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民生周刊

微信
微博
微博|微信

扫一扫,用微信浏览

|客户端
平安校园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平安校园

用协同治理破解校园交通安全难题

来源:《平安校园》杂志2025-01-07 10:22:22

张团结

深入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矛盾隐患,要在充分运用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依托现有市域社会治理机制平台,整合各方资源,形成权责明晰、高效联动、上下贯通的市域风险防控链条,不断提升共防风险、共筑平安的能力水平。

深圳是一座新兴城市,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老城区”交通问题。罗湖东门片区系古墟要塞,商业发达、地段繁华。作为深圳的“老城区”,学生上下学高峰期间,各种交通因素交织在一起,容易造成交通拥堵,进而产生交通安全问题。中小学生作为交通安全中的弱势群体,尚不具备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足够的自我防范能力,交通安全隐患危及着他们的生命安全。这是社会高度关注、亟须妥善解决的民生问题。

近年来,不少城市建立学生教育基地,公安部门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校园活动,中小学进行交通安全知识讲授。但也要看到,一些地区的交通安全治理尚不完善。据湖北武汉汉阳区教育局通报:2023年5月23日,该区弘桥小学月湖校区教师刘某在校内驾车将该校一年级学生谭某撞伤,谭某送医后抢救无效不幸离世。此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教育部门的深刻思考。为保障中小学学生“高高兴兴上学来,平平安安回家去”,深圳市要求公安交管部门全面排查整治校园交通安全隐患,守护师生安全;汲取相关事故教训,切实保障深圳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2023年5月底,深圳市教育局对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排查,经查有200多所学校未实行人车分流。6月初,全市开展校园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未实行“人车分流”的学校实施“一校一策”,由校长牵头制定整改方案,立行立改。6月15日前,已实现全市校内人车同一时空不交错。

以老城区的深圳小学(北校区)为例。该校仅有一个校门,存在较多安全隐患及管理问题:学校门前沿线小区出入口较多,车辆进出频繁,上下学存在人车交织安全风险;一些车辆,需要在学校门前掉头。深圳小学 (北校区) 、东门街道办、罗湖交警大队、市交通运输局罗湖管理局等有关部门,综合研判校园及周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问题,制定分段施策,逐步改善校园周边道路通行环境,有效维护上下学高峰期交通秩序。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治理安全隐患。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交通处负责对校门沿线小区及停车场出入口增设凸镜及“注意慢行”等相关警示引导标识,组织相关单位持续做好辖区校园周边道路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联合开展值守劝导。上下学高峰时段,交警大队安排警力定点值守,增派铁骑巡线,加强对学校出入口以及周边道路的交通疏导管控。学校组织学生家长义工轮值,加强学校门口、附近停车场出入口、附近街道路口等重点点位的交通引导工作。

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学校所在街道办组织社区、物业、业委会,通过开展入栋入户宣传等点对点提示方式,提醒沿线小区居民不要违停,驾车注意避让学生及行人。

加强学生安全教育。深圳小学落实校内“人车分流”措施;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将其纳入学生日常操行讲评,督促学生遵守交通规则。

未来一段时期,深圳市交通运输局将推动“人车分流”,解决学生上下学通行主要集中在北侧人行道的现状,并避免车辆出入小区、停车场时与学生存在交织的安全隐患。深圳市教育局将协调市城管部门,研究学生借助附近公园内部道路上下学的可行性。为了落实这些部署,市教育局学校安全管理处对深圳小学(北校区)和附近的人民公园进行现场调研,并根据现场综合研判,最终确定校门方案。

通过这一事例可以看到,深圳市教育局通过协同研判,贯彻协同治理理念,推进跨部门磋商,协调发力,精准施策,建立了有序的多元治理结构,有力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这一过程中,通过调动多元主体广泛、多层次参与,实现全过程、全覆盖治理;明确治理目标、主体责任,做好主体间组织与沟通协调工作,协调各主体共同参与学校交通安全治理,多措并举提升校园交通安全水平。

(作者单位:深圳市教育局)

选自《平安校园》杂志2024.02(总第267期)

(责任编辑:曹香凤)

合作单位

友情链接

民生网新闻热线:010-65363346  010-65363014        投稿邮箱:msweekly@sina.com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027        举报邮箱:msweekly@sina.com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2254号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80029    |    京ICP备10053091号-5    |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民生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运营