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平安校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校园

厚植青年学子的国防观念和爱军情怀

中山大学国防教育工作纪实

来源:《平安校园》杂志2024-12-24 22:30:17

徐  亮   黄  山  谢  华

“国无防不立,民无防不安。”国防教育作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和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民素质、培塑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国防教育,始终将其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来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军队是人民军队,我们的国防是全民国防。我们要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凝聚强大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做好新时代全民国防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将国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

中山大学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强军目标根本要求,引领学生“学在中大,追求卓越”,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党委将学生国防教育工作列入每年年度工作计划,建立健全军事课工作领导小组统筹、人民武装部(国防教育中心) 组织实施、学生社团协助普及的高校国防教育机制;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深入学生国防教育一线,参加新生军训动员和总结表彰活动,看望慰问教官和学生,欢送应征入伍大学生;加强经费保障,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学生军训、征兵宣传、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和“双拥”等国防教育工作。在学校党委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中山大学在2018年和202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营造国防教育氛围,扎实推动优秀学生应征入伍工作

中山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征兵工作,成立了以分管校领导为组长,多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并在中山大学人民武装部专门设立“征兵工作办公室”,负责开展具体业务工作。学校坚持征兵工作与国防教育一体化推进,坚持校院两级一体化协同,紧紧围绕实现“校区校园全覆盖、院系全覆盖、毕业生征兵宣传全覆盖”的工作目标,充分调动各二级党组织的工作主动性和广大毕业生的参军热情。2018年至2023年,中山大学共有144名学生光荣入伍,学生入伍数质量逐年提升。这144名入伍学生中,有26名毕业生为直招军官,4名学生在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还有学生入伍后,已担任海军某舰舰长。

与公安边防总队深度合作,高质量开展新生军事技能训练工作

学校邀请广东省公安边防总队派遣教官驻校训练,每年参训新生人数近8000人,军事技能训练实际时间超过14天。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和训练任务的基础上,推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融合,积极开展各类国防教育活动。例如,邀请退役将军开设“国防军事大讲堂”,邀请陆军特种作战学院优秀军人代表进行先进事迹宣讲,组织开展抗疫精神报告会、消防演练、心肺复苏训练、军训拉歌大赛等活动,增强学生团结协作、不畏艰难、勇于拼搏的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强化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凝聚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的思想共识。

与陆军特种作战学院紧密联动,认真组织学生军事理论课教学

学校不断加强制度建设,根据2019年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教体艺〔2019〕1号)和《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建设标准》等相关制度规定,制定并印发《中山大学学生军事课(军训)教学实施方案》,对军事课教学目标、教学安排、考试考核等作出明确详细规定。

加强师资建设,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种作战学院聘请教员来校授课,坚持开展小班教学。这些教员军事素质过硬、理论功底深厚、授课质量高,深受师生欢迎,每年教员授课评测优秀率超过98%。2018年,在教育部组织的军事课教学展示活动中,中山大学在“识图用图”和“机器人”两个项目上均荣获全国高校第一名。

成立学生军事社团,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2018年,学校成立中山大学国旗班和中山大学国防教育协会等学生军事社团,通过多渠道开展国防教育活动,厚植学生家国情怀。

目前,中山大学国旗班由学校三校区、五校园的500余名学生组成,承担学校每周一升旗任务和重要节点的升旗仪式,大力营造“爱国旗、护国旗、树形象、展风采”的良好氛围。2019年10月,学校受邀选派12名国旗班队员,前往澳门大学开展“粤澳两地高校同升国旗”活动,得到澳门社会各界的好评。2021年7月,中山大学国旗班在“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2020寻找全国高校百强学生社团”活动中被评为“百强学生社团”,2022年荣获“中山大学大学生年度人物(团队)”称号。

中山大学国防教育协会通过组织多元化的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增强青年学子国防观念,提升国防素养。协会多次组织中山大学学生和教职工走进“硬骨头六连”“坦克英雄连”等军校共建基地,带领师生实地感受人民军队的过硬本领和优良作风。协会多次组织和参与国防教育主题文化比赛,通过征文、朗诵、诗词创作等多种形式,为同学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激发同学们爱党强国的理想抱负。军训期间举行的“强军正当时,青春心向党——主题征文比赛”取得了热烈反响,在同学们心中种下红色的种子。

发挥附属医院专业能力,组建高水平民兵队伍

按照民兵工作“三落实”(组织落实、政治落实、军事落实)的基本要求,中山大学每年组织附属医院100多名医护民兵开展军事训练。同时,邀请专家进行专题授课,有效提升学校民兵队伍的能力素质。2020年为抗击新冠疫情,学校医护战线的6名民兵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坚守一线,充分体现出中山大学民兵队伍“平时服务、急时应急、战时应战”的专业素养和实战能力。

传承红色基因,打造国防教育实践基地

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与部队单位的军校合作,与“硬骨头六连”“英雄坦克连”“红色前哨连”等英雄模范连队合作共建了国防教育实践基地和学生思政实践基地,定期组织师生现场学习实践。通过参观部队历史长廊,了解连队内务秩序、武器装备性能,听战斗英雄回忆战史等方式,开展爱国主义和党史军史教育,让师生在走进绿色军营、近距离接触军人的过程中,将国防观念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越是风高浪急、暗流涌动,越要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巩固军政军民团结。高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途径,是增强大学生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的重要举措。未来,中山大学将持续大力加强学校国防教育,引导师生进一步增强国防意识、忧患意识,筑牢底线思维,厚植青年学子国防观念和爱军情怀,培养爱党爱国爱军的好少年,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人民武装部)

选自《平安校园》2024.01(总第266期)

(责任编辑:曹香凤)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