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银行家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村金融 > 银行家园

哈尔滨银行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来源:民生网2025-01-03 16:37:13

近年来,哈尔滨银行以科技金融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大力推进线上渠道和运营体系建设。以“场景金融+线上线下”科技金融经营模式,实现线上渠道服务再升级、平台渠道数字金融化创新、数据终端科技化运营。逐步构建数据、产品、渠道、客户、项目“五位一体”运营体系,把金融科技融入新时代生活中,便民惠民服务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创新金融“场景”“小程序”服务马拉松

客户资源在哪里,金融服务就延伸到哪里,“小程序”服务马拉松赛事便是一个成功实践案例。

2024年是哈尔滨银行冠名支持哈尔滨马拉松赛事的第六年,也是哈尔滨银行马拉松“小程序”推出的第二年。2023年,哈尔滨银行首次将马拉松主题赛事作为新业务突破口,自主研发推出运动与金融服务相结合的马拉松“小程序”。围绕赛事报名、报名缴费、赛前领物、赛后成绩查询、照片查询等各阶段赛事服务,还可以提供线上优惠活动信息和金融产品宣传。

2024年哈尔滨银行服务马拉松赛事“小程序”版面全新升级,分设“哈尔滨银行信用卡马拉松专区”“哈尔滨银行金融服务专区”“热门活动集锦”等模块。人们通过手机银行、微信银行、微信小程序三个终端,实践赛事场景化体验,同时畅享哈尔滨银行提供的细致金融服务。2024年哈尔滨马拉松赛事期间,哈尔滨银行服务赛事“小程序”累计点击量23.15万次,访问页面92.16万个,日均访问人数突破2600人。截至目前,该“小程序”用户突破20万户。

依托马拉松赛事的成功举办,哈尔滨银行进一步强化了数字化运营能力建设,围绕赛事报名、直通报名、马博会营销等阶段,在手机银行上搭建马拉松主题营销活动专区。同时推出哈尔滨马拉松赛事报名支付立减、马拉松“小程序”登记礼、马拉松直通名额抽奖等优惠活动,实现手机与微信渠道联动,从价值提升、裂变获客等环节入手,成功实现客户群体转化,实现了马拉松客户群体全旅程数字化运营。

金融便民惠民 服务民生有温度

民有常生,惠民温情。马拉松赛事场景建设只是哈尔滨银行服务民生一个缩影。近年来,哈尔滨银行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在金融科技赋能下,做深做实便民惠民服务。

围绕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渠道,哈尔滨银行通过版本迭代升级、功能持续优化,不断丰富百姓使用场景,陆续推出社保医保服务功能模块,并新增城乡居民、灵活就业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查询缴费、社保卡监护人代申领、供热缴费等多项便民服务。此外,手机银行还推出了面向不同人群专版服务,满足老百姓多样化金融业务需求。针对老年客户群体,该行推出极简版专属服务页面,优化大字号文字提示功能和温情语音提醒,并研发一键帮助等功能,实现适老化服务。

随着哈尔滨银行线上渠道价值与服务客户综合能力全面提升,线上客户运营体系日臻完善,截至目前,该行线上渠道服务客户已超过680万户。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是哈尔滨银行以金融科技要素为核心载体,有效构建安全高效、合作共赢的金融服务新生态的又一次生动实践。

助力乡村振兴 线上解码有速度

2024年10月28日,基于北大荒垦区土地承包数据直连的哈尔滨银行“农闪贷(农垦版)”全面上线,仅上线20多天,授信额度已突破7亿元。据悉,“农闪贷一代”于2019年9月作为当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献礼产品正式上线,经过多年优化升级,目前已迭代至“农闪贷第六代”。

哈尔滨银行“农闪贷(农垦版)”充分运用最新客户画像管理、风险模型识别、数据标签等技术,全面建立惠农金融数据库,持续加强北大荒垦区数据开发和技术应用、接口交换、隐私保护等技术升级改造,逐步形成资源生态化、应用准确化、数据动态化、全程可追溯的数据库体系,切实打造涉农线上贷款造血新机制。

哈尔滨银行把“农闪贷(农垦版)”服务对象定位为广大垦区客户,作为线上纯信用贷款,单亩贷款额度充足,贷款额度最高达200万元,贷款利率年化最低3.1%(单利),贷款期限最长15个月,支持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提前还款。相比于传统涉农贷款,“农闪贷(农垦版)”可实现客户线上自主申请、线上征信授权、线上模型审批、线上合同签约、线上提款还款等手机全程线上贷款操作,几分钟即可获得贷款,高效便捷,极大增强客户体验,真正实现“客户掌上一键闪贷”,深受广大农民欢迎。截至目前,哈尔滨银行“农闪贷”累计发放贷款超过60亿元,全力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任天琳)

(责任编辑:吴浩)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