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平安校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校园

如何与流浪猫安全“打交道”?

来源:《平安校园》杂志2024-12-24 23:05:49

本刊记者    柳  青

尝试更懂猫咪

——看懂猫咪的肢体语言

轻蹭你

猫咪主动接近你,并用它们的鼻子或者脑袋轻轻蹭你,是它们表达喜爱的方式之一。说明它们不排斥你的接触,欢迎你,并且喜欢和你在一起。

嘴巴微张

一是猫咪的嘴巴顶部有一个嗅叶,微张嘴巴可以闻清楚气味,这是在收集信息;二是当环境过热时,猫咪会用嘴巴来散热。

揣手手

猫咪揣手手其实就像人类跷二郎腿一样,这一行为会让猫咪感到舒服和放松。猫咪在休息的时候喜欢揣手手。

飞机耳

猫咪的耳朵耷拉下来时,像飞机的机翼,所以被称为飞机耳。一般猫咪出现飞机耳是因为生气、恐惧等。

露肚皮

肚子是猫咪身上最柔软、最脆弱的位置。猫咪露出肚皮,可以认为是表现信任、撒娇、舒服的行为,这时摸摸它的小肚子,猫咪会非常开心。

猫捏

又叫“踩奶”,指猫咪在柔软的物品或者你的身体上,用爪子左一下右一下地踩踏,说明它现在很开心、很满足。

轻咬

猫咪用牙齿轻轻咬你的手指,没有攻击的意味,其实它们传达的是想和你玩、喜欢你的意思。若是生气,它们则会用牙齿攻击,甚至咬出伤口。

贵妃侧躺

猫咪侧躺是比较放松的休息姿势,这个姿势方便猫咪保持警惕随时起立,也可以放松地休息。不过猫咪侧躺常常只是放松休息,没有进入睡眠状态。

拱背竖毛

猫咪的身体拱起且毛发炸开,说明它非常生气,且具有攻击性,此时尽量不要靠近猫咪,避免遭受攻击。

瞳孔放大

一是当猫咪出现在陌生环境中或者在遇到凶猛的动物时,会瞳孔放大,这代表猫咪很害怕;二是当光线较暗时,猫咪瞳孔放大能接收到更多光源。

伸懒腰

猫咪前爪伸直,身体往下压着,屁股翘起来,眼睛半眯,说明猫咪想要放松一下或者拉拉筋骨。

夹住尾巴

猫咪的尾巴夹在双腿之间,并且尽可能压低尾巴,说明它很恐惧或者有负罪感。

低身匍匐

猫咪突然匍匐行走,可能是对某个事物好奇想要扑上去,也是一种进攻状态。一般在进攻之前,猫会匍匐前进以降低暴露的可能,然后快速跑上前进行攻击。

板鸭趴

这个姿势说明猫咪感到太热了。

挠痒痒

如果发现猫咪总是挠痒痒,可能是因为它长猫癣了,还可能因为有跳蚤,此时要避免与猫咪亲密接触感染,并设法为猫咪驱虫治疗。

——听懂猫咪的各种叫声

咕噜咕噜

猫咪感到满足或轻松愉快时,才会发出轻快的咕噜声。如果咕噜声长时间出现嘶哑的状态,建议去检查一下猫咪的身体情况。

嗷呜嗷呜

长嚎声是猫与猫之间的交流声音,当猫咪发出嚎叫的高长音时,通常表示领地示威或者求偶。

呲咝呲咝

猫咪常在恐惧或者生气时“嘶嘶”或“呲咝”地叫,这种叫声可能直接针对其它猫或者人类,需要保持警惕。

呜噜噜噜

这是一种咆哮低吼声,当猫咪不喜欢你靠近或者抚摸它,会发出这种声音以示警告,威胁对方:“不要靠近,否则我会大打出手!”

咔咔咔咔

这种啁啾震动声,通常是猫咪盯着飞过的小鸟等动态猎物时发出的。有专家认为,这是猫咪因无法捕获猎物表达沮丧感的声音;也有人认为,这是猫咪在演练咬断猎物脖子时发出的声音,猫咪发出这种声音时可能快速发起进攻,要留意小心。

唔嗯唔嗯

这种短促颤音是一种高频的声音,用来向人类或其它猫问好,还有猫咪想得到关注的时候,常发出这种声音。如果猫咪频繁地发出这种声音,说明它想要跟你一起玩耍,这时不妨摸摸它,跟它互动一下。

喵喵喵喵

比起成年猫,奶猫更喜欢喵喵叫,因为它们出生时听不见也看不见,这样能引起猫妈妈的注意。成年猫不会对彼此喵喵叫,但可能会对人类这样叫,多数是在表达“快看我,跟我玩”“我饿了,快喂我”。

流浪猫投喂指南

对于流浪猫来说,饱餐一顿也许就是生的希望,但投食也要讲究方式。方式不当,关爱反而可能造成伤害,因此掌握恰当的投喂方法至关重要。

投喂注意事项

投喂地点

尽量避开人流量大、来往频繁的地方,如教学楼大厅、道路边,避免动物伤人。避免在对他人造成影响的地方喂食,比如窗台、窗下。人流量少,离宿舍或教室有一定距离的相对隐蔽场所是最佳选择。同时,要防止流浪狗与流浪猫共用投食点,以免猫狗争食。食物应放在人少、车少的地方,保证流浪猫能安全、安心地进食。

