义务教育课程方案转化落地中的政策文件理解、教学改革、考试评价、课程和教材实施监测、省级义务教育课程实施办法研制与落实、学校课程实施方案研制与落实等关键问题,申继亮、徐淀芳、张卓玉、刘月霞、方红峰、崔允漷等专家先后作专题讲座,朱鸿飞、史玺锋、王强、李勤华等专家作案例分享。
分类培训聚焦省、市、县级教育行政人员、教研部门人员及学校校长三类群体在课程实施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通过案例剖析、专题讲座、互动交流、分组研讨、工作坊等形式进行深入研讨,力求梳理并切实解决一些难点和堵点问题。
行政组主要围绕地区在保障义务教育课程开齐开足等底线要求方面的问题与困难、好经验与做法,以及所在地区在落实新课程理念方面的亮点和打算进行研讨。浙江省教育厅督导处处长方红峰、山东师范大学柳夕浪教授、浙江省教育厅教材处朱鸿飞处长、甘肃省教育厅教材处史玺锋处长等专家参与指导。
教研组分组培训期间,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王勇、重庆市江津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何德芬分别以《积极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地实施的安徽行动》《指导乡村学校课程实施“一校一策”的江津教研行动》为题进行案例分享。中国教育学会副秘书长罗滨、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校长姚守梅分别以《服务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落地实施的教研行动》《教学改革,教研何为——以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与实践为例》为题,作专题讲座。在罗滨副秘书长、姚守梅校长及北京市门头沟区教育研修学院林秀艳院长等专家的引导下,教研组代表以工作坊形式,围绕深化市县级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举措进行了深入交流。
校长组围绕各校课程实施方案,通过讨论明确了后续完善方向。在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原所长成尚荣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朱伟强教授、周文叶教授等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各小组精选优秀案例进行了分享与研讨。同时,专家们针对校长们在完善课程实施方案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了详尽解答。
培训结束之际,参训代表集体交流了培训心得,分享了行政、教研和学校层面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举措。
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月霞作总结讲话,对参训代表在培训中展现的积极学习态度和热烈研讨交流予以充分肯定,希望参训代表立足工作岗位,做区域和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引领者、宣传者、推动者,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培训取得圆满成功。大家一致认为,本期培训课程具有鲜明的方向引领作用和显著的实践指导意义,案例极具参考价值,纷纷表示将积极把所学内容应用于实践,有力推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在区域和学校的落地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