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民生网2024-12-17 13:04:59
眼下,正是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金柚大量上市的季节,梅县区各地柚农相继采摘收获了大量金柚,金柚品质好销售旺,走红全国各大市场。
梅县金柚丰产又丰收,柚农喜上眉梢。王雅摄
在梅南镇顺里村柚农夏伟君的仓库里,堆满了一颗颗金灿灿的金柚,这些都是近段时间刚刚采摘下来的。夏伟君说:“产量与去年持平,两万斤左右,质量比去年好。一是天气主要原因,我们基本到立冬才摘。”在把好质量关的基础上,夏伟君还积极拓宽销售渠道,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方式进行销售,让他的柚子远销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
在梅南镇蓝溪村柚农胡志良的仓库里,同样堆满了刚刚收获的金柚,工人们正忙着打包金柚,准备发货。胡志良也是一位拥有近20年金柚种植经验的老手,种植有50亩1000多条柚树,其中今年10多亩挂果树产量达7万多斤。胡志良高兴地说:“质量今年比较好,甜度各方面都算可以。因为天气,今年的金柚后期成熟期雨水偏少,可能糖度就比较高。管理全部都用有机肥,大部分用的农家肥。”如今,他的柚子也是做好了口碑,客户群体越来越大,每年产出的柚果都不愁没有销量。
夏伟君和胡志良的金柚丰产丰收,是梅县区坚持以“品质赢市场”,致力于金柚品质做优、品牌做大,推进金柚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据了解,金柚作为梅县区农业的主导产业,不仅是柚农的“致富果”,更是推动梅县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近年来,梅县区大力实施梅县金柚提质工程,从源头把控品质、拓宽销售渠道、多元延链强链、产业园区建设等方面蓄势发力,持续推动金柚品质做优、品牌做大。目前全区柚农5万多户,金柚人均年收入近1万元,占农业人口人均年收入的40%和主产镇农民人均收入80%以上,金柚已成为农民的“摇钱树”“致富果”。
“我们以‘百千万工程’为统领,依托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充分发挥梅县金柚基础优势,整合资源,强化管理,补齐短板,加快推动金柚产业提质增效,凝心聚力推进金柚全产业链开发和科研利用,进一步提高梅县金柚品牌竞争力,以‘柚’赋能乡村全面振兴,为金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铺就坚实道路。”梅县区有关领导表示。
聚焦标准化种植,以品质强优势。大力推广农产品标准化种植,用工业思维方式发展现代农业。新建金柚种植示范基地37个,培育脱毒种苗、建设高标准果园,提高金柚种植管理水平,推广测土配方、科学施肥、病虫绿色防控、无病毒苗木培育、金柚塔型修剪等优质金柚栽培技术。组建金柚综合服务队、农机服务队等为柚农提供农资农机农技一条龙服务,先后获得国家、省、市各级先进技术奖项30多项。
聚焦科技驱动,以创新谋增量。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探索金柚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聘请邓秀新院士等18位专家为金柚产业发展顾问,加强与中国柑橘研究所、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华农等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成功研发药用柚苷、柚苷二氢查尔酮等5种生产工艺,全国首条柑橘提取柚苷生产线全面投产,年收购柚小果近3.15万吨,直接带动5万多农户,增加柚农收入。打造南龙科研基地,建立26亩梅县金柚无病毒种苗繁育中心,20亩柚类种质资源圃,收集全国152种柚类品系,脱毒梅县金柚原种4个品系,建有26亩金柚无病毒种苗繁育基地,建设完善黄龙病检测室和土壤化验室,为金柚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以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金柚精深加工,建成38个金柚物联网种植基地、1个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和1个金柚智慧科技展示中心,提升“互联网+农业”的大数据应用与公共服务能力。
聚焦品牌建设,以口碑赢效益。坚持“匠心种好柚·品质赢市场”,政府、企业、柚农各方在“全力保障金柚质量”上达成一致共识,科学确定采摘时间,提倡“适时采摘、不熟不采、非熟不卖”,强化龙头带动,统一收购标准,通过标准化分拣、包装、运输,将梅县金柚销往国内外市场,提升品牌效益。积极举办金柚开采节、网红直播带货、金柚展销等活动,通过传统卫视与新媒体宣传相结合等方式加大梅县金柚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提升品牌知名度。“梅县金柚”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品牌价值113亿元,位居全省第一,入选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梅县金柚采摘节”荣登全国“节庆品牌影响力百强榜”。 2023年梅县区荣获中央电视台农业农村频道“品牌兴农”全国首批专项典型案例。
聚焦产业融合,以发展促增收。改造提升园区农业生产设施,推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培育农民增收新增长点。目前全区培育金柚深加工企业12家,成功开发出金柚酒、金柚茶、金柚含片、柚苷等产品。同时,打造石扇金柚文化街,松口古驿道,雁洋南福金柚公园、大黄村丰收广场等休闲农业示范点,以农促旅,以旅兴农。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创新联农带农新机制,重点加强高质量、高效益金柚生产、仓储、信用“三服务”,推广保底分红、联农电商等模式,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利益共同体。目前,产业园带动农户近5万多户,带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幅9.89%,园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万元,高于全区平均水平32.46%。金柚产业似一台强力引擎,带动加工、物流等周边产业协同发展,为乡村注入源源不断活力,让曾经静谧的村落焕发生机,在致富康庄道上大步前行,未来,这抹“柚香”必将飘得更远、更浓。
(罗益都 廖国英 冯森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