投喂时间

投喂流浪猫的时间应错开人流高峰,降低人猫接触频率,同时避免堵塞通道。傍晚至夜间是较好的选择。

投喂器具

投喂器具可选择能重复使用的碗碟或一次性碗碟,放于隐蔽的地方,投喂后做好器具收纳以及垃圾清理,以免污染校园环境。

投喂频率

要坚持少量多次原则。专家建议,一只成年猫咪,体重小于3千克的每天可喂食30克至50克猫粮;若成年猫咪体重大于3千克,则每天喂食75克至100克猫粮。一只5千克左右的流浪猫,一天75克左右的猫粮就足够了。75克大概有半个纸杯的量,用手抓的话就是两把左右,罐头则是一次四分之一罐。

投喂距离

尽量避免和流浪猫亲近玩耍,保持它对人的警惕。对于流浪猫而言,一旦再次对人类建立感情,它不仅无法理解被照料却不被收养的举动,还会降低警惕性从而增加受到伤害的风险。因此,放好食物就离开,保持人猫距离对流浪猫来说非常必要。对于投喂者而言,近距离接触流浪猫很容易在猫咪争抢食物或玩耍的过程中被误伤;不同学校的流浪猫接种疫苗情况差异很大,近距离接触也存在风险隐患。

可以给猫咪投喂哪些东西?

食品清单

优质猫粮、猫罐头,肉类,羊奶,豆浆,水

禁食清单

劣质猫粮、猫条,面包、米饭,剩菜,生食,

鲍鱼、海螺、沙丁鱼和马面鱼等海鲜,加工

肉类,巧克力,酸性水果,大葱、洋葱、蒜、

韭菜等,酒水、咖啡、茶、牛奶

被流浪猫抓咬伤后的处理

流浪猫患寄生虫、传染病或非传染病的概率更高,可能威胁密切接触者的生命健康。人在有猫活动的地方可能因接触而被猫抓伤或咬伤,从而导致一系列疾病。近年来,流浪猫数量增多,猫致伤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致病原因

猫抓咬伤的并发症(如狂犬病与破伤风),主要由相关病原生物通过破损皮肤或黏膜侵入人体而导致;猫通常咬伤人的四肢,往往比狗咬伤更深,因此更易引起深部感染。

症状表现

红肿热痛。猫抓咬伤后常有出血、疼痛、肿胀、畸形甚至功能障碍。

猫抓病。以侵染部位的皮肤病变开始,3至10日内发生,通常从水泡发展到红斑,再发展到丘疹、脓疮、溃疡等急性炎症反应,常伴有发热;局部淋巴结肿大是猫抓病的标志性表现,见于侵染部位的近端,有压痛和淋巴部位皮肤红斑。猫抓病还可能会造成眼部损坏。猫抓病的局部病变一般为自限性,但全身播散时可出现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猫癣。多为圆形、环形皮疹,边缘有红色小疙瘩或小水泡,可有凸起、痒感。

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伤口近侧可出现一条或多条红线,局部硬肿并有压痛,伴有发热、恶寒、乏力等全身临床表现。

抓咬伤后的紧急处理

被猫抓咬伤后,及时进行伤口冲洗。可用低浓度肥皂水和流动常温清水交替冲洗伤口约15分钟。冲洗时水流与伤口成一定角度,避免垂直于创面,减少损伤,冲洗后及时就医。若伤口较深或污染较严重,在清理伤口后用毛巾稍微用力按压出血部位,直至出血量减少,使用创可贴或绷带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并立刻就医,按医嘱进行伤口清创、闭合,并尽快注射狂犬疫苗。

并发症及治疗

伤口感染。猫抓咬伤后可能引发伤口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脓性分泌物和淋巴管炎,并可进一步引发皮下脓肿、局部蜂窝织炎和菌血症等疾病。小而表浅的皮肤感染,可以外用抗生素软膏涂抹。对于有脓性分泌物的伤口,需要对伤口清创消毒。相对严重的感染,需要口服应用抗生素或者静脉应用抗生素治疗感染。

狂犬病。这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多表现为特异性恐风、恐水、咽肌痉挛等。治疗狂犬病重在及时处置伤口、接种疫苗等。

破伤风。破伤风患者应注意避免声光刺激,病情较重者需要入住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辅助呼吸。

心理治疗。部分人被猫抓咬伤会出现恐惧心理,家人也会自责、担心,甚至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综合征。与之相似的是狂犬病恐怖症,又称癔症性假性狂犬病。部分被猫抓咬伤的人会害怕接触动物,甚至看到动物就会联想到狂犬病,怀疑自己是否被传染,并频繁接种狂犬病疫苗,给身心带来严重危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去专门医疗机构进行心理干预。

选自《平安校园》2024.01(总第266期)

(责任编辑:曹香凤)